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074007)

作品数:72 被引量:312H指数:9
相关作者:李颖晖徐浩军朱喜华李宁韩建定更多>>
相关机构:空军工程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94370部队西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0篇航空宇航科学...
  • 27篇电气工程
  • 1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电子电信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逆变
  • 12篇电机
  • 10篇预测控制
  • 10篇开关磁阻
  • 10篇飞行
  • 10篇测控
  • 10篇磁阻
  • 8篇逆变电路
  • 8篇模型预测控制
  • 8篇滑模
  • 7篇逆变器
  • 7篇混合逻辑
  • 7篇非线性
  • 6篇神经网
  • 6篇神经网络
  • 6篇故障诊断
  • 6篇感器
  • 6篇传感
  • 6篇传感器
  • 5篇遗传算法

机构

  • 68篇空军工程大学
  • 4篇西北工业大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科技部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空军航空大学
  • 1篇北京航空工程...
  • 1篇东北电力大学
  • 1篇赣南医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西安富士达科...

作者

  • 31篇李颖晖
  • 20篇徐浩军
  • 11篇朱喜华
  • 11篇李宁
  • 9篇韩建定
  • 8篇雷晓犇
  • 8篇刘勇智
  • 6篇李雪松
  • 6篇刘聪
  • 6篇宋金龙
  • 6篇周政
  • 5篇李霞
  • 5篇袁国强
  • 5篇周莉
  • 5篇雷洪利
  • 5篇范冰洁
  • 4篇杨哲
  • 4篇胡新江
  • 4篇曹启蒙
  • 4篇刘东亮

传媒

  • 8篇飞行力学
  • 6篇电力电子技术
  • 5篇电光与控制
  • 4篇电机与控制学...
  • 4篇火力与指挥控...
  • 3篇系统工程与电...
  • 3篇电网技术
  • 3篇计算机仿真
  • 2篇电子学报
  • 2篇控制理论与应...
  • 2篇电工技术学报
  • 2篇控制与决策
  • 2篇应用科学学报
  • 2篇中国安全科学...
  • 2篇空军工程大学...
  • 2篇控制工程
  • 1篇宇航学报
  • 1篇通信学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年份

  • 4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16篇2014
  • 12篇2013
  • 14篇2012
  • 8篇2011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逆变器改进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被引量:1
2019年
针对航空逆变电源输出电压总谐波畸变率(Total Harmonics Distortion, THD)低的要求,在新型逆变电路混合逻辑动态(Mixed Logical Dynamical, MLD)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型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在一个控制周期内利用原有8个电压矢量作用不同的时间相互组合增加输出电压矢量的数量,选择电压矢量集中使目标函数值最小所对应开关状态作为电路的控制输入,减小了参考电压与输出电压之间的误差。同时通过对目标函数的优化,在原有采样周期基础上增大控制周期,克服了采样时间和计算时间过长对开关状态选择所造成的影响。该方法减小了输出电压THD且具有良好动静态特性,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雷晓犇李雪丰王传奇韩建定
关键词:预测控制采样时间逆变电路电压矢量
开关磁阻电机起动/发电状态切换控制策略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在分析开关磁阻电机(SRM)起动/发电状态切换原理的基础上,针对切换过程的建压和调压控制问题,设计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寻优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该控制器由原动机转速、负载电流、相电流以及输出电压等多闭环回路组成的反馈控制系统构成。在控制器中,设计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参数寻优模块,对开通角、关断角以及斩波电流幅值进行解算和筛选,从而保证切换过程的平稳度和快速性。建立基于有限元电磁分析的SRM模型,进行滑模变结构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实验,并通过2k W的SRM原理样机进行实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证实,与传统PID控制策略进行比较,该控制器可以有效提高SRD/G切换过程的动态特性。
刘勇智周政盛增津范冰洁宋金龙
关键词:切换控制遗传算法
反馈结构RLF补偿器在抑制Ⅱ型PIO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现代电传飞行控制系统中由于作动器速率饱和产生的突然的附加相位滞后以及系统操纵增益的降低,是触发Ⅱ型PIO的主要原因,对此通常采用相位补偿的方法进行抑制。为研究补偿器的抑制效能,建立了非线性的人机闭环系统模型。在分析基于反馈结构的RLF补偿器频域特性及其相位补偿能力的基础上,采用离散俯仰跟踪任务与正弦跟踪任务在时域内仿真研究了补偿器对Ⅱ型PIO的抑制效能。仿真结果表明,RLF补偿器可以有效抑制Ⅱ型PIO,经地面飞行模拟器进一步验证,表明补偿器明显改善了飞机飞行品质,可以用于Ⅱ型PIO的抑制。
曹启蒙李颖晖张煜徐浩军
关键词:相位补偿
速率限制舵机描述函数模型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基于电传飞行控制系统中速率限制舵机的非线性特征,建立了速率限制舵机的简化模型。提出运用描述函数法建立速率限制舵机的精确正弦描述函数模型、高度饱和与近饱和描述函数模型。将高度饱和与近饱和描述函数模型的频率特性与精确正弦描述函数模型的频率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获得了高度饱和与近饱和描述函数模型的使用域。研究结果可为控制系统中速率限制舵机非线性特性的分析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胡新江徐浩军李大伟刘镭
关键词:电传飞行控制系统描述函数非线性
基于混合逻辑动态模型和故障事件识别向量的新型逆变电路故障诊断被引量:5
2013年
逆变电路传统开关函数模型只描述电路的控制变迁,而忽略了电路的条件变迁,这可能导致主要故障信息丢失。为此,建立了新型逆变电路的混合逻辑动态模型,该模型可准确描述电路条件变迁时的状态特征。在此基础之上,考虑到基于事件辨识的电力电子电路故障诊断方法难以用于离散事件较多的电路,利用电路的混合逻辑动态模型建立电路故障事件的故障模型,引入故障事件识别向量的概念,仅通过对电路故障事件进行辨识实现故障诊断。算例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李宁李颖晖朱喜华雷洪利俞佳
关键词:逆变器混合逻辑动态模型故障诊断
无人机鲁棒反推自适应编队导引控制设计被引量:4
2012年
针对一般不确定系统研究了一种鲁棒反推自适应控制方法,采用自适应神经网络对未建模动态进行补偿,并利用Lyapunov理论证明了跟踪误差的有界性.分析了长机一僚机编队方式下的无人机编队导引控制策略,采用鲁棒反推自适应控制与动态逆方法对无人机编队飞行综合导引控制律进行设计.进行了六自由度非线性仿真,表明所设计的编队导引控制器能使僚机对不确定机动的长机进行跟踪,并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李雪松李颖晖李霞李朝旭郭创
关键词:无人机编队自适应神经网络
开关磁阻发电机输出电压优化控制与仿真被引量:4
2015年
研究开关磁阻发电机输出电压优化控制。针对负载和转速变化引起较大的输出电压脉动的问题,传统控制方法的调节精度不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模糊滑模控制方法,分析输出电压脉动的多种原因,考虑了多种变量对输出电压的影响,建立了模糊滑模控制器与传统的角度控制结合的调压控制系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改进方法解决了模型中滑模增益的选取困难的问题,提高了调压控制系统的精度,比经典的PID控制以及传统滑模控制更有效地抑制了电压脉动。
韩建定张东升张舒心
关键词:开关磁阻发电机电压优化电压脉动模糊滑模控制
基于自适应神经终端滑模观测器的SRM转子位置跟踪被引量:2
2016年
针对位置传感器的引入使得开关磁阻电机(SRM)结构变得复杂,可靠性降低这一问题,将RBF神经网络和终端滑模控制(TSMC)相结合建立了自适应神经终端滑模观测器,用RBF神经网络逼近观测器的控制输入,无需知道扰动项的上界,通过终端滑模控制使电流偏差为零,实现对组合变量iw■L/■θ的观测。依据电感特性将电机的工作区间分为电感近似线性区和电感非线性区,建立全周期电感数学模型,并将电感和电流代入观测变量达到对开关磁阻电机转子位置准确跟踪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在电机稳态运行和负载转矩突变时都能实现对转子位置的精确估计,为开关磁阻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提供了基础。
宋金龙刘勇智周政盛增津王真亮
关键词:开关磁阻电机径向基函数终端滑模控制
基于群体早熟程度和非线性周期振荡策略的改进粒子群算法被引量:11
2014年
提出了一种新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基于群体早熟收敛程度和非线性周期振荡策略的自适应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利用混沌的遍历特性初始化粒子的速度和位置,根据种群的早熟收敛程度和粒子的适应度值自适应地调整惯性权重;学习因子则采用非线性周期振荡策略,模拟鸟类觅食过程中交替出现的分散和重组现象。基准测试函数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不仅收敛速度快、寻优质量高,而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朱喜华李颖晖李宁范炳奎
关键词:粒子群算法自适应混沌
一种改进的等效系统拟配方法被引量:2
2013年
等效系统拟配对于采用主动控制电传操纵系统的飞机飞行品质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从等效系统拟配中失配曲线的分布出发,比较了采用不同的频段进行等效拟配的不同结果,进而提出了一种带加权系数的等效系统拟配方法,最后通过分析得出了加权系数的合理区间。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有效地改善了等效拟配失配曲线的分布。
裴彬彬徐浩军张峰刘东亮方标兵
关键词:等效拟配遗传算法飞行品质加权系数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