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09JK579)
-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3
- 相关作者:倪茜唐丽云贺建红更多>>
- 相关机构: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四川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总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艺术更多>>
- 减震层作用下地铁车站结构的三维减震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岩土体—减震层—地铁车站结构体系相互作用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依据地下结构受控模态理论和动力学振动理论,将该模型简化为3个自由度的振动体系,以平面应力方式建立振动方程,探讨其减震机理与效果。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位移与应力2方面分析不同减震层材料、不同减震层厚度对地铁车站结构的减震效果的影响,并与不设减震层的地震反应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地铁车站结构周围设置减震层后,车站结构的最大相对位移差以及应力都有明显的减小,土体对结构的部分作用力被减震层材料吸收和分散,结构趋于做整体运动;达到应力和位移的峰值时间也向后推迟,改变了结构原有的频谱特性,对结构起到了双重保护结构作用;2种减震材料作用下都使结构下部的减震效果比较好,特别是采用弹性模量较小的橡胶材料时,减震效果比较明显;随着减震层厚度的增加,最大相对位移差和应力也不断减小,当将减震层设置为25~35 cm厚的橡胶材料时,应力减小达幅度达到20%~30%,起到良好的减震作用。
- 倪茜卫林斌
- 关键词:地铁车站橡胶材料
- 再生混凝土梁柱组合框架抗震性能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为探究再生混凝土梁柱组合框架的抗震性能,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模拟了11个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框架在循环加载作用下的受力,以研究钢管内再生混凝土粗骨料取代率、轴压比及钢管柱屈服强度的变化对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钢管内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提高,框架的刚度有所减小,水平承载能力也随之降低,但降低不是特别明显,且模型的延性系数介于3.35~3.43之间,根据抗震延性要求,不同取代率下的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框架运用于实际工程中的承重结构中是可行的;随着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框架轴压比的增大,框架结构骨架曲线下降段表现较为明显,并且延性逐渐降低,但在相同位移条件下框架结构的等效粘滞阻尼系数逐渐增大,耗能能力较好;当钢管屈服强度提高时,钢管对再生混凝土的约束效应增强,使框架的刚度、承载力等均有明显提升,随着方钢管屈服强度的提高,结构的延性变差。
- 倪茜吴丹丹李帅张龙飞
- 关键词:取代率抗震性能
- 对美国建筑师安东尼·普雷多克现代设计的揭示及建构模式的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安东尼.普雷多克的事业成就于美国西南部的沙漠与草原的特殊环境之下,设计的灵感出自于地层,他以对原始文化以及日照、风、水、炎热的气温,日夜温差与都市的关系等因素来思考适应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地方建筑.本文通过对华陆大厦的解析,证实了他的建筑思想对富有地域特色的西北地区建筑设计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
- 贺建红
- 关键词:建筑思想现代建筑
- 基于静力弹塑法方法的碳纤维加固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为研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粘贴框架柱对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产生的影响,选取某工程对加固前后的结构分别进行水平推覆分析。依据我国《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对一个既有八层框架结构设计两种CFRP加固方案,一种是对结构局部抗震加固(方案1),另一种是整体抗震加固(方案2)。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普通框架结构和两种不同加固方案下的结构模型,对三者分别进行模态分析及pushover分析,从结构刚度变化和位移响应等方面进行研究,评价结构加固前后的抗震性能,研究发现:加固后结构自振频率增大,表明CFRP对结构刚度有一定增强,但前三阶主振型频率增大不足5%;相同变形时方案1结构的基底剪力较初始结构增加24. 5%,方案2的基底剪力增加30. 4%,表明结构经CFRP加固后可承受更大的变形,因此延性有较大的提高。各楼层位移和层间位移角表现出减小的趋势,方案1最大层间位移角较加固前减小了3. 8%,方案2最大层间位移角减小20%。分析表明:采用CFRP加固混凝土框架结构能有效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且核心表现在结构延性的提升;为了确保结构安全,应对结构进行整体抗震加固。
- 倪茜张斌李锦锦
-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架碳纤维加固有限元分析静力弹塑性分析抗震性能分析
- 加强板作用下方钢管柱H型钢梁节点抗震性能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梁柱焊接节点在地震作用下易发生脆性破坏。为探究节点处增设加强板对其抗震性能的影响,基于方钢管柱与H型钢梁焊接节点,通过数值模拟不同节点模型在梁端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得到不同加强板厚度、强度、方钢管宽厚比下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及其变形规律。结果表明:节点处增设加强板时,节点的承载力提高了124%,塑性铰外移;对节点受力性能影响较大的是加强板厚度,节点破坏时塑性铰位置随加强板厚度增大逐渐背离加强板向外,当加强板厚度为8 mm时,节点更容易发生破坏,破坏形式为加强板出现扭曲破坏;加强板强度越大,加强板应力集中区域面积越小,抵抗变形能力越强;节点承载能力随着方钢管宽厚比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其中宽厚比每增加1 mm,承载力降低4024 N。表明该节点形式受力性能较好,满足抗震设计规范中的“强节点、弱构件”要求。
- 吴丹丹倪茜唐丽云周浩林
- 关键词:受力性能梁柱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