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30528)

作品数:17 被引量:404H指数:10
相关作者:潘根兴李恋卿刘晓雨郑聚锋邰继承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3篇土壤
  • 6篇有机碳
  • 5篇水稻
  • 5篇土壤有机
  • 5篇土壤有机碳
  • 4篇湿地
  • 4篇水稻土
  • 3篇施肥
  • 3篇土地利用
  • 3篇团聚体
  • 3篇农田
  • 3篇农田土壤
  • 3篇农田土壤有机...
  • 3篇微生物
  • 3篇不同土地利用
  • 2篇稻田
  • 2篇有机碳组分
  • 2篇生态系统
  • 2篇湿地土壤
  • 2篇土壤酶

机构

  • 14篇南京农业大学
  • 4篇内蒙古民族大...
  • 3篇桂林理工大学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 2篇皖西学院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池州学院
  • 1篇四川省农业科...
  • 1篇江西省红壤研...

作者

  • 14篇潘根兴
  • 5篇刘晓雨
  • 5篇李恋卿
  • 4篇郑聚锋
  • 4篇邰继承
  • 3篇靳振江
  • 3篇郑金伟
  • 3篇张旭辉
  • 2篇李典友
  • 2篇张平究
  • 2篇赵永强
  • 2篇程琨
  • 2篇倪建华
  • 2篇孟向东
  • 1篇孟远夺
  • 1篇池忠志
  • 1篇吴新民
  • 1篇王丹
  • 1篇谢添
  • 1篇卞荣军

传媒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土壤通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湿地科学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Scienc...
  • 1篇Journa...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6篇201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河滩砂质湿地土壤有机碳在团聚体内分布和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以江汉平原河滩砂质湿地起源土壤为例,研究稻田、棉田、桔园和未开垦湿地利用方式下表土有机碳含量变化及其在团聚体颗粒组内的分布和稳定性。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表土有机碳含量差异显著,稻田显著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湿地、棉田和桔园间差异不显著。旱地减少了土壤有机碳的团聚体物理保护作用,而水田稻作条件下有助于形成土壤有机碳的团聚体物理保护作用。稻田、棉田、湿地均为2 000~200μm颗粒组比例最高,桔园200~20μm颗粒组比例最高,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均为<2μm颗粒组比例最少。全土SOC的分配主要集中在2 000~200μm大团聚体颗粒组中,在<2μm颗粒组中最少。2 000~200μm大团聚体颗粒组LOC/SOC的比例最高,碳库不稳定,易于丢失;<2μm小颗粒组团聚体LOC/SOC的比例最低,碳库稳定。表明长江中游地区砂质湿地土壤开垦成稻田是相对较好的保持土壤有机碳库的土地利用途径。
邰继承潘根兴杨恒山范富
关键词:湿地土地利用方式团聚体
江汉平原不同土地利用和起源下农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变化被引量:11
2012年
调查采集了江汉平原不同土地利用和起源农田土壤表土样品,分析总有机碳(SOC)、热水溶性有机碳(HWEC)、易氧化有机碳(LOC)及其有机碳键合组分含量特征,并探讨有机碳量和与之影响的主要土壤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和起源均会影响土壤有机碳水平,表现为湿地起源水田有机碳含量(18.34±5.78)g/kg显著高于旱地(11.18±3.39)g/kg,而红壤水田有机碳含量(16.21±4.13)g/kg与旱地(14.54±3.41)g/kg之间差异不显著;不同起源水田下无显著差异,而红壤起源旱地显著高于湿地起源旱地。HWEC和LOC及其占SOC比例均表现为湿地起源水田显著高于红壤水田。不同土地利用和起源下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机制不同,粘粒保护在湿地起源土壤中具有显著作用,而水田条件下,土壤有机碳的化学结合稳定显得与游离氧化铁的保护有关,红壤起源水田土壤中由于游离氧化铁的大量存在,这种保护作用对于土壤有机碳的稳定具有显著的贡献。
邰继承潘根兴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有机碳组分土地利用
Perspectives on studies on soil carbon stocks and the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of China被引量:26
2011年
Soil carbon stocks and sequestration have been given a lot of attention recently in the study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s and global climate change.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progress made on the estimation of the soil carbon stocks of China,and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carbon dynamics of croplands with regard to climate change,and addresses issues on the mineraliza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 in relation to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By integrating existing research data,China's total soil organic carbon(SOC) stock is estimated to be 90 Pg and its inorganic carbon(SIC) stock as 60 Pg,with SOC sequestration rates in the range of 20-25 Tg/a for the last two decades.An estimation of the biophysical potential of SOC sequestration has been generally agreed as being 2 Pg over the long term,of which only 1/3 could be attainable using contemporary agricultural technologies in all of China's croplands.Thus,it is critical to enhance SOC sequestration and mitigate climate change to improve agricultural and land use management in China.There have been many instances where SOC accumulation may not induce an increased amount of decomposition under a warming scenario but instead favor improved cropland productivity and ecosystem functioning.Furthermore,unchanged or even decreased net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 from croplands with enhanced SOC has been reported by a number of case studies using life cycle analysis.Future studies on soil carbon stocks and the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of China are expected to focus on:(1) Carbon stocks and the sequestration capacity of the earths' surface systems at scales ranging from the plot to the watershed and(2) multiple interface processes and the synergies between 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ecosystem productivity and ecosystem functioning at scales from the molecular level to agro-ecosystems.Soil carbon science in China faces new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to undertake integrated research applicable to many areas.
ZHENG JuFengCHENG KunPAN GenXingPete SMITHLI LianQingZHANG XuHuiZHENG JinWeiHAN XiaoJunDU YanLing
关键词:土壤碳储量固碳潜力全球气候变化陆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
升金湖枯水期滩地土壤CO_2-C释放通量及有机碳稳定性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陆地碳库和固碳中具有重要作用。全球湿地碳库的稳定对减少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温室气体释放及减缓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典型滩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土壤CO_2释放通量进行观测和测定,并进一步分析土壤有机碳库的分布,探讨了滩地土壤呼吸动态和碳库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升金湖0~20 cm滩地土壤有机碳含量为11.47~22.25 g/kg,有机碳密度为3.78~4.58 kg/m^2,平均有机碳密度为4.11 kg/m^2,土壤CO_2-C释放通量为111.7~499.5mg/(m^2.h);滩地土壤有机碳密度和CO_2-C释放通量高于周边地区的水稻土土壤,且其有机碳稳定系数偏低,这表明升金湖滩地土壤有机碳库自身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这是滩地土壤有机碳保持的一种机制,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滩地土壤有机碳库的脆弱性将增加。
郑聚锋潘根兴吴新民
关键词: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
长期无机有机肥配施对红壤性水稻土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70
2015年
【目的】长期有机与无机肥配合施用是促进农田生产力和土壤有机碳固定的重要技术途径。本文以江西省红壤研究所长期不同施肥试验田的表土(0—15 cm)为对象,探讨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在水稻收获后,采集表土壤样品,提取土壤总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的方法研究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多样性,并结合克隆测序研究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的方法研究土壤微生物的丰度。土壤细菌定量和群落结构分析的分子标靶基因分别为16S rRNA基因V3区和V6区片段,土壤真菌定量和群落结构分析的标靶基因均为18S rRNA基因。DGGE分析采用8%的聚丙烯酰胺凝胶分离细菌和真菌,所用变性梯度分别为35%65%和20%40%。同时采用荧光微孔板检测技术测定土壤几丁质酶、α-葡萄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纤维素酶、酸性磷酸单脂酶和木聚糖酶活性;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土壤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PCR-DGGE分析表明,与不施肥对照(CK)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NPKM),土壤细菌的香农指数和丰富度指数显著增大,而土壤真菌的香农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在不同施肥处理间无显著差异。DGGE图谱聚类分析显示,NPKM处理的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显著区别于其他3个处理。后续的切胶测序得出,土壤细菌分属于Chloroflexi(绿弯菌门),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和Firmicutes(厚壁菌门);NPKM处理下隶属于Clostridum(梭菌属)和Anaerolineaceae(厌氧绳菌科)的两类细菌显著增加。土壤真菌主要分属于Basidiomycota(担子菌门)和Ascomycota(子囊菌门),这些真菌条带在DGGE图谱上的分布不同处理间均无明显的规律性,因而不同处理间真菌的群落分布未出现较清晰的变化。q PCR的结果显示,土壤细菌和真菌拷贝数在不同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陆海飞郑金伟余喜初周惠民郑聚锋张旭辉刘晓雨程琨李恋卿潘根兴
关键词:酶活性红壤水稻土长期施肥
退耕还湖后安庆沿江湿地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被引量:11
2011年
以安庆沿江湿地不同历史利用方式(水耕和旱耕)和不同退耕还湖方式(自然水域且水产养殖-白荡湖和自然水域无水产养殖-菜子湖)的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退耕还湖后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退耕后白荡湖湿地土壤容重、粘粒含量和大多数养分含量均下降,而全磷含量有所增加;退耕后菜子湖湿地土壤粘粒含量和大多数养分含量均增加,而土壤容重和有效磷含量下降;历史水耕的菜子湖湿地土壤除有效磷含量外,土壤粘粒含量和大多数养分含量均显著高于历史旱耕湿地。退耕还湖为自然湿地相对于水产养殖更有利于湿地土壤生态恢复;相对于历史水耕土壤,历史旱耕湿地土壤生态恢复较为缓慢;土壤粘粒、有机质和全氮是评价湿地土壤生态恢复状况的良好指标。
张平究赵永强孟向东潘根兴
关键词:土壤理化性质
霍山县县域范围内不同空间尺度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异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基于安徽省霍山县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提取2005~2008年耕地监测数据资料建成土壤有机碳含量数据库,对耕地监测的有机碳数据按县域内不同空间尺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年来该县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明显提高,显示农田土壤的有机碳库积累。县域范围内耕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不同尺度的变异系数介于4.53%~14.91%。村民组(自然村)单元内变异性最高,有机碳含量乡镇间变异性低于行政村间变异性。因此,从县级尺度的农田土壤碳计量来说,以乡镇尺度采样研究比村级尺度可靠性要高。影响县域内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变异的动力因子主要是农业利用和农田基本建设,茶、桑和水稻利用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较高。
李典友陈良松李军倪建华李小刚潘根兴陆保国黄登林孙贤斌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
不同土地利用下湖北江汉平原湿地起源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变化被引量:28
2011年
调查采集长江荆江段湿地围垦农田土壤的表土样品,实验室分析总有机碳(SOC)、热水溶性有机碳(HWEC)、颗粒态有机碳(POC)、易氧化有机碳(LOC)及有机碳键合组分含量特征,比较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湿地起源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棉田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为(8.86±0.73)g/kg,桔园的为(9.07±0.01)g/kg,湿地的为(10.30±0.37)g/kg,稻田的为(15.57±1.92)g/kg。即棉田和桔园的总有机碳含量接近于湿地的,而稻田的较大幅度高于前面旱地和湿地的。同时,稻田的热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棉田的(p<0.05);颗粒态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桔园的(p<0.05);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变化与总有机碳一致。但是,从不同组分比率来说,湿地、稻田、棉田间HWEC/SOC、POC/SOC和LOC/SOC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桔园HWEC/SOC显著高于其他利用方式的(p<0.05),棉田POC/SOC显著高于桔园的(p<0.05),桔园LOC/SOC显著高于湿地的(p<0.05)。供试土壤中铁铝键合态有机碳含量均显著高于相应钙键合态有机碳(p<0.05),且后者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变化微弱。从研究结果来看,同是湿地起源的土壤,化学键合组分的差异明显大于物理分离组分的差异,特别是稻田铁铝键合态有机碳和残渣态有机碳含量及其比例显著高于棉田、桔园和湿地的(p<0.05),这进一步说明稻田土壤存在的氧化铁化学结合稳定机制促进了氧化铁活性较高的稻田土壤有机碳稳定积累。
邰继承靳振江崔立强潘根兴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有机碳组分湿地土地利用
太湖地区长期不同施肥水稻土N_2和CO_2固定细菌群落结构的特征与差异被引量:7
2013年
土壤N2固定细菌和CO2固定细菌是土壤碳氮循环重要的微生物群落,不同施肥下土壤有机碳积累与这两类微生物群落结构及活性的关系有助于了解施肥对农田碳氮循环的影响特点。本文研究了太湖地区自1987年开始的水稻土长期施肥试验,选取不施肥(NF)、氮磷钾(NPK)肥(CF)、NPK肥与猪粪配施(CFM)和NPK肥与秸秆还田配施(CFS)小区,采集(0—20 cm)表层样本,以nifH和cbbLR基因分别作为N2和CO2固定细菌的指示基因,用PCR-DGGE和荧光定量PCR的方法研究二者的群落结构,并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土壤自生固氮细菌数量和用乙炔还原法测定土壤固氮酶活性。结果表明,与CF处理相比,CF、CFM和CFS处理下的自生固氮细菌数量分别提高了58%、66%和106%;CF、CFM和CFS处理下的nifH基因丰度分别提高了213%、1079%和344%。CF与CFM处理的土壤固氮酶活性显著高于NF和CFS处理。因此,施肥提高了cbbLR基因的多样性。与NF处理相比,CF、CFM和CFS处理下的cbbLR基因丰度分别提高了465%、1827%和758%。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自生固氮菌数量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cbbLR和nifH基因丰度均与归一化的土壤养分呈极其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有机/无机肥配施下土壤养分平衡对维持N2和CO2固定细菌较高的丰度具有重要的作用。
靳振江潘根兴刘晓雨李恋卿
关键词:施肥CO2固定细菌群落养分平衡
连续种植超级稻对土壤有机碳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分别在长江中下游地区3处超级稻育种试验基地,选择多年连续种植超级稻和未种植超级稻的稻田,于水稻收获后采集表土未破坏土壤样品,采用低能量超声波分散法分离得到不同粒径的团聚体颗粒组,研究超级稻连续种植后有机碳含量变化及其有机碳在团聚体颗粒组中的分配,探讨连续种植超级稻对土壤有机碳和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种植超级稻后,水稻土表土有机碳含量均下降,降幅介于3%~14%;团聚体颗粒组组成以2000~200μm和200~20μm粒径为主,有机碳在2000~200μm和<2μm两个粒级中最高;连续种植超级稻后2000~200μm大团聚体颗粒组质量分数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增强。连续种植超级稻后有机碳含量下降可能是土壤短期的一种响应机制,长期来看并不改变水稻土的固碳潜力。
孟远夺潘根兴
关键词:超级稻水稻土有机碳团聚体稳定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