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10B301Z)

作品数:6 被引量:136H指数:5
相关作者:缪启龙段春锋曹雯王勇柳克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安徽省气候中心安徽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蒸散
  • 2篇时空演变特征
  • 2篇气温
  • 2篇潜在蒸散
  • 2篇夏季
  • 2篇降水
  • 2篇PENMAN...
  • 2篇参考作物
  • 2篇参考作物蒸散
  • 1篇地形
  • 1篇夜雨
  • 1篇蒸发
  • 1篇蒸发皿
  • 1篇日变
  • 1篇日变化
  • 1篇气温变化
  • 1篇周末效应
  • 1篇作物
  • 1篇夏季降水
  • 1篇空间分布特征

机构

  • 7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安徽省气候中...
  • 1篇安徽省气象局

作者

  • 7篇段春锋
  • 7篇缪启龙
  • 5篇曹雯
  • 2篇王勇
  • 1篇柳克
  • 1篇马利

传媒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中国沙漠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地区潜在蒸散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潜在蒸散是区域干湿状况评价、作物需水量估算和水资源合理规划的关键因子。基于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和16个台站1961~2009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估算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地区的潜在蒸散量ET0,在对E...
段春锋缪启龙曹雯
关键词:潜在蒸散
文献传递
西北地区参考作物蒸散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被引量:52
2011年
为了深入认识参考作物蒸散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该文基于FAOPenman-Monteith公式研究了西北地区126个站点1961—2009年的生长季参考作物蒸散及其辐射项、动力项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影响参考作物蒸散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9年来,西北地区生长季参考作物蒸散显著下降,其变化趋势通过了95%的显著性检验;3个子气候区的气候差异导致各区参考作物蒸散的变化特征有所不同,西风带气候区明显下降,高原气候区和季风影响及其边缘区以波动为主。通过比较参考作物蒸散与各气象要素的偏相关系数绝对值的大小发现,风速作为辐射项和动力项的首要影响因子成为西北地区参考作物蒸散变化的主导因子,太阳辐射和气温次之。西风带气候区各要素对参考作物蒸散变化的贡献情况与全区一致;高原气候区的主要因子也是风速、太阳辐射和气温,但3者的作用基本相当;在季风影响及其边缘区,太阳辐射的作用最为突出,相对湿度的贡献超过了风速,与气温一起成为影响ET0变化的次要因子。
段春锋缪启龙曹雯
关键词:蒸散气温PENMAN-MONTEITH公式
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地区潜在蒸散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被引量:20
2012年
潜在蒸散是区域干湿状况评价、作物需水量估算和水资源合理规划的关键因子。基于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和16个台站1961—2009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估算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地区的潜在蒸散量ET0,在对ET0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影响该地区ET0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导致多年平均潜在蒸散的分布和变化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49a来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地区年和四季ET0变化整体上均为下降趋势,时间演变过程中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均由下降趋势转为缓慢上升趋势。空间上,ET0变化在北部地区多为显著下降趋势,而南部地区多不显著;春、夏、秋3季ET0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与年情况比较一致,但冬季ET0呈上升趋势的站点明显增多。影响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地区多数站点ET0变化的主导因子是风速;第二影响因子春季和夏季主要是日照时数,而影响秋季和冬季ET0变化的主要是平均气温。
段春锋缪启龙曹雯
关键词:潜在蒸散
山西夏季降水与四种东亚夏季风指数的关联
2012年
利用山西省1961-2006年夏季降水量资料和四种东亚夏季风指数,采用相关分析和距平分析法,对比分析了山西夏季降水与四种东亚季风指数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山西夏季降水与四种东亚夏季风指数的相关性有好有坏,与郭其蕴GI和王斌WI指数的相关性均比与黄刚HI指数和李建平LI指数表现的好,但夏季降水与GI指数为正相关而与WI指数为负相关,其中高相关区分布在南部和中部;GI和WI指数距平符号对山西夏季降水异常有较好表征意义,尤其在干旱年份,而HI和LI指数几乎没有表征能力;GI和WI高指数年和低指数年降水差异明显,在南部和中部尤为显著,而HI和LI指数差异较小,且空间分布上有正有负。
段春锋缪启龙曹雯王文义
关键词:季风指数降水异常夏季降水
长江三角洲地区气温变化的周末效应被引量:12
2012年
基于1996~201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4个省会城市的逐日地面观测资料,研究了气温指标(气温日较差,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的周循环特征,并分析了春节、五一节、十一节长假期间与假日前后各7d气温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气温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末效应现象,其中气温日较差和日最高气温最为显著;气温变化的周末效应存在季节差异,夏季周末气温指标值比工作日大,其他季节周末气温指标值比工作日小,其中春季周末效应最为显著。春节、五一节、十一节三大长假存在明显的假日效应,其中春节和十一节假日期间气温指标值相比假日前后7d小,五一节假日期间气温指标值相比前后7d大。由于三大节假日的时间更长,气温变化的假日效应比周末效应更为显著。人类经济活动的人为划分是引起气温变化的周末效应和假日效应的根本原因。
段春锋缪启龙马利王勇
关键词:周末效应假日效应气温变化长江三角洲
中国夏季夜雨的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34
2013年
夜雨作为降水日变化中的特殊现象,是一种独特的气候资源。论文借助2 046个经质量控制的自动气象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分析中国夏季夜雨空间分布特征,并比较分析不同典型夜雨区和非典型夜雨区的降水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夜雨现象站点多且分布较广。降水峰值时间多出现在下午和后半夜,其中东部多发生在下午,西部多发生在后半夜;夜雨现象最明显的区域是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此外在山脉及附近区域也普遍存在,北方和西部最明显;而夜雨现象不明显的区域在长江中下游以南区域;中国大部分地区夜间的降水前半夜少于后半夜,而青藏高原东部、四川盆地大部分地区呈现前半夜多于后半夜。地形对降水日变化的主要影响为双日波特征,降水峰值不仅出现在下午,也出现在后半夜;其次,波动性更大。山区夜雨的成因与独特地形的热力差异引起的山谷风环流有关,而下午的峰值与太阳辐射加热大气引起的热对流有关;高原夜雨与山区不同,可能与夏季对流性的积状云比较多有关。
段春锋曹雯缪启龙柳克
关键词:降水日变化地形夜雨夏季
西北地区小型蒸发皿资料估算参考作物蒸散被引量:22
2012年
参考作物蒸散是水文循环的重要参量,它的准确估算对于农业水资源的合理规划和利用尤为关键。本文利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123个气象台站1971-2000年的逐日气象观测资料,以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确定的参考作物蒸散为标准,建立了基于相对湿度与10m高度处风速的由20cm小型蒸发皿换算参考作物蒸散的Kp模型。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参考作物蒸散ETref与蒸发皿蒸发Epan的相关系数达到0.967,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与单站模型和全区模型相比,分区域Kp模型的精度介于两者之间,同时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建议使用。
段春锋缪启龙曹雯王勇
关键词:蒸散作物PENMAN-MONTEITH公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