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06ZX10)
- 作品数:6 被引量:52H指数:5
- 相关作者:张金萍张保华刘子亭汤庆新王振健更多>>
- 相关机构:聊城大学河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 县域土地利用强度变化的空间异质性研究--以山东省冠县为例被引量:1
- 2008年
- 以山东省冠县为研究区域,采用系统网格采样法获取研究样本,以地统计学方法探讨了冠县1990—2000年土地利用强度变化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土地利用强度变化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受交通干线的影响,东西的方向性结构尤其突出,各级行政中心也起了一定的辅助作用,体现了土地利用强度变化的行政边缘效应。
- 张金萍汤庆新张保华
- 关键词:土地利用空间异质性
- 山东省禹城市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的空间变异被引量:10
- 2009年
- 通过与第二次土壤普查剖面点相同位置采样、分析,运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禹城市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提高,增加幅度变化于-4.35gkg-1~32.53gkg-1,平均增加12.949gkg-1。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的半变异函数可以球状、圆形、指数、高斯等模型表征,随机性因素如施肥、耕作措施、种植制度等各种人为活动是土壤耕层有机质含量变化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的原因主要是秸秆还田面积增加、大量氮肥的使用;而增加幅度小甚至为负值的剖面主要是由潮湿变干燥、林地转为耕地所导致。
- 张金萍张保华刘子亭王振健翟胜
- 山东省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估算被引量:9
- 2008年
- 农业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是全球变化及碳循环研究的重要问题。采用山东省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以土种为单位,对山东省土壤有机碳密度和总量进行了估算。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范围为38.50-0.77kgm-2,平均6.00kgm-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土壤有机碳总量为5.97×108t,约占全国总量的0.65%。土壤有机碳较高的土种基本上集中分布在山前平原、山间平原、山地平原交界处、滨海(湖)低平地等地质大循环过程中的物质堆积部位,土壤有机碳密度较低的土种分布在低山丘陵顶部、上部土壤侵蚀强烈的地形部位。
- 张保华张金萍刘子亭薛婷
-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
- 基于GIS和RS的山东冠县居民点景观格局特征变化研究被引量:10
- 2008年
- 本文以地形图、遥感图像为数据来源,应用景观生态学数量分析方法研究了山东省冠县居民点景观格局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农村经济改革后,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冠县居民点外延扩张较为明显,导致居民点数量减少、平均规模大幅度增加,总面积增加接近1倍;空间分布密集程度减小;农村居民点规划工作的开展使得居民点形状更加规则化。
- 张金萍汤庆新张保华
- 关键词:居民点
- 基于GIS & RS的县域土地利用强度变化的空间异质性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以山东省冠县为研究区域,采用系统网格采样法获取研究样本,以地统计学方法探讨了冠县1990~2000年土地利用强度变化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土地利用强度变化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受交通干线的影响,东一西的方向性结构尤其突出,各级行政中心也起了一定的辅助作用,体现了土地利用强度变化的行政边缘效应。
- 张金萍汤庆新张保华
- 关键词:土地利用空间异质性
- 山东省聊城市耕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动态研究被引量:18
- 2007年
- 根据第二次土壤普查和2005年土壤采样分析结果,对聊城市20余年来土壤有机碳储量动态变化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机碳总量增加了123万t。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的原因。
- 张金萍张保华刘子亭
-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