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00451)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廖卫平石奕武于美娟秦兵高玫梅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癫痫
  • 6篇热性惊厥
  • 6篇热性惊厥附加...
  • 6篇癫痫伴热性惊...
  • 6篇惊厥
  • 5篇单核
  • 5篇多态
  • 5篇多态性
  • 4篇单核苷酸
  • 4篇单核苷酸多态
  • 4篇单核苷酸多态...
  • 4篇核苷
  • 4篇核苷酸
  • 3篇突变
  • 3篇全面性癫痫伴...
  • 3篇热性
  • 3篇钠通道
  • 3篇发热
  • 3篇发热性
  • 2篇位点

机构

  • 8篇广州医学院第...
  • 7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广东省医学科...
  • 1篇广州医学院

作者

  • 8篇于美娟
  • 8篇石奕武
  • 8篇廖卫平
  • 7篇秦兵
  • 5篇高玫梅
  • 3篇邓维意
  • 2篇党利华
  • 2篇刘超
  • 1篇汤斌
  • 1篇曾杨
  • 1篇朱其详

传媒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新医学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患者GABRG2基因内含子突变的体外剪接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筛查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EFS+)患者的GABRG2基因,并对内含子突变进行体外剪接分析。方法收集EFS+患者血样,应用PCR方法扩增GABRG2基因的9个编码外显子及与mRNA剪接有关的内含子,测序杂合峰的位点,并与110例正常人进行比对。将GABRG2基因第7、8和9外显子及两端部分内含子的PCR产物克隆到pTARGET真核表达载体,构建pTARGET-Exon-7-8-9迷你基因及其Exon8+45C〉T突变体。野生型与Exon8+45C〉T突变体分别转染到HEK293细胞,提取RNA进行RT-PCR检测。结果未发现GABRG2基因编码区突变,但在内含子发现1个突变:Exon8+45C〉T。野生型与Exon8+45C〉T突变体剪接后的RT-PCR产物大小都为522bp。结论GABRG2基因突变可能不是EFS+患者主要的致病原因,Exon8+45C〉T突变不影响GABRG2基因的剪接。
刘超秦兵于美娟石奕武廖卫平
关键词:癫痫DNA突变分析剪接
SCN1A基因T1067A多态性与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易感性的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SCN1A基因T1067A多态性与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FS+)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105例GEFS+患者及127名正常人SCN1A基因的第16编码外显子T1067A多态性、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比较癫痫患者及正常人的差异。结果:105例GEFS+患者,AA、AG和GG型分别为82例(78.1%)、20例(19.0%)、3例(2.9%);127名正常人中AA、AG和GG型分别为102例(80.3%)、23例(18.1%)、2例(1.6%),两组间基因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中A、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87.6%(184/210)、12.4%(26/210),而正常人中A、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89.4%(227/254)、10.6%(27/254),两组中A、G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未发现SCN1A基因T1067A多态性与GEFS+存在相关性。
高玫梅石奕武于美娟邓维意秦兵廖卫平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
SCN1A基因Exons7-21C>T多态位点与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SCN1A基因Exon7-21C>T多态位点在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患者中的分布。方法中国汉族人中收集155例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患者和135例正常人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SCN1A基因的第7编码外显子及与mRNA剪接有关的内含子进行筛查,对发现异常洗脱峰者进行测序并应用SPSS11.5分析结果。结果 135例正常人中,SCN1A Exon7-21C>T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474、0.444、0.082,C、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696、0.304。155例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患者中,SCN1AExon7-21C>T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490、0.439、0.071,C、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710、0.290。实验组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N1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位点Exon7-21C>T与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无相关性。
高玫梅秦兵石奕武于美娟邓维意廖卫平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
SCN2A基因rs17183814多态位点与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的相关性
2010年
目的:研究SCN2A基因rs17183814多态位点(R19K)在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epilepsy with febrile seizures plus,EFS+)患者中的分布并初步探讨R19K与抗癫痫药物反应性的关系。方法:收集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科学研究所35例EFS+患者为实验组,正常人101例为对照组。收集血样,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技术对SCN2A基因的第2编码外显子及与mRNA剪接有关的内含子进行筛查,对发现异常洗脱峰者进行测序并分析结果。结果:实验组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难治性癫痫患者的基因型频率与非难治性癫痫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N2A基因rs17183814多态位点与EFS+无相关性,与抗癫痫药物反应性也无相关性。
于美娟秦兵高玫梅党利华廖卫平石奕武
关键词:热性惊厥癫痫单核苷酸多态性
Ⅰ型电压依赖型钠通道基因突变嵌合体的检测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寻找鉴定Ⅰ型电压依赖型钠通道基因(SCN1A)突变嵌合体的有效方法,降低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的再发风险。方法:抽取携带已知突变c.5768A>G/p.Q1923R的患儿及无突变的患儿母亲的外周血全基因组DNA,将患儿的DNA与母亲的DNA以1∶0、1∶1、1∶3、1∶7、1∶15、1∶31及0∶1混合,对包含该突变位点的片段进行PCR扩增后,进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分析、常规测序及焦磷酸测序(pyrosequencing)。结果:常规测序仅能检测出1∶0及1∶1混合样本的突变,而dHPLC及焦磷酸测序均能检测出低至1∶15混合样本的突变,且后者能对突变进行定量。结论:利用dHPLC结合焦磷酸测序的方法能有效快速地检测出低至3%左右的突变,可以避免绝大多数SCN1A基因嵌合突变的漏检。
石奕武秦兵邓维意高玫梅于美娟廖卫平
关键词:变性高效液相色谱焦磷酸测序
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患者SCN2A基因突变的筛查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筛查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EFS+)患者的SCN2A基因,并探讨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与SCN2A基因的关系。方法收集35例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样,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对SCN2A基因的26个编码外显子及与mRNA剪接有关的内含子进行筛查,对发现异常洗脱峰者进行测序并分析结果。结果未发现基因突变,但发现9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其中仅有EXON9-3nt和EXON23-31nt两个位点在两组各总体率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N2A基因内含子SNP位点EXON9-3nt和EXON23-31nt可能是EFS+患者的易感SNP位点。
于美娟秦兵石奕武高玫梅党利华廖卫平
关键词:癫痫钠离子通道
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ABRG2基因突变的筛查
2012年
目的:筛查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FS+)患者的GABRG2基因,并探讨GEFS+与GABRG2基因的关系。方法:收集49例患者及110例正常对照组血样,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GABRG2基因的10个编码外显子及与mRNA剪接有关的内含子进行筛查,对发现异常洗脱峰者进行测序。结果:未发现GABRG2基因突变,但发现1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Exon2-89T>A(rs2284782)。这个SNP位点在两组中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ABRG2基因突变可能不是GEFS+患者主要的致病原因,SNP(rs2284782)在患者与正常对照者中分布无明显差异。
秦兵刘超朱其详于美娟石奕武廖卫平
关键词:癫痫突变单核苷酸多态性
In-Fusion技术构建Ⅰ型钠通道与红色荧光蛋白共表达载体及其突变载体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构建Ⅰ型钠通道(NaV1.1)与红色荧光蛋白(DsRed)共表达载体及其突变载体。方法:利用In-Fusion技术将SCN1A基因亚克隆到DsRed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MV-IRES-DsRed)。限制性内切酶对载体进行酶切并回收线性载体片段,PCR扩增SCN1A基因(与线性载体对应两端有15个相同碱基),In-Fusion技术进行融合即得到pCMV-SCN1A-IRES-DsRed。将其转染HEK293T细胞,Western blot检测NaV1.1的表达。定点诱变试剂盒对其进行定点诱变。结果:成功构建NaV1.1与DsRed共表达载体,SCN1A基因所编码的第1623位密码子由谷氨酸(Glu)突变为丙氨酸(Ala)。结论:NaV1.1与DsRed共表达载体及其突变载体的构建成功,为进一步研究该突变位点导致NaV1.1功能的改变奠定了基础。
刘超汤斌曾杨于美娟石奕武廖卫平
关键词:钠通道红色荧光蛋白诱变SCN1A癫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