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5207)

作品数:11 被引量:58H指数:5
相关作者:袁军堂汪振华郭成龙胡小秋陈展翼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理工大学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机械工程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结合面
  • 4篇动刚度
  • 4篇动态特性
  • 4篇刚度
  • 3篇导轨
  • 3篇阻尼
  • 2篇模态
  • 2篇滚动导轨
  • 1篇动态刚度
  • 1篇动压
  • 1篇动压润滑
  • 1篇多弧离子镀
  • 1篇性能比较
  • 1篇载荷
  • 1篇润滑
  • 1篇双自由度
  • 1篇球轴承
  • 1篇轴承
  • 1篇阻尼系数
  • 1篇温度场

机构

  • 10篇南京理工大学
  • 2篇一汽解放汽车...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9篇袁军堂
  • 7篇汪振华
  • 4篇郭成龙
  • 3篇胡小秋
  • 2篇陈展翼
  • 2篇杨尧
  • 2篇杨飚
  • 1篇王维友
  • 1篇翁健光
  • 1篇翁德凯
  • 1篇夏玲玲
  • 1篇黄俊
  • 1篇顾思闽
  • 1篇李奎
  • 1篇于斌斌
  • 1篇张华
  • 1篇陈维福
  • 1篇周乐

传媒

  • 3篇机械设计与制...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制造技术与机...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组合机床与自...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urface Topography and Roughness of High-speed Milled AlMn1Cu被引量:2
2016年
The aluminum alloy Al Mn1 Cu has been broadly applied for functional parts production because of its good properties. But few researches about the machining mechanism and the surface roughness were reported. The high-speed milling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achining quality and reveal the machining mechanism. The typical topography features of machined surface are observed by scan electron microscope(S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lled surface topography is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the plastic shearing deformation surface and material piling zone. The material flows plastically along the end cutting edge of the flat-end milling tool and meanwhile is extruded by the end cutting edge, resulting in that materials partly adhere to the machined surface and form the material piling zone. As the depth of cut and the feed per tooth increase, the plastic flow of materials is strengthened and the machined surface becomes rougher. However, as the cutting speed increases, the plastic flow of materials is weakened and the milled surface becomes smoother. The cutting parameters(e.g. cutting speed, feed per tooth and depth of cut)influencing the surface roughness are analyzed.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roughness of the machined surface formed by the end cutting edge is less than that by the cylindrical cutting edge when a cylindrical flat-end mill tool is used for milling. The proposed research provides the typical topography features of machined surface of the anti-rust aluminum alloy Al Mn1 Cu in high speed milling.
WANG ZhenhuaYUAN JuntangYIN ZengbinHU Xiaoqiu
滑动导轨结合面动刚度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基于等效单自由度模型自主研发了滑动结合面动态特性参数识别试验台,对不同类型的滑动结合面进行参数识别试验,得到了结合面的动刚度,并分析了滑动速度、面压、介质等因素对刚度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滑动速度的增大会降低结合面的动刚度;适当增大面压可提高结合面的动刚度,且能降低速度增大对动刚度的影响;添加润滑油能使结合面的动刚度提高20%左右;贴塑导轨比普通金属导轨能更好地维持结合面动刚度的稳定性,其动刚度随速度的变化在25%左右。
郭成龙袁军堂王维友夏玲玲黄俊
关键词:滑动导轨结合面动刚度动压润滑
滚动导轨结合部法向动态特性参数的双自由度测试方法
2013年
准确的滚动导轨结合部动态特性参数是进行数控机床整机动态特性分析的关键,因此研究滚动导轨结合部动态特性参数测试方法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对滚动导轨结构进行分析,将滚动结合部从结构中分离出来,并建立了等效的双自由度滚动导轨结合部动态特性参数测试模型,提出动态特性参数识别方法。其次,在动态特性参数测试模型的基础上研制了测试系统,并对GZB45型滚动导轨结合部的法向接触刚度和阻尼进行测试,多次试验结果显示试验所测移动部件质量与实际移动部件质量相差小于2%,表明该测量模型对滚动导轨结合部法向刚度和阻尼的识别是可靠的。
杨尧袁军堂汪振华周乐
关键词:滚动导轨双自由度动刚度阻尼
基于结合面参数的整机动态特性分析与试验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机床结合面特性对其整体性能具有很大影响,利用ANSYS软件分别对立式数控铣床AVCP1200H结合面刚性联接、柔性联接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然后通过整机模态试验验证两种有限元模型的分析吻合,并对试验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优化模型的建议,为该型机床动力学研究及数字化设计制造提供了参考。试验结果表明:结合面柔性联接的模态分析与锤击试验结果较为吻合,3阶以上的误差均在20%以内,证明结合面处的动态特性参数对机床性能有很大影响。
郭成龙袁军堂李奎翁德凯陈展翼
关键词:结合面模态分析动态特性
基于虚拟材料层的滑动结合部动态特性建模方法被引量:6
2014年
由于弹簧阻尼单元模拟结合部动态特性的方法存在的缺陷,提出采用虚拟材料层和多点约束技术对滑动导轨系统建立有限元模型,并在ANSYS中完成模态分析。通过分析虚拟材料层的材料属性参数(弹性模量、泊松比、密度)和结构参数(虚拟材料层厚度)对滑动结合部动态特性的影响,得到可供工程应用的3个优化设计变量,并将优化结果与试验模态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有限元模态计算的固有频率与试验结果误差低于8%,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建模方法。
杨尧袁军堂汪振华杨飚
关键词:动态特性建模方法
基于模态振型的固定结合面动态特性参数测试被引量:6
2012年
为了准确获取机械固定结合面动态特性参数(动刚度和阻尼系数),提出了将所测固定结合面最弱的结合面分离的原则,建立了基于单自由度振动系统且消除了基础位移的固定结合面动态特性参数测试模型。在测试模型上完成了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并结合模态振型与频响函数曲线对结合面固有频率进行识别。最后对该测试系统进行了测试,从系统振型、频响函数曲线等方面验证了测试系统的正确性。该文结果为固定结合面动态特性参数测试提供了一种准确可靠的方法。
汪振华袁军堂胡小秋顾思闽
关键词:固定结合面动刚度阻尼系数
贴塑导轨结合面法向动态特性参数的识别及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贴塑导轨由于其良好的力学性能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类数控机床中,作为机床重要的支承和导向结构,其动态特性对机床的加工精度有重要影响。通过模态试验识别出贴塑导轨结合面的动态特性参数,分析滑动速度、载荷、贴塑厚度等因素对结合面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为机床数字化设计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滑动速度增加会降低贴塑结合面的动刚度;适当增加面压、添加润滑油可提高结合面动刚度;导轨贴塑使结合面动态特性变化较稳定,其动刚度随贴塑厚度的增加而减小,阻尼则随贴塑厚度的增大而增大,实际应用中,贴塑厚度以1.2~1.5 mm为宜。
郭成龙袁军堂汪振华陈展翼翁健光
关键词:结合面阻尼PTFE
环形虚拟材料的圆柱结合部动态特性建模被引量:1
2015年
针对弹簧阻尼单元在圆柱结合部动态特性的模拟中的不连续等缺陷,提出一种新的结合面建模方式,构建模拟结合面动态特性情况的一层环形虚拟材料层,通过设置环形虚拟材料层的材料属性来实现接触面动态特性的仿真模拟。对所建立的理论模型分别采用了两组弹簧阻尼单元建模、四组弹簧阻尼建模和环形虚拟材料层建模。将三组仿真结果与理论模型的解析解对比,其中环形虚拟材料层模型的误差仅有3.51%,而两组弹簧阻尼单元模型和四组弹簧阻尼单元模型的误差分别是14.34%和10.68%。对于建立的双驱滚滑复合导轨进给系统,采用了弹簧阻尼单元建模与虚拟材料层建模,并将两种仿真结果与系统的模态锤击实验结果对比。弹簧阻尼单元仿真的前6阶频率中,误差均在15%以上。环形虚拟材料仿真的前6阶频率中,除了第二阶误差在11.1%,其他误差均控制在8%以内,满足工程分析需要。
杨飚袁军堂汪振华
关键词:动态特性模态试验
α-C:H膜系与氮化物膜系的结构性能比较及机理分析
2013年
采用非平衡磁控溅射与阳极离子束技术制备Cr/α-C:H膜系,同时采用多弧离子镀技术分别制备Cr/CrNx与Ti/TiNx膜系,膜层厚度均为2μm。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Raman光谱、X射线衍射仪分析三种薄膜的微观结构和表面形貌;采用WS-2005型附着力划痕仪测试三种膜系与SKD11不锈钢基体的结合强度;采用自主研制的球磨仪测试制备在SKD11不锈钢与YG6硬质合金基体上的三种膜层耐磨性能。结果表明,利用阳极离子束技术制备的α-C:H膜是一种非晶结构、表面平滑的薄膜,粗糙度值仅为5.21 nm,划痕试验临界载荷为17.8 N。而晶态的TiNx与CrNx膜层粗糙度较高,且其表面存有'熔滴',但其结合强度较高,划痕试验临界载荷达80 N以上。α-C:H膜层的耐磨性能优于TiNx,CrNx,且沉积在YG6硬质合金基体上的膜层单位磨损率均比SKD11不锈钢基体上的膜层低。
于斌斌袁军堂汪振华胡小秋王飞
关键词:多弧离子镀TIN膜
滚动导轨结合面动态刚度的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直线滚动导轨是现代数控机床常用的功能部件,其结合面动态特性参数对数控机床的整机性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自主开发的滚动导轨结合面动态特性参数测试系统上,对各种类型的滚动导轨进行了参数识别实验,得到了滚动结合面的动态刚度,并分析了滚动体预压等级及类型,载荷,滑块长度等各种因素对动刚度的影响规律,为机床数字化设计制造提供了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改变滚动体的类型及预压等级,增加滑块长度,提高载荷等措施都可以改善滚动结合面的动刚度。
郭成龙袁军堂张华汪振华
关键词:滚动导轨结合面动刚度载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