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12JK0384)
- 作品数:10 被引量:7H指数:1
- 相关作者:王俊虎董蕾张鹏升赵学勇更多>>
- 相关机构:延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雷雨》文本若干问题的质疑与讨论被引量:1
- 2013年
- 曹禺《雷雨》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剧中人物性格丰富多样,故事情节曲折感人,至今仍为广大读者与观众所喜爱。但是,《雷雨》文本并非没有瑕疵可言,剧中人物的年龄设计、周朴园的三段婚恋、周萍与周蘩漪的畸恋、鲁侍萍与周蘩漪最后入住医院等多个时间数据的设定存在抵牾甚至自相矛盾的地方。对这些问题的清理和研究有利于了解剧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曲折复杂的人生经历,也有助于人们对《雷雨》更加深入地研究和解读。
- 王俊虎张鹏升
- 关键词:《雷雨》文本
- 中国文人宗教信仰问题论略
- 2013年
- 几乎所有的人都不否认儒家文化对中国人尤其中国文人的深刻影响,儒家文化宣扬其乐融融的人伦关系,意在召唤人们回归家庭,在伦理亲情中寻找寄托。如果说信仰基督教的西方人在上帝的怀抱中获得了永恒,那么中国人便在以伦理为基础建构的大家庭中获得温暖和慰藉,这恐怕是中国人尤其接受儒学思想熏陶的中国文人们之所以对宗教始终敬而远之并缺乏热情的主要原因。中国文人的宗教信仰以及宗教与文学的成功嫁接互动,对于当代中国文化体系创新以及当下文学价值观念的正确建构都有极强的启发性和示范性。
- 王俊虎
- 关键词:中国文人宗教信仰
- 1920-19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摭谈被引量:1
- 2013年
-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虽然一直作为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陪衬和余脉出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但也有其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与存在理由。1920-1940年代的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深入描写和记录了特殊年代中国人的真实心理感受以及部分都市人被异化扭曲的灵魂,在表现人物内心隐秘世界方面作了积极有效的艺术探索与实践。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以其特立独行的艺术姿态存在于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文坛,显示着自身的活力和影响。
- 王俊虎董蕾
- 关键词:现代主义文学思潮象征诗派现代诗派新感觉派
- 新时期以来乡土散文研究摭谈被引量:1
- 2013年
- 在20世纪散文写作中,乡土散文领域出现了不少引人注目的作家和特色鲜明的作品,在20世纪中国文坛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新时期以来,随着研究观念的更新、研究视野的拓展和研究思路的深化,散文研究界对乡土散文也倾注了很大的热情,乡土散文研究发生了较大进展,构成了散文研究领域令人瞩目的新格局,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景象。
- 王俊虎董蕾
- 关键词:散文研究乡土散文散文写作中国文坛景象
- 延安文艺建构中的丁玲及其文学创作被引量:1
- 2012年
- 丁玲作为延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女作家,无论是政治人生还是文学道路,都在延安文艺运动中发生了巨大转变。以《莎菲女士的日记》和《我在霞村的时候》为例,可以清晰看到在延安文艺建构历程中丁玲在文学创作主题、创作题材、创作手法以及女性形象塑造等方面的巨大转变。
- 王俊虎董蕾
- 关键词:女性
- 中国特殊历史时空中马列文论的发展与丰富——兼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历史地位与当代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关于文艺接受主体与文艺批评标准的观点,深入探讨了文艺接受主体的丰富内涵并着重强调文艺批评的"政治标准"。《讲话》是对"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化运动和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时代产物,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特殊的历史时空对中国文艺经验的总结。
- 王俊虎
- 关键词:《讲话》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 论戏剧家曹禺的主体建构与文体选择
- 2013年
- 对于精神世界缤纷五彩、情感活动细腻复杂的文人作家们来说,主体建构往往经过否定之否定的哲学发展规律,才会逐渐成熟和趋于稳定。从文体学角度来看,小说与杂文这两类文体与曹禺的个性气质、思维特征并不十分契合。曹禺性格偏于激情冲动,这种个性气质显然不利于小说叙事,杂文创作需要透彻的分析、严密的逻辑,这对感性极强的曹禺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就诗歌这一文体来说,与曹禺的个性气质倒是十分契合,但曹禺最终却选择话剧作为自己文学创作的主阵地,这里面包含着复杂的主客观因素。
- 王俊虎
- 关键词:文体选择话剧
- 论新世纪延安文艺研究的进展及其趋向
- 2012年
- 延安文艺的独特性、重要性和现代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认可。建立在学理层面上对延安文艺的本体追问、延安文艺史料的搜集整理甄别、延安文艺的传播学研究、青年学者博硕学位论文选题对延安文艺的较多青睐等都是新世纪延安文艺研究出现的新局面和新气象,但是和五四新文学、国统区文学、沦陷区文学研究相比,延安文艺研究的关注度、纵深度显然还是不够,延安文艺研究要持续发展还需要更多的学者和学术机构来支持和关注。
- 王俊虎赵学勇
- 关键词:延安文艺
- 曹禺戏剧中的死亡意识被引量:2
- 2013年
- 生与死是人类必须面对的两大人生主题。曹禺在其早期戏剧创作中,对死亡的态度是经过发展变化的。起初,由于人们对死亡的突然性无法预知,于是容易陷入混乱无序状态,无论四凤、周冲还是周萍之死,都使读者深深地体会到死亡之残酷。当人们意识到这一点时,便对死亡产生了恐惧的心态,试图逃避死亡,远离痛苦,如《原野》中陷于黑林子不能自拔的仇虎。但死亡的不可避免性又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而改变,于是作家就赋予《日出》中陈白露漠视死亡的勇气和《北京人》中曾皓直面死亡的态度。曹禺将他对死亡的态度与思考,巧妙地融入自己的作品中,表达出作家对人生彼岸世界的凝望与思考,极大提升了作品的哲学意蕴。
- 王俊虎
- 关键词:戏剧
- 关于茅盾文学批评研究诸问题之探讨
- 2012年
- 茅盾因其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重要而独特的地位历来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以往关于茅盾文学批评的研究在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不足和偏颇:长期忽视茅盾早期文学批评观中的内在矛盾,不甚重视茅盾在儿童文学批评上的贡献,过于专注茅盾对著名作家作品的批评文章,茅盾文学批评分类方法的单一性等问题亟待研究者们加以关注和解决,以推动茅盾文学批评研究健康发展。
- 王俊虎董蕾
- 关键词:茅盾文学批评现实主义儿童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