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CSH009)

作品数:22 被引量:504H指数:11
相关作者:狄金华钟涨宝张翠娥李跃梅周娟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加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经济管理
  • 10篇社会学
  • 7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农村
  • 3篇村庄
  • 2篇养老
  • 2篇政府
  • 2篇政治
  • 2篇上访
  • 2篇社会治理
  • 2篇农村社区
  • 2篇农业
  • 2篇情境
  • 2篇资本
  • 2篇话语
  • 2篇家庭
  • 2篇村社
  • 1篇代际关系
  • 1篇代际交换
  • 1篇单身
  • 1篇单向度
  • 1篇道德
  • 1篇地方性知识

机构

  • 2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洋理工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加州大学

作者

  • 15篇狄金华
  • 6篇钟涨宝
  • 3篇张翠娥
  • 2篇李跃梅
  • 2篇周娟
  • 1篇刘燕舞
  • 1篇周敏
  • 1篇王晓慧
  • 1篇李静
  • 1篇姚江林
  • 1篇田北海
  • 1篇李欢
  • 1篇郑丹丹
  • 1篇罗卫
  • 1篇姜权权

传媒

  • 3篇学习与实践
  • 3篇社会学研究
  • 2篇中国农村观察
  • 2篇社会
  • 2篇中国研究
  • 1篇农业经济问题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方人口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共杭州市委...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社会建设
  • 1篇法律和社会科...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区情理与农村养老秩序的生产——基于鄂东黄村的调查被引量:20
2013年
文章以鄂东黄村的家庭关系和养老实践的经验材料为基础,分析了社区养老情理的内涵,并探讨了社区情理得以实践的社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具有"小传统"特性的社区养老情理对养老主体、养老时间及养老标准进行了界定,任何违背这一情理的村民都被视为是对"集体情感"的挑战与践踏,整个村庄内的成员会对其进行"群体性惩罚",村庄舆论的存在保障了社区养老情理有效实践,同时亦促使村庄的养老秩序呈现出良好的状态。
狄金华钟涨宝
关键词:代际关系养老
空心化背景下农村社区建设主体的缺失与重构——基于对湖北省的实地调查被引量:6
2015年
农村社区建设离不开农村居民的参与。近年来,湖北省乡村常住人口与乡村总人口之间、农业从业人员与非农从业人员之间均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农村空心化问题凸显。农村空心化导致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民主体地位缺失,其在个体层面表现为:空心化村社区建设人才匮乏,社区建设参与有限,留守居民建设作用有限;在组织层面表现为:空心化地区基层"两委"组织缺失严重,社会组织发育迟缓。农村空心化是城乡二元格局向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产物。在空心化背景下,应基于"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良性互动的建设理念,围绕"三类"主体,重点培育"三类"组织,完善社区建设人才激励机制,重构社区建设主体。
田北海罗卫彭军
关键词:农村空心化农村社区建设农村居民社区参与
韩国农业危机及其启示被引量:12
2015年
二战后韩国确立了输出导向型的工业发展战略,以小农经济体制为依托,使韩国农业为韩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其保护、发展小农体制的政策也带来了农民增收、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对外开放农产品市场和贸易自由化的加深,韩国政府放弃小农政策,转为推行市场化农业政策,积极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农业资本化的发展,但转型并不成功,反使韩国农业在全球化背景下陷入危机。韩国农业的转型失败,对于今天正同样面临农业转型任务的中国来说具有借鉴意义,农业的资本化不一定是最好也不一定是唯一的出路。
周娟
关键词:农业危机资本化
制度变迁背景下基层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研究——基于湖北省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调查被引量:10
2013年
在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和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制度环境下,基层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开始走出低谷,出现了强化其农业科技服务这一核心职能的历史性转机。实证调查发现,基层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具有工作积极性较高但错位问题较突出、学历教育与实践探索并重、业务培训地位凸显等群体性特征,面临工作条件差、职业忠诚度不高、队伍老化等问题,建议采取加大投入、创新养老保障机制、加大政策倾斜力度等措施优化基层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提升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水平。
姚江林
家庭农场的土地流转特征及其优势——基于湖北黄陂某村的个案研究被引量:14
2015年
通过对大规模农场和家庭农场的土地流转的比较研究,本文探讨家庭农场的土地流转优势及其面临的困境。土地流转是农地规模经营的关键一环,外来大规模经营主体在土地流转中,由于其外在于村庄的特性,以及与农民之间的内在冲突性,会产生昂贵的交易成本和社会成本,并增加其经营风险。家庭农场通过动员嵌入于村庄的关系网络,以及源于这种网络的信任,能以较低的交易成本和社会成本实现土地流转,从而保证经营规模以及经营的稳定性。同时,基于村庄规范和道义性共识形成的地租定价方式,为家庭农场的规模经营提供了无租或低地租的经营优势。但在政府支持下的外来大规模农场经营对家庭农场会产生空间性挤压和社会性挤压。促进农地规模经营,地方政府需要保护和促进家庭农场的土地流转与经营。
周娟姜权权
关键词:家庭农场土地流转嵌入性社会关系网络村庄共同体
网络时代的“偶像制造”:话语、互动与策略——解读帖子“两个乡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
2012年
本文通过"破坏性"地反思一个网络帖子文本表达的内在逻辑及策略,以及跟帖网友与发帖者的互动,发现策略性、预谋性并不远离日常的生活,而是充斥在日常生活之中。这种策略性和谋略性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尤为明显:信息的占有者(或者是完全占有者)在向信息的缺乏者(或者是不完全占有者)传播信息的时候总是有选择的,他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意图或自己对信息的认知来对信息进行筛选后再对信息进行传播。
狄金华
关键词:网络话语互动
资本禀赋与农民社会治理参与行为——基于5省1599户农户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44
2016年
本文基于山东省、浙江省、江西省、湖北省和四川省5省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不同类型的资本禀赋对农民社会治理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前农民的社会治理参与行为呈现出参与程度低且地域间差异显著的特点。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地域因素的基础上,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均显著地正向影响农民的社会治理参与行为;社会资本的影响则较为复杂:在特定性社会资本中,具有党员身份和村干部经历的农民,其社会治理参与程度更高;与村干部接触的频率越高、经常接触的村干部人数越多,农民的社会治理参与程度越高;而作为共通性社会资本,普遍信任较强,农民的其社会治理参与程度反而更低。
张翠娥李跃梅李欢
关键词: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
民间仪式与权力意志——华北米村丧葬仪式的变迁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本文将乡村民间仪式的研究置于国家政权建设与社会转型双重背景之下,考察了民间仪式的变迁历程,探讨了究竟是何种力量主导了民间仪式的变化。对华北米村丧葬仪式变迁历程的分析发现,在民间仪式的实践场中,国家与社会发生互动,共同推演着仪式的变迁;仪式的存在与发展并不是某一权力单一作用的结果,其中包含着不同权力主体相互博弈,是村庄主体——乡民——在经济、社会与文化场域中基于生存而做出的选择;在此过程中,仪式变迁不是一种权力征服另一种权力,而是不同权力相互博弈的结果。
狄金华
关键词:民间仪式权力博弈地方性知识
转型期农村代际交换的不对等性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本文通过对转型期农村代际交换的不对等现象进行分析,来探讨代际交换的不对等性发生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均衡互惠的"反馈模式"内生于"乡土中国",彰显着乡土社会的基本特性。而转型期的乡土社会正发生着变革:土地对农民的束缚性丧失,家族制度的衰落以及熟人社会里"社区养老情理"的失范,使得代际交换的不对等性逐步凸显,农村代际关系发生异化。
狄金华李静钟涨宝
关键词:代际交换不对等性
从主体到规则的转向--中国传统农村的基层治理研究被引量:153
2014年
伴随着学界对皇权治理农村基层的有效性提出质疑,研究者开始以士绅为切入点来考察"在皇权无法深入农村基层时,究竟是谁在治理基层"的问题。这一对治理主体的探讨经历了从士绅到地方精英的拓展,形成了治理主体研究的"士绅"模式和"地方精英"模式。近年来部分研究者开始从治理规则的角度来把握传统中国农村基层治理的形态,本文将其称为"从主体到规则的转向",即从注重"谁在治理"转向凸出"如何治理"。本文从韦伯的"中国命题"入手,以士绅研究和地方精英研究为基本线索,评述传统农村基层治理"主体研究"的演变历程,探讨"规则分析"的兴起及其与"主体研究"在研究预设、研究重心与逻辑、研究兴趣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狄金华钟涨宝
关键词:范式转换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