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ZW022)

作品数:12 被引量:30H指数:3
相关作者:孙丽君王子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财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艺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5篇文学
  • 2篇艺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5篇文化
  • 5篇现象学
  • 2篇艺术
  • 2篇艺术生产
  • 2篇审美
  • 2篇审美经验
  • 2篇生态
  • 2篇全产业链
  • 2篇文化产品
  • 2篇文化产业
  • 2篇文化金融
  • 2篇现象学解读
  • 2篇金融
  • 2篇金融风险
  • 2篇价值观
  • 2篇产业链
  • 1篇大众
  • 1篇当代大众
  • 1篇性体验
  • 1篇艺术价值

机构

  • 12篇山东财经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作者

  • 9篇孙丽君
  • 1篇王子

传媒

  • 4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东岳论丛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中州学刊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平顶山学院学...
  • 1篇文化产业研究
  • 1篇国际文化管理

年份

  • 4篇2017
  • 5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西悲剧艺术结构特点差异探析被引量:2
2014年
中西悲剧艺术的结构处理方式不同,中国悲剧的主人公是小人物,西方则是大人物的悲剧;中国悲剧冲突的原因来自于小人物的被动卷入,而西方悲剧冲突的原因来自于大人物的主动选择;中国悲剧冲突的本质来自于人物与外部环境的矛盾,而西方悲剧冲突的本质来自于大人物本身的责任;中国悲剧在审美心理上强化安抚感,西方悲剧则强化痛感;中国悲剧的效应在于观众的自我体认,而西方悲剧的效应则推动了观众向外部世界的探索。
王子
关键词:悲剧主人公悲剧冲突
《红楼梦》主题的现象学解读
2015年
在现象学视野中,《红楼梦》主题的探讨方式来自于读者的建构,中国读者生活在强调血缘关系的文化中,这一文化使得中国读者在现实中经常获得一种宿命性体验。《红楼梦》通过故事和作者对故事的叙述过程也强化了这一宿命性体验。《红楼梦》对宿命意识的强调构成了中国读者强烈的共鸣,这是《红楼梦》成为中国文化经典的本质原因。宿命感的本质是人对自身有限性的理解,《红楼梦》的审美价值就来自于这一理解。
孙丽君
关键词:《红楼梦》现象学主题
审美经验对构建生态意识的作用——以现象学为基点被引量:2
2014年
在现象学的视野中,审美经验的本质是对自我构成的经验,也是对自我有限性的经验。这一经验是生态意识的一部分,与生态意识构成了部分与整体的循环关系。在个人意识领域,审美经验构成了反思认识论传统的冲力,也是形成生态真理观、生态价值观的基础。在公共文化视域中,审美经验是形成对话的动力。审美经验对个人有限性的反思,也有助于反思人类语言的边界,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话。
孙丽君
关键词:现象学生态意识审美经验生态价值观
全产业链视角下我国文化金融风险形成原因及其防范机制
2017年
在文化产业链中,文化资源的开放性、文化创意人才与生产组织的特性、文化生产过程的不确定性、文化产品内容价值的不可评估性与文化消费市场的多变性都对文化金融的安全构成了挑战。我国文化金融强化以文化生产组织为方向进行投资,忽视以文化产品为主向进行投资,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通过政策引导、对文化产品进行组合投资、构建第三方评估与中介平台、构建第三方监管平台、促进保险业进入文化金融领城,可有效地防范文化金融的风险。
孙丽君
关键词:文化产业全产业链文化金融
解构型大众文化产品的伦理导向被引量:10
2017年
解构型大众文化产品有着重要的商业价值,它以经典的解构为生产方向,通过戏仿、拼贴与荒诞的情节处理来解构特定的价值观念。在重构秩序的时代里,解构型大众文化产品较容易受到关注,但解构型文化产品容易导致对特定传统的质疑并进而影响文化体的价值观。在解构的过程中,解构型大众文化产品要特别注意经典、形象和价值观的选择。
孙丽君
关键词:文化产业价值观文化共同体
生态视野中的审美经验——以现象学为基点
生态视野中审美经验的本质是一种家园意识。它来源于现象学对人的有限性研究。生态美学将自然视为人类有限性的终极原因,认为家园意识是人类的一种存在方式,通过生态美学的家园意识,人类就可达到是人类与自我和解。
孙丽君
关键词:家园意识有限性
文献传递
作为“显现”的灵感——文艺创作灵感的现象学解读被引量:1
2015年
灵感理论用神赐说、天才说和生活积累说解释灵感思维的突发性、迷狂性和独创性。其根本局限在于将灵感视为一个主体内的事件。现象学认为文学艺术的本质是对生活世界的显现,艺术的活动是一种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活动,文艺创作的灵感本质上是一种使生活世界在人的意识中显现的方式。对功利心的屏蔽、身体状态的变化和心灵的反思态度,是促进灵感产生的手段。
孙丽君
关键词:现象学文艺创作
当代大众文化产品的生产特点及发展趋势
2015年
在文化工业语境中,作为商品的大众文化产品在生产方面具有四个基本特点:生产目的的商品性、生产主体的群体化、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和配方化、意义消费的娱乐化和平面化;在发展趋势上,大众文化产品越来越强化生产过程中的都市化、内容的参与性和全球化,这些新的生产特点要求文化产业注重产业伦理,回归注意力经济的行业特点,提高产品质量,构建全球性的文化市场。
孙丽君
论艺术生产的精神能量被引量:2
2015年
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生产理论强化艺术生产的实践本质,强化艺术生产与消费的辨证关系。生产理论认为消费引导着生产的根本方向,但这并不符合艺术生产的现实。海德格尔认为艺术的本质来自于一种惊异,这一惊异是一个存在论事件。伽达默尔认为艺术的本质奠基于这一事实:艺术作品储存了存在生成过程中的精神能量。精神能量是艺术作品创作和接受的根本原因与动力。精神能量概念有效地补充了马克思主义的艺术创作、艺术价值、经典的形成等理论。
孙丽君
关键词:艺术生产艺术价值创作动力艺术经典
论意义作为艺术品价格基础的可能性——基于现象学的考察被引量:4
2017年
艺术品价格研究的基础有两种向度:艺术学研究向度和经济学研究向度,艺术学研究向度强调艺术价值作为艺术品价格的根源,只能对艺术品的价格进行定性化;经济学研究向度强调艺术商品的流通过程作为艺术品价格的根源,将艺术品等同于一般商品。在现象学视野中,这两种研究向度都将艺术品视为一种现成品。现象学认为艺术品并非一种现成品,而是意义的流动过程,艺术品价格应以艺术意义的流动过程为基础。在艺术意义流动的过程中,艺术家记录了生活世界的显现并将这一显现构建为具体的艺术作品,形成了艺术品原初意义;读者使艺术作品的潜在意义形成为一种现实的意义,随作品传播的读者意义扩充了艺术意义;艺术经典的意义构成为某个文化共同体的基因,反过来又扩充了艺术意义的容量。意义流动的过程必然体现在艺术品的价格之中。
孙丽君
关键词:现象学艺术品价格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