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SX2007JD05)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2
相关作者:郭红张大友李进永许建权许业更多>>
相关机构: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育种
  • 2篇杂交
  • 2篇杂交粳稻
  • 2篇粳稻
  • 1篇选育
  • 1篇异交
  • 1篇异交结实
  • 1篇异交结实率
  • 1篇三系选育
  • 1篇柱头
  • 1篇柱头外露
  • 1篇柱头外露率
  • 1篇良法
  • 1篇良种
  • 1篇良种良法
  • 1篇结实率
  • 1篇粳稻育种

机构

  • 2篇盐城市盐都区...

作者

  • 2篇邵风康
  • 2篇张亚
  • 2篇徐殿云
  • 2篇许业
  • 2篇许建权
  • 2篇李进永
  • 2篇张大友
  • 2篇郭红

传媒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杂交水稻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杂交粳稻的育种实践与思考被引量:2
2009年
根据杂交粳稻发展的制约因素,结合育种实践提出杂交粳稻三系的选育方法及类型,尤其是高柱头外露率不育系和开花习性好的高异交结实不育系的选育,同时强调保持系米质性状、株叶形态等综合性状在杂种后代中的主导作用,恢复系米质对杂交后代品质也是很重要的,繁茂性好的籼粳交恢复系对杂种优势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优良的杂交组合的推广应用,还需要良种良法相结合,区别于常规粳稻的栽培模式,充分发挥杂交粳稻的增产潜力。
许建权张大友张亚李进永郭红徐殿云邵风康许业
关键词:杂交粳稻三系选育良种良法
杂交粳稻育种实践与思考被引量:2
2010年
根据杂交粳稻发展的制约因素,结合育种实践提出杂交粳稻三系的选育方法及类型,尤其是高柱头外露率不育系和开花习性好的高异交结实不育系的选育,同时强调保持系米质性状、株叶形态等综合性状在杂种后代中的主导作用,恢复系米质对杂交后代品质也是很重要的,繁茂性好的籼粳交恢复系对杂种优势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优良的杂交组合的推广应用,还需要良种良法相结合,区别于常规粳稻的栽培模式,充分发挥杂交粳稻的增产潜力。
许建权张大友张亚李进永郭红徐殿云邵风康许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