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ZCX1-10-02)

作品数:10 被引量:291H指数:9
相关作者:黄磊姚檀栋邵雪梅王宁练王丽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兰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历史地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树轮
  • 3篇气候
  • 2篇气候变化
  • 2篇冰芯
  • 1篇低频变化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定年
  • 1篇信息系统
  • 1篇圆柏
  • 1篇早全新世
  • 1篇山地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生态环境变化
  • 1篇生态学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树轮宽度
  • 1篇树轮年表
  • 1篇数据库
  • 1篇太阳活动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兰州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作者

  • 3篇黄磊
  • 3篇姚檀栋
  • 2篇邵雪梅
  • 2篇王丽丽
  • 2篇侯甬坚
  • 2篇王宁练
  • 1篇刘晓宏
  • 1篇李承森
  • 1篇蒲建辰
  • 1篇张晓君
  • 1篇王乃昂
  • 1篇颉耀文
  • 1篇刘洪滨
  • 1篇秦大河
  • 1篇陈拓
  • 1篇初建朋
  • 1篇章高森
  • 1篇薛祥燕
  • 1篇马晓军
  • 1篇杜乃秋

传媒

  • 3篇科学通报
  • 2篇地理研究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唐山师范学院...
  • 1篇中国历史地理...
  • 1篇古地理学报

年份

  • 1篇2006
  • 3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GIS技术建立明清时期山西省人口耕地资料数据库被引量:13
2004年
基于GIS技术,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和历史统计资料提供的数据以及采用权威的历史地图作为基图,寻求建立数据同图形的关联,为分析、查询历史时期的资料提供了直观、便捷的手段。
初建朋侯甬坚
关键词:数据库GISMAPINFO地理信息系统
树轮δ^(13)C趋势地区差异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01年
比较了新疆昭苏地区、阿勒泰地区和青海祁连地区 3棵树树轮碳同位素组成的长期趋势 .研究发现 ,新疆昭苏和青海祁连序列有较为相似的趋势 ,而均与新疆阿勒泰序列有明显的不同 .分析表明 ,树轮δ13 C序列趋势之间的地区差异主要与树轮δ13 C的“林冠效应”有关 .说明在利用树轮碳同位素序列来重建大气 CO2 中的δ13 C变化历史时应选择森林郁闭度低或树冠伸出了整个林冠的树木样品 .
陈拓秦大河李江风刘晓宏任贾文
关键词:树轮碳同位素组成
陕北统万城地区历史自然景观及毛乌素沙漠迁移速率被引量:16
2004年
十六国时期夏国都城———统万城位于陕西省靖边县城北无定河北岸 ,今天的自然景观属于沙漠 ,仅存稀疏的次生灌丛和草本群落。但是 ,在约 16 0 0年以前 ,当地为温带干草原 ,在塬面或山丘上分布有侧柏林 ,沟谷、河岸边生长喜温湿的乔木 ,河流、湖泊、沼泽中水生植物繁盛 ,在丘间低洼处或盐碱土上分布有灌木和草本植物。当时该地区的年平均温度为 7 8℃~ 9 3℃ ,最热月平均温度 2 3 0℃~ 2 4 9℃ ,最冷月平均温度- 12℃~ - 5 6℃ ,年较差 2 8 5℃~ 38 2℃ ,年降雨量 4 0 3 4~ 5 5 0 0mm ,最大月降雨量 83 8~ 12 3 9mm ,最小月降雨量为 4 4~ 12 2mm。当时的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出 0 2℃~ 0 7℃ ,年降雨量也高出 6 0~ 10 0mm。如此的历史景观今天已经向南迁移 ,侧柏林或森林草原退缩至延安以南。在此近 16 0 0年的时间里 ,毛乌素沙漠分布范围不断扩大 ,其南部边缘推进了约 2 0 0km ,推测沙漠扩展的速率达到平均 12 5m/a。
孙同兴王宇飞侯甬坚杜乃秋李承森
关键词:毛乌素沙漠次生灌丛
近2000年来人类活动对我国西部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被引量:38
2002年
清代中叶是近两千年来我国西部土地覆盖变化的关键阶段 ,人口迅猛增加和大规模土地开发是生态环境恶化的主导因素。根据估算 ,西部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原始状况 30 %左右 ,下降为目前的 8.6 8%。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的天然植被主要是疏林灌丛草原 ,秦汉时代森林覆盖率达到 30 %是可能的。清代后期 ,子午岭、黄龙山及陇东一些较边远山区森林已遭破坏 ,森林覆盖率下降到目前的 5 .5 %。西南地区森林植被演变的历史过程表明 ,清代以前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的影响还只是局部性的。之后 ,大规模移民的过度农业垦殖、盐业开发和官方的皇木采办等活动极大破坏了原本保持完好的天然森林。清代中期西北干旱区人口密度突破了干旱地带人口压力的“临界指标”,水资源利用率超过国际上通行的标准 4 0 % ,使河流大量水量消耗在支流和上、中游地区 ,造成下游水量剧减或断流是晚近湖泊萎缩干涸乃至沙漠化的主要原因。
王乃昂颉耀文薛祥燕
关键词:清代中叶清代后期秦汉历史过程清代中期
青海沙利克山祁连圆柏千年树轮宽度序列的变化特征被引量:18
2004年
利用功率谱、奇异谱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在青海沙利克山建立的两条祁连圆柏 (Sabi naprzewalskiiKom )千年树轮宽度序列进行了变化特征的分析 ,发现在低频变化上都存在2 0 0年的最显著周期和百年左右的显著周期 ;各种周期存在不同的演变特征 ,2 0 0年周期在15~ 17世纪最为盛行 ,百年左右的周期变化自 18世纪初以来较为突出。 15世纪下半叶是轮宽序列千年来最突出的低值期 ,它主要体现了 2 0 0年周期的变化 ,而 2 0世纪后期的高值区则主要是百年左右周期变化的作用。轮宽序列的低频变化与太阳活动的长期变化之间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 ,说明祁连圆柏年轮宽度序列所指示的气候低频变化可能受太阳活动的影响。
黄磊邵雪梅梁尔源王丽丽
关键词:祁连圆柏树轮谱分析低频变化
青藏高原马兰冰芯记录的近百年来气温变化被引量:26
2003年
可可西里马兰冰芯中δ^(18)O记录表明,该地区近百年来的气温变化与全球气温变化具有相一致的上升趋势,估计自19世纪末以来该地区夏半年(5~10月份)气温的上升幅度约为1.2℃左右。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尽管全球明显升温,该冰芯记录却表现出相对降温趋势,认为该冰芯记录所反映的可可西里及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地区的气温变化与北大西洋涛动存在遥相关关系。同时,还发现马兰冰芯记录的气温变化趋势与青藏高原南部地区的气温变化趋势在百年级时间尺度上是一致的,而在多年代际时间尺度上存在反相关关系。
王宁练姚檀栋蒲建辰张永亮孙维贞王有清
关键词:青藏高原全球变暖北大西洋涛动
全新世早期强降温事件的古里雅冰芯记录证据被引量:58
2002年
根据古里雅冰芯记录,揭示出全新世早期存在两次低温事件,并且其发生年代(9.4和8.2kaBP左右)与全新世早期北大西洋的两次冰筏事件年代相一致.其中后一次低温事件(即“8.2 kaBP冷事件”)极为显著,并表现出迅速降温、缓慢升温的明显特征,最冷时降温幅度达7.8~10℃,大于格陵兰冰芯记录中该冷事件的降温幅度.这反映了青藏高原地区对于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弱的太阳活动和弱的热盐环流是“8.2 kaBP冷事件”发生的关键原因.
王宁练姚檀栋L.G.ThompsonK.A.Henderson
关键词:古里雅冰芯早全新世气候突变热盐环流太阳活动
马兰冰芯16SrDNA的多样性与影响冰芯中微生物的环境因素被引量:12
2003年
以青藏高原中部的马兰冰川钻取的一支冰芯为对象,通过对分布在不同层的样品中微生物总数和可培养微生物数的分析,发现冰芯中的微生物数与冰芯中的尘埃量有一定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后,认为冰芯中的微生物分布主要由冰川发育过程中物质传输所决定.利用16S rDNA克隆测序的方法,分析了马兰冰川一个深层冰芯样品的微生物多样性,样品中有很多序列与嗜冷微生物的序列很相似.
张晓君马晓军姚檀栋章高森
关键词:微生物RDNA生物多样性分子生态学
五个中国特有针叶树种树轮宽度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被引量:34
2006年
本文对采自四川西部的鳞皮冷杉、铁杉、红豆杉、高山松和青海东部的青海云杉等5个中国特有针叶树种树轮宽度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进行了研究。这五5个针叶树种的年轮纹印清晰,伪年轮和丢年轮较少(麦秀云杉0.247%,飞水崖红豆杉0.202%),便于确定年代和量测宽度,用COFECHA程序对定年结果进行检验,证明交叉定年的结果是可靠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这5个中国特有种差值年表包含丰富的气候信息。相关分析显示,树轮宽度数据和气象数据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5个树种对气候因子较为敏感的响应表明,它们是适于进行树轮气候学分析的树种;在树轮气候学的研究中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吴普王丽丽黄磊
关键词:树轮宽度气候变化敏感性
柴达木东缘山地千年祁连圆柏年轮定年分析被引量:86
2003年
针对中国干旱区生长的树木缺失轮和伪轮多等具体情况,及常规树轮定年方法应用于中国干旱地区时所遇到的问题,本文以柴达木盆地东缘山地上生长的千年祁连圆柏树轮定年工作为例,详细探讨了在中国干旱地区建立树轮定年年表的方法体系及技术路线,对常规的工作方法提出新的改进。这包括:采样中要采集不同树龄、不同小生境且大复本量的样本;交叉定年工作要按一定的工作程序;安放缺失轮时要同时考虑窄轮和宽轮变化的一致性;用多种方法对定年和轮宽量测值进行检验等。这些方法的具体应用有助于在中国干旱地区建立定年准确、千年尺度的树轮年表。
邵雪梅方修琦刘洪滨黄磊
关键词:树轮年表气候变化柴达木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