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111342)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3
相关作者:陈文华丁晓虹庄礼兴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凋亡
  • 2篇穴位
  • 2篇穴位埋药
  • 2篇癫痫
  • 2篇癫痫持续状态
  • 1篇穴位疗法
  • 1篇穴位埋药线
  • 1篇药线
  • 1篇针刺
  • 1篇针刺穴位
  • 1篇针灸
  • 1篇针灸效应
  • 1篇神经细胞
  • 1篇神经细胞凋亡
  • 1篇神经元
  • 1篇神经元凋亡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凋亡

机构

  • 2篇广州军区广州...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作者

  • 2篇庄礼兴
  • 2篇丁晓虹
  • 2篇陈文华

传媒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穴位埋药线对癫痫持续状态后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探讨穴位埋药线法抑制癫痫持续状态(SE)后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基因水平机制。【方法】以腹腔注射青霉素诱导大鼠SE,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E后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c-jun、bcl-2的表达。【结果】青霉素致SE后24h,穴位埋药线组、苯妥英钠组和常规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c-jun表达降低,bcl-2表达升高,两者分别与细胞凋亡指数(Al)呈正、负相关,其中以穴位埋药线组与模型组差异最为显著。【结论】提示穴位埋药线疗法可能通过抑制c-jun、促进bcl-2蛋白表达,阻止SE后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发生发展,从而起治疗癫痫的作用。
陈文华庄礼兴丁晓虹
关键词:穴位埋药线癫痫持续状态神经细胞凋亡
穴位埋药线对癫痫持续状态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观察穴位埋药线对癫痫持续状态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和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分析其发生机制。方法:实验于2002-11-18/24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针灸治疗学实验室完成。①选用健康纯系雄性SD大鼠40只,1.5~2月龄。喂养1周后按随机抽签法将大鼠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常规针刺组、穴位埋药线组,每组8只。模型组、西药组、常规针刺组、穴位埋药线组大鼠均腹腔注射青毒素4×106IU/kg造成癫痫持续状态模型;空白组腹腔注射与造模组同等剂量的温生理盐水。以大鼠出现行为和皮质脑电图改变判断造模是否成功。具体方法如下:穴位埋药线组:在造模前3d埋线,选取大鼠大椎、心俞透膈俞(双)穴。用医用羊肠线浸泡于安定液24h后,将药线埋植在穴位的皮下组织或肌层内。常规针刺组:选大椎、心俞透膈俞(双)穴,用美容针,平补平泻,30min/次,1次/d,在造模前5d开始治疗,致痫当天也予治疗。西药组:致痫后即予腹腔注射0.25mg/kg苯妥英钠。空白组和模型组不予治疗。②所有动物均在致痫24h后,取脑,制成石蜡切片。以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癫痫持续状态后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学改变;以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检测穴位埋药线对癫痫持续状态后大鼠海马神经元DNA片段化的影响,每张切片计数3个不同视野(×400)内的阳性细胞数,取平均数作为细胞凋亡指数。③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大鼠4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海马神经元细胞形态:空白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形态正常。致痫后24h,模型组、西药组、常规针刺组和穴位埋药线组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均可见不同程度的凋亡表现。②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模型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空白组[(85.26±22.76),(11.50±4.20)个,P<0.01];穴位埋药线组、西药组与常规针刺组细胞凋亡指数低于模型组[(25
陈文华庄礼兴丁晓虹
关键词:针刺穴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