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CZW035)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周兴泰王萍孟羽中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工学院浙江警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学

主题

  • 3篇叙事
  • 2篇辞赋
  • 1篇叙事传统
  • 1篇叙事观念
  • 1篇叙事视角
  • 1篇中国叙事
  • 1篇中国叙事传统
  • 1篇社会功用
  • 1篇诗文
  • 1篇唐代
  • 1篇唐赋
  • 1篇唐诗
  • 1篇体式
  • 1篇听觉
  • 1篇王道政治
  • 1篇文化
  • 1篇文化景观
  • 1篇文学
  • 1篇文学传统
  • 1篇礼仪

机构

  • 5篇江西师范大学
  • 2篇南昌工学院

作者

  • 5篇周兴泰
  • 2篇王萍

传媒

  • 2篇文艺评论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中国比较文学
  • 1篇云南社会科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古代赋论之叙事观
2016年
从先秦至清代,传统赋学理论源远流长。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赋学研究呈现出日益兴盛的局面,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传统赋学理论进行整理和研究,以徐志啸《历代赋论辑要》、何新文《中国赋论史稿》为代表。学者们注重梳理传统赋学理论的发展脉络和各个阶段的不同特征,着力探讨赋的社会功用和体制特征,而对其中蕴含的叙事观念,却关注较少,甚至忽略了。
周兴泰王萍
关键词:叙事观念赋论社会功用
论唐代京都赋的文化意涵被引量:1
2014年
京都赋作为辞赋作品中最重要的题材之一,在推阐京都文化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唐代辞赋家李庾、崔损等在他们的笔端尽显京都文化风采,主要体现有三:第一,展现京都多样的社会风貌;第二,宣扬京都的王道政治理念;第三,崇尚京都的礼仪典章制度,由此彰显出中国几千年大一统政治文化的内在精神。
周兴泰
关键词:王道政治礼仪制度
科举试赋制度与唐代辞赋的文化景观被引量:3
2013年
赋在中国文学传统中源远流长。赋的体式很多,有骚赋、骈赋、文赋等,而律赋则是唐人的独创,用为科举考试的一个项目,成为文人人仕的一块敲门砖,故当时文士几乎无人不研习作赋的技巧,把它作为日常的一种功课,就连李白这样豪迈不羁的诗人也不例外,李白曾下功夫习赋,现存赋作和类赋之文多篇。
周兴泰王萍
关键词:科举考试文化景观辞赋文学传统体式
古代辞赋与中国叙事传统被引量:3
2014年
辞赋作为中国文学中一种古老而特殊的文体,具有浓郁的叙事色彩,主要体现为假托人物问答的虚构性叙事、空间与事类叙述的结合、卒章显志的叙事范式、基于口头韵诵传播的听觉叙事等,这对中国叙事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叙事能力由稚嫩而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辞赋因对外部客体世界的精细描叙,使人们的叙事思维大步向前跨越,从而架设起中国文学由表现主观向反映客观转变的桥梁。
周兴泰
关键词:辞赋叙事传统
从叙事视角看唐赋与诗文的互渗
2017年
赋与诗歌、散文的密切关系由来有之。在唐代,诗、赋因用于科举考试而备受推崇,古文运动的兴盛也极大地促进了散文的发展;不仅如此,赋、诗、文三种文体之间呈现出共生互渗的局面。从叙事视角看,唐诗多借鉴赋的铺陈手法对事件进行曲折详细的叙述和情感想象的描写,赋化倾向凸显;同时,唐赋的诗化趋势也日渐突出,主要体现为用诗化的语言敷衍故事,从而使赋富于诗性意境与郁勃诗情。唐代散文因受唐赋问答结构与韵散体制的影响而显现出辞赋化特征,反过来唐代散文的散体句式与浑灏气势又深刻影响了唐赋的发展而使唐赋呈现出鲜明的散文化倾向。从中国人的叙事思维及中国文学叙事传统的发展进程看,唐代社会掀起一股喜好讲故事的潮流,在此潮流的引领下,唐人不光用传奇小说叙事,也尝试用散文、诗、赋等文体叙事,这充分体现出唐人叙事思维与能力的成熟。
周兴泰
关键词:唐赋唐诗叙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