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研究计划项目

作品数:604 被引量:2,873H指数:20
相关作者:杨武云李俊胡晓蓉彭正松曾东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94篇期刊文章
  • 28篇学位论文
  • 2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0篇农业科学
  • 149篇医药卫生
  • 51篇轻工技术与工...
  • 48篇生物学
  • 37篇环境科学与工...
  • 3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2篇化学工程
  • 24篇建筑科学
  • 23篇理学
  • 21篇一般工业技术
  • 20篇机械工程
  • 18篇金属学及工艺
  • 15篇交通运输工程
  • 14篇电子电信
  • 11篇经济管理
  • 6篇天文地球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5篇电气工程
  • 5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35篇基因
  • 29篇小麦
  • 28篇细胞
  • 23篇水稻
  • 17篇蛋白
  • 17篇微生物
  • 16篇土壤
  • 16篇免疫
  • 15篇性状
  • 13篇分子
  • 12篇胁迫
  • 11篇心肌
  • 11篇抗氧化
  • 11篇磁共振
  • 10篇心脏
  • 10篇结核
  • 10篇SSR
  • 9篇网络
  • 7篇心脏磁共振
  • 5篇应力

机构

  • 135篇四川大学
  • 128篇四川农业大学
  • 50篇四川大学华西...
  • 47篇西南交通大学
  • 45篇四川省农业科...
  • 41篇西南科技大学
  • 31篇电子科技大学
  • 24篇西华大学
  • 23篇西南石油大学
  • 22篇成都大学
  • 21篇中国科学院成...
  • 20篇成都中医药大...
  • 16篇动物疫病与人...
  • 15篇西华师范大学
  • 14篇成都理工大学
  • 14篇贵州大学
  • 12篇成都中医药大...
  • 12篇西南医科大学
  • 11篇中国医学科学...
  • 9篇同济大学

作者

  • 27篇杨武云
  • 23篇李俊
  • 22篇曾东
  • 18篇倪学勤
  • 17篇胡晓蓉
  • 16篇彭正松
  • 13篇郜发宝
  • 13篇张文学
  • 12篇魏会廷
  • 12篇刘琳
  • 10篇程剑平
  • 10篇曾宪垠
  • 10篇廖婉
  • 9篇林辉
  • 8篇刘先勇
  • 8篇曾云超
  • 8篇陈武勇
  • 8篇杨玉敏
  • 8篇廖杰
  • 7篇刘毅

传媒

  • 33篇西南农业学报
  • 15篇四川大学学报...
  • 13篇应用与环境生...
  • 9篇动物营养学报
  • 9篇四川农业大学...
  • 8篇中草药
  • 7篇食品科技
  • 7篇中国输血杂志
  • 7篇西部医学
  • 6篇皮革科学与工...
  • 6篇分子植物育种
  • 6篇西华大学学报...
  • 6篇装备环境工程
  • 5篇中国皮革
  • 5篇食品科学
  • 5篇微生物学通报
  • 5篇草地学报
  • 4篇中国抗生素杂...
  • 4篇中国调味品
  • 4篇食品工业科技

年份

  • 26篇2023
  • 43篇2022
  • 56篇2021
  • 64篇2020
  • 74篇2019
  • 59篇2018
  • 45篇2017
  • 44篇2016
  • 38篇2015
  • 30篇2014
  • 34篇2013
  • 20篇2012
  • 27篇2011
  • 28篇2010
  • 22篇2009
  • 14篇2008
  • 21篇2007
  • 5篇2006
6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氮化钒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Vanadium pentoxide gel was synthesized by using sol-gel method,and freezed drying to get the vanadium pentoxide xerogel,which were ammonolyzed to vanadium nitride nanoparticals in high purity anhydrous NH3 atmosphere.The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and X-ray diffraction(XRD),the vanadium nitride nanoparticles have homogeneous spherical structure with an average diameter of 12 nm,and its crystal structure belongs to face-cubic.
吕玲刘恒张仰慧王远洪
关键词:氮化钒
基于VOF方法的汽车油箱燃油晃动数值模拟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研究燃油在汽车油箱中的晃动规律,为汽车油箱的结构可靠性设计和汽车燃油的稳定供给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建立某款汽车油箱的几何模型,利用VOF(volume of fluid)方法进行数值模拟。采用控制变量法,对比分析有无隔板、不同冲击加速度、不同充液比对燃油晃动及油箱壁面所受压力的影响。结果无隔板、较大冲击加速度的情况下,燃油晃动更为剧烈,吸油管出现瞬间吸空现象,导致燃油供给不稳定,油箱受到的压力更大,影响油箱的结构可靠性。较小充液比的情况下,由于燃油晃动,吸油管容易出现瞬间吸空现象,导致燃油供给困难。结论汽车油箱采用隔板、保持较小的冲击加速度和较大充液比有利于防止吸油管瞬间吸空,从而保证燃油的稳定供给。充液比太大会造成油箱壁面所受压力增大,因此,应该保持合理的充液比。
李望卢耀辉毕伟
关键词:汽车油箱VOF方法数值模拟
叶片包角对双蜗壳离心泵水力特性的影响
2021年
为研究叶片包角对双蜗壳离心泵水力特性的影响,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ZHA235-250-400型双蜗壳离心泵在不同包角下外特性、内流场及蜗壳内压力脉动,然后进行了离心泵水力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叶片包角的变化,双蜗壳离心泵内部压力变化较大,当包角为130°时压力分布对称性较好,可有效平衡径向力;包角的增大会减小相对液流角,使双蜗壳离心泵的扬程和效率下降;蜗壳内部压力脉动主频是叶频及其倍频,叶片包角影响蜗壳内压力脉动,隔板起始端和隔舌是蜗壳频率脉动源的主要部分;当叶片包角为130°时,各监测点处的压力脉动幅值最低,动静干涉影响最小.
李新锐祝宝山李正贵王维军
关键词:叶片包角水力性能压力脉动
丙型肝炎病毒耐受干扰素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5年
丙型肝炎(以下简称丙肝)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黄病毒科中噬肝病毒属的唯一成员,为单股正链RNA病毒,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2000年全球已有〉1.7亿人感染此类病毒,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3%,并且每年约有300万-400万的新发病例[1]。
时雪真陈利民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分子机制HCV基因型
基于Web的远程智能无损评估系统研究
结合网络技术、数据处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动态网页技术,为无损探伤的检测结果建立远程智能评估系统,使用户能够通过Internet进行远程咨询、数据分析与处理,从而实现缺陷识别、类别判断、缺陷诊断,为用户制定工艺规程提供依...
殷国富严寒冰Ying YinGui Yun Tian
关键词:数据压缩智能化数据处理WEB
文献传递
领扩眼钻具间钻铤数量对随钻扩眼钻进特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针对横向振动引起的扩眼器过早失效、钻进速度缓慢等问题,基于弹塑性力学和岩石力学,以Drucker-Prager准则作为岩石的屈服准则,建立钻具-岩石互作用非线性动力学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领眼钻头和扩眼器之间的钻铤数量对钻进时领扩眼钻具的钻压分配、横振强度和机械钻速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领扩眼钻具间连接适当数量的钻铤能够有效减小扩眼钻压的占比、降低扩眼器的横振强度、提高钻进效率;将扩眼器设计在中和点下方并使其远离中和点,有利于降低扩眼器失效的风险;在该工况下进行随钻扩眼时,领扩眼钻具间的最佳钻铤数量为3根。研究结果对随钻扩眼钻具组合设计和扩眼器寿命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祝效华李明月戴黎明
关键词:随钻扩眼机械钻速
一株产新结构抗生素的放线菌分类鉴定
目的 一株分自大连海洋岛的放线菌SIIA‐H8968 的分类鉴定.方法 通过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细胞壁化学类型特征、16S rDNA 序列的多相分类及主要代谢产物分离鉴定等对其进行分类鉴定.结果与结论 放线...
殷海兴曹桂阳王辂褚以文
碱性金属改性的镍基催化剂用于乙酸自热重整制氢的研究
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载体,可通过生物质转化制取。生物质能量密度较低,因此将生物质经热裂解转化为生物质油,成为一种具有较高能量密度的碳中性制氢原料。乙酸作为生物质油的一种主要的典型组分,通常被作为生物质油的典型对象进行研究。...
杨季龙
关键词:生物质油
文献传递
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后代衍生群体Waxy蛋白亚基的分子标记被引量:3
2008年
四倍体小麦与节节麦杂交培育的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小麦品种改良。以引自CIMMYT的Syn768、Syn769和Syn780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分别与中国四川成都平原主栽普通小麦品种杂交、回交的BC2F2:6后代群体中选育的113份优良高代系为材料,采用SSR特异引物的PAGE凝胶电泳对其Waxy蛋白亚基缺失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121份材料中,8份材料缺失Waxy-B1型蛋白亚基,占全部材料的6.6%;没有检测到其他类型的缺失体。从每个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亲本材料所形成的后代衍生群体来看,Waxy-B1缺失体频率各不相同,说明Waxy蛋白亚基缺失类型在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后代衍生群体材料中的表现存在着随机性,与亲本的基因型状况关系极大。通过研究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Waxy蛋白亚基缺失类型,有助于提高分子标记育种效率。
杨松杰杨武云
关键词: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WAXY蛋白亚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微卫星标记
深度学习辅助药物发现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深度学习技术近年来取得了重大突破,被应用于医学、药学等多个领域。聚焦深度学习在创新药物发现中的发展和应用,对深度学习被用于蛋白结构预测、药物靶标预测、药物-靶标相互作用预测、药物合成路线设计、从头药物分子设计以及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毒性(ADMET)预测等代表性案例进行详细综述,同时总结了现有方法面临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思路,以期为深度学习辅助药物发现相关方法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借鉴与思考。
戴青青余俊霖李国菠
关键词:人工智能药物设计药物发现
共6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