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374)

作品数:1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黄晓伟姚玲玲朱依纯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凋亡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细胞
  • 1篇心肌细胞凋亡
  • 1篇再灌注
  • 1篇在体大鼠
  • 1篇缺血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凋亡
  • 1篇离体
  • 1篇肌细胞
  • 1篇肌细胞凋亡
  • 1篇灌注
  • 1篇复氧

机构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作者

  • 1篇朱依纯
  • 1篇姚玲玲
  • 1篇黄晓伟

传媒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离体和在体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建立离体和在体心肌细胞凋亡模型。方法离体模型:原代培养大鼠心肌细胞进行饥饿处理24 h后,培养液换成Hank's平衡液,同时进行缺氧处理,30 min后恢复到正常氧状态再培养2 h,固定,TUNEL染色,计数凋亡细胞;细胞总DNA抽提,agrose凝胶电泳,观察DNA ladder的产生。在体模型:150 g左右的WKY大鼠麻醉,固定,气管插管,开胸,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30 min,再灌注2 h后,心脏取出,冰冻切片,进行TUNEL染色,观察危险区细胞凋亡。结果原代培养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处理引起大量心肌细胞凋亡,TUNEL染色阳性,DNA电泳有明显梯状条带,在体大鼠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再灌注造成心肌梗死,梗死周边危险区有大量凋亡细胞产生。结论离体细胞缺氧/复氧处理和在体大鼠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再灌注都能导致心肌细胞发生凋亡,这两种凋亡模型具有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等特点,可以用于心肌梗死机制的研究以及保护心肌药物的筛选。
姚玲玲黄晓伟朱依纯
关键词:心肌细胞凋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