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K19B02-02)

作品数:9 被引量:41H指数:4
相关作者:牛安福张凌空陆明勇寇建新刘天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地震
  • 4篇震前
  • 3篇地壳
  • 3篇地壳形变
  • 3篇地震前
  • 3篇形变
  • 3篇体应变
  • 3篇钻孔体应变
  • 3篇面应变
  • 2篇强震
  • 2篇孔耦合
  • 2篇观测井
  • 2篇测井
  • 2篇衬套
  • 1篇地下流体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位
  • 1篇断层
  • 1篇断层活动
  • 1篇断裂带

机构

  • 8篇中国地震台网...
  • 4篇中国地震应急...
  • 3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地震局

作者

  • 7篇牛安福
  • 5篇张凌空
  • 4篇寇建新
  • 4篇陆明勇
  • 3篇刘天海
  • 3篇李志雄
  • 2篇赵静
  • 1篇刘希康
  • 1篇刘善华
  • 1篇李宁
  • 1篇曹景鹏
  • 1篇黄宝森
  • 1篇李媛
  • 1篇马牧军
  • 1篇张晶
  • 1篇于海生
  • 1篇孙柏成
  • 1篇张金城
  • 1篇张成强

传媒

  • 2篇地震学报
  • 2篇地震地磁观测...
  • 2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中国地震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首都圈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场地优化布设探讨被引量:4
2013年
依据跨断层流动形变测量规范,兼顾监测场地的可控性和均匀性、监测服务目的以及活动断裂的地震易发性等,探讨了首都圈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场地的优化布设。
陆明勇牛安福黄宝森刘天海马牧军寇建新于海生李宁张金城
关键词:首都圈地区映震效能断层活动优化布设
强地震前地壳形变异常特征的再探讨被引量:3
2014年
在重新分析了强地震前地壳形变异常的基础上,获得了如下一些见解:地壳形变异常不一定存在完整的趋势、短期和短临等异常类型,但趋势异常普遍存在;地震前地壳形变异常形态可能为缓慢稳定的变化,不一定存在诸如异常幅度变大、异常速度变快等;地壳形变异常不一定具有时空迁移或有序性等。
陆明勇李志雄刘天海寇建新
关键词:地壳形变强震
芦山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闭锁程度与滑动亏损动态特征研究
<正>1.研究意义2013年4月20日8点2分,在巴颜喀拉与华南地块交界的北东向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发生了雅安芦山MS7.0地震,这是迄今为止继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后,龙门山断裂带上发生的最强地震,震源机制...
赵静江在森牛安福刘杰武艳强王丽凤
文献传递
2005-2008年北京地区典型重力变化跟踪与分析
2014年
自2006年起,北京地区一些流动重力测点测值在趋势变化的基础上加速变化,昌平和顺义等测点附近重力场非均匀性变化增强。以北京昌平重力观测点为中心增加2条重力剖面观测线,并进行3期观测,分析重力场演化特征,采用地下水重力效应经验公式、自由空气改正关系式,分别改正地下水位、地壳形变对重力典型变化点的影响。研究表明:重力变化是地下水位、地壳形变影响的结果,重力剖面观测区及附近重力变化比较平稳,变化均在误差范围内,排除该异常是地震前兆异常的可能。
陆明勇张晶李志雄刘善华寇建新张成强孙柏成
关键词:地壳形变地下水位
姑咱地震台张应变异常信号与修路施工间关系探讨
2021年
与2008年5月12日汶川M_(S)8.0地震时记录到的大量压应变异常信号不同,2013年4月芦山M_(S)7.0地震前后姑咱地震台钻孔应变仪记录到的却是显著张应变异常,特别是临震前几日信号大幅度突升,而该时段恰巧台站大门前进行修路施工,这究竟是地球物理异常还是干扰,一直有很大争议。研究发现,这些异常信号在时间上具有高度的准同步性,即都发生在白天8:00—10:00或7:30—17:00之间,这正是工人的上班时间,而自然力产生的异常应具有随机性特征,不应有较强规律性;其次,临震前的异常振幅比芦山地震本身产生的振幅还大2倍,将其视为地球物理异常也有违常理。又结合腾冲地震台钻孔应变观测干扰实例进行分析,认为尚不能排除该张应变异常为施工干扰的可能性。
张凌空牛安福
钻孔体应变与面应变观测井孔耦合系数的计算被引量:2
2015年
钻孔应变观测系统(岩石、膨胀水泥和应变仪钢筒)存在显著的井孔耦合效应,只有确定这一耦合系数,才能得到地壳岩石的真实应变值,从而实现不同测点数据的可比性.本文根据双衬套理论及弹性力学理论,建立了三维空间应力作用下体应变与面应变观测力学模型,并进一步推导各自井孔耦合系数计算式,发现两组系数与井孔的受力状况密切相关,分别与不同力源引起的应变信号相对应.亦即应力比(钻孔轴向应力与平面应力之比)不同,耦合系数也不一样,体应变随应力比的增大而下降,面应变则上升.本文结果还表明平面应力作用下的耦合系数与外加应力无关,只与观测系统本身有关,故数值保持恒定.此外,文中对其影响因素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体应变和面应变的井孔耦合系数均随岩石弹性模量和泊松系数的增大而增大,且前者的幅度较大,井孔耦合材料水泥对二者影响均很小.
张凌空牛安福
关键词:体应变面应变
钻孔体应变与面应变观测井孔耦合系数的计算
<正>1.引言地壳岩石体应变与面应变测量,使用的主要工具分别是钻孔体应变仪和分量式应变仪,因观测原理相近二者又统称为钻孔应变仪。岩石、膨胀水泥和仪器钢筒组成了三层复合双衬套结构,由于应力集中和外加应力在各层介质中的连续传...
张凌空牛安福
文献传递
强地震前地下流体趋势异常的再探讨被引量:6
2013年
重新探讨了强地震前地下流体趋势异常,获得了一些认识:地下流体异常不一定存在完整的趋势、短期和短临等异常类型,但趋势异常普遍存在;地下流体特别是地下水位的趋势性异常,其开始时的形态不一定为缓慢变化;地下流体趋势异常不一定具有时空转移特征;地下流体趋势异常可能为"共同前兆"。
陆明勇李志雄刘天海寇建新
关键词:地下流体强震
钻孔体应变与面应变观测参数k的计算被引量:6
2013年
钻孔体应变与面应变观测模型是地壳岩石应变测量资料分析的理论基础,对揭示研究对象的物理本质有所帮助,因为都含有参数k(应变仪钢筒内壁面应变与空孔岩石面应变之比),故k的解算对模型的正确表述十分关键。考虑到外加应力需在岩石、膨胀水泥和仪器钢筒等3层介质中传递的实际情况,根据弹性力学中的厚壁圆筒方程,推导出轴对称应力作用下k的计算式,该式与平面应力作用下基于双衬套理论(潘立宙、欧阳祖熙和陈沅俊等建立)的解算结果完全一致,公式的可靠性由此得到互证。又对k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给出有关变化规律曲线和定量指标。最后,与Evertson用2层介质模型(岩石、钢筒)推导的k值(0.9)进行了比较,指出二者之间的明显差异和0.9的狭窄适用范围。
张凌空牛安福
分量式钻孔应变观测耦合系数的计算被引量:21
2013年
根据双衬套钻孔应变观测力学模型,推导出平面应力作用下各分量应变观测中两个耦合系数(A、B)的计算公式,为进一步确定地壳应变场最大、最小主应变的数值及方向提供了必需的前提条件,对当前国内外开展的利用钻孔应变进行地震、火山和板块边界的观测研究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A、B与用双环模型和复变函数法解算出的c(面应变响应因子)、d(剪应变响应因子)之间分别存在2倍的关系(c=2A,d=2B),并且二者绘制的曲线完全一致,c、d的物理含义分别是地壳岩石面应变与剪应变观测的井孔耦合系数.
张凌空牛安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