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ZH003)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1
相关作者:张江金永兵更多>>
相关机构: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学

主题

  • 2篇自我
  • 1篇当代西方文论
  • 1篇意识形态幻象
  • 1篇语言革命
  • 1篇指向
  • 1篇主体间
  • 1篇主体间性
  • 1篇主体间性转向
  • 1篇主义
  • 1篇自我中心
  • 1篇自我中心主义
  • 1篇文论
  • 1篇文艺
  • 1篇文艺实践
  • 1篇西方文论
  • 1篇理性主义
  • 1篇精英主义
  • 1篇价值指向
  • 1篇个人主体性
  • 1篇个体自我

机构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共辽宁省委...

作者

  • 1篇张江
  • 1篇金永兵

传媒

  • 1篇文艺研究
  • 1篇长江学术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主体的黄昏——文艺个人主体性的消解与主体间性转向
2017年
从文艺复兴恢复了大写的"人"开始,个体自我意识就成为西方文学及理论的主要关注点之一。这一关注最终走上了两条道路,其一是消极的关注,它是以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为基础,以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为代表的,对文本中作为写作主体的"自我"的分析剖离;其二是积极的关注,它是以文学上的浪漫主义和心理主义等为代表的对"自我"的书写。前者的问题在于将"自我"逐步消解在语言和阅读快感之中;后者的问题在于:一方面,没有看到"自我"永远不可能只是个体性的,它不可避免地要有杰姆逊和荣格等人极力强调的公共层面,另一方面,在新资本主义或后资本主义的工业社会中,文学表达的更多的是意识形态的幻象,这是"自我"的另一种消亡形式。因而,无论是从文学角度,还是从文学所依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上来讲,都亟待我们在其中重构一种"主体间性"。这种"主体间性"带来的和谐之美,有可能解决日益严重的文艺个人主体性的消解问题。
金永兵
关键词:个体自我主体间性语言革命意识形态幻象
当代西方文论:问题和局限被引量:14
2012年
"当代西方文论热"在中国已经风行三十余年。其间,国内文艺理论界对这一外来资源报以高度热情、施以极大推崇,但是,对于当代西方文论固有的缺陷和不足,却缺乏有效的辨析和清醒的认识。文章从当代西方文论的"向内转"走向、自我中心主义、非理性主义、"形式崇拜"、"反教化论"、精英主义取向等六个方面,对其存在的问题和局限进行了梳理和辨析,揭示其流弊所在。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当代西方文论形成了一套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有着明确的价值指向和高度统一的内在一致性,其内核是西方的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对待当代西方文论,不仅要有借鉴,更要有批判。中国的文艺理论建设,必须以中国的文艺实践和文艺经验为基础,决不能全盘照搬西方理论。
张江
关键词:当代西方文论自我中心主义非理性主义精英主义价值指向文艺实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