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13B01)

作品数:52 被引量:659H指数:16
相关作者:韩龙植曹桂兰徐福荣张三元戴陆园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7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5篇水稻
  • 19篇粳稻
  • 18篇性状
  • 14篇微卫星
  • 13篇微卫星标记
  • 9篇数量性状
  • 9篇基因
  • 8篇性状基因
  • 8篇数量性状基因
  • 8篇数量性状基因...
  • 8篇胁迫
  • 6篇种质
  • 6篇耐冷
  • 6篇耐冷性
  • 5篇QTL定位
  • 4篇遗传多样性分...
  • 4篇水稻地方品种
  • 4篇水胁迫
  • 4篇穗期
  • 4篇籼稻

机构

  • 29篇中国农业科学...
  • 12篇吉林省农业科...
  • 12篇云南省农业科...
  • 8篇江西省农业科...
  • 6篇韩国农村振兴...
  • 5篇江西农业大学
  • 4篇南京农业大学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中国热带农业...
  • 4篇首尔大学
  • 3篇江苏省农业科...
  • 3篇四川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安徽省农业科...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宁夏农林科学...
  • 2篇延边大学
  • 1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作者

  • 27篇曹桂兰
  • 27篇韩龙植
  • 12篇徐福荣
  • 11篇张三元
  • 11篇戴陆园
  • 10篇汤翠凤
  • 9篇张俊国
  • 9篇阿新祥
  • 8篇杨春刚
  • 8篇余腾琼
  • 7篇郭桂珍
  • 6篇张恩来
  • 6篇董超
  • 6篇杨雅云
  • 6篇黎毛毛
  • 5篇贺浩华
  • 5篇徐磊
  • 5篇束爱萍
  • 4篇李自超
  • 4篇张斐斐

传媒

  • 11篇植物遗传资源...
  • 8篇中国农业科学
  • 8篇中国水稻科学
  • 6篇作物学报
  • 4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Agricu...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遗传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核农学报
  • 1篇金陵科技学院...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14篇2010
  • 12篇2009
  • 12篇2008
  • 1篇2007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稻卷窄叶突变相关基因OsCSLD4的RNAi研究及表达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在图位克隆获得目的基因OsCSLD4的基础上,利用Invitrogen公司的Gateway系统将500bp的OsCSLD4基因cDNA编码序列以反向互补的方式插入pANDA35HK,构建了水稻卷窄叶突变相关基因OsCSLD4的干涉载体pANDAH05。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干涉载体pANDAH05及对照空载体pANDA35HK分别转化突变体原始亲本日本晴幼胚。转基因阳性植株表型观察结果显示:干涉载体pANDAH05转化日本晴幼胚后,T0代植株出现了类似于突变体1ah137的表型,叶片明显变窄,卷曲程度增加,株高降低;对照空载体pANDA35HK转化日本晴幼胚后,T0代植株仍保持野生型表型;Real-timePCR检测结果显示:日本晴转干涉载体pANDAH05后,目的基因表达量明显降低,干涉强度不同目的基因表达量降低程度不同,研究结果表明目的基因OsCSLD4在水稻叶片形态发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朱丽胡江颜美仙高振宇刘坚钱前郭龙彪
关键词:RNA干涉REAL-TIMEPCR水稻
中国水稻微核心种质不同生育时期耐冷性鉴定及其相关分析被引量:54
2009年
以204份中国水稻微核心种质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水稻发芽期、芽期、幼苗期、孕穗期等耐冷性鉴定及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各生育时期耐冷性在籼粳亚种间、各种质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粳稻种质的耐冷性明显强于籼稻种质,但籼稻种质中也存在耐冷性较强的种质。高阳淀稻大红芒、肥东塘稻、木樨球、卫国、兴国、山酒谷、中花8号等粳稻种质和包选21号、红米三担白、寸谷糯、红谷等籼稻种质在水稻各生育时期均表现较强的耐冷性,在水稻耐冷性育种及耐冷基因发掘研究中应加以利用。自然低温和冷水胁迫下水稻结实率与低温下发芽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死苗率呈显著负相关,即低温下发芽期耐冷性和芽期耐冷性强的水稻种质一般表现为较强的孕穗期耐冷性。认为低温下发芽率和芽期低温处理后的死苗率可以作为孕穗期耐冷性早期鉴定的间接指标。
金铭路杨春刚余腾琼郭桂珍汤翠凤张俊国阿新祥曹桂兰徐福荣刘宪虎戴陆园张三元韩龙植
关键词:水稻微核心种质生育时期耐冷性
利用近等基因系对水稻芒基因AWN3-1的遗传定位被引量:11
2010年
水稻长芒是从野生稻保留下来的性状,通过人工选择培育的现代品种一般都是无芒类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控制芒的基因精细定位和克隆的报道。本实验利用国家种质资源库中有芒的亲本SLG与无芒亲本日本晴构建回交近等基因系(NILs)群体,从BC4F2回交分离群体中,选择出有芒和无芒呈3∶1分离的群体,从中选择杂合BC4F2单株构建BC4F3定位大群体。利用分离群体分组混合分析法(BSA法),筛选均匀分布水稻染色体组上1 512对SSR标记,将芒基因定位在第3染色体RM6283和RM5685之间,命名为AWN3-1。通过设计和筛选多态性标记,进一步将AWN3-1定位在Y5和Y9标记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5和0.4 cM。这些结果为克隆AWN3-1奠定了基础。
姚国新张强吴建涛胡广隆李自超
关键词:水稻NIL基因定位
粳稻地方品种孕穗期耐冷性鉴定及耐冷性状间相关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利用原产于中国18省的329份粳稻地方品种为试验材料,在自然低温和冷水胁迫下进行了孕穗期耐冷性鉴定和主要耐冷性状间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自然低温和冷水胁迫下各粳稻地方品种间存在明显的耐冷性差异,共鉴定筛选出黑壳粘、红芒大足、红须贵州禾、冷水谷、须糯等31份孕穗期耐冷性强的粳稻地方品种。其中原产于贵州省的黑壳粘在自然低温和冷水胁迫下均表现出较强的孕穗期耐冷性。自然低温与冷水胁迫下孕穗期耐冷性鉴定结果呈极显著正相关。自然低温下结实率与穗颈长、穗长和秆长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抽穗天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在冷水胁迫下结实率与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抽穗天数呈极显著负相关;结实率的冷水反应指数(CRI)与株高CRI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有效穗数CRI呈显著负相关。
杨志奇杨春刚汤翠凤郭桂珍余腾琼张俊国曹桂兰阿新祥徐福荣张三元戴陆园韩龙植
关键词:粳稻孕穗期耐冷性自然低温冷水胁迫
粳稻米碱消值的数量性状基因座检测被引量:2
2010年
利用碱消值差异显著的大粒粳稻DL115与小粒粳稻XL005杂交获得的200个单株F2群体为作图群体,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方法,利用SSR标记进行了粳稻碱消值数量性状基因座的检测。结果表明,在F2群体中碱消值呈正态连续分布,表现为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共检测到与碱消值相关的QTL3个,qADV3、qADV5和qADV11,分别位于第3、第5和第11染色体的RM14870~RM1284、RM3838~RM3351和RM1812~RM332区间,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分别为6.5%、10.3%和8.1%。qADV5的增效等位基因来自碱消值较小的亲本XL005,qADV3和qADV11的增效等位基因来自碱消值较大的亲本DL115;基因作用方式表现为显性或超显性。
黎毛毛徐磊任军芳曹桂兰余丽琴贺浩华韩龙植高熙宗
关键词:粳稻SSR标记数量性状基因座
低磷胁迫下水稻产量性状变化及其QTL定位被引量:20
2008年
为研究低磷胁迫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QTL表达的影响,以耐低磷旱稻IRAT109和磷敏感水稻越富杂交的116个株系的DH群体为材料,在低磷和正常栽培条件下,调查了千粒重、结实率、有效穗数、穗粒数及单株产量等性状。结果表明,结实率、有效穗数和单株产量对低磷胁迫的敏感性较大,而千粒重、穗粒数对低磷胁迫的敏感性较小。利用水稻分子连锁图中94个RFLP标记和71个SSR标记,依据以上5性状低磷胁迫下与对照的差值进行QTL定位。共检测出17个QTL,其中12个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大于10%。3、6和7号染色体上3个标记区域存在QTL成簇分布,这些高贡献率QTL及成簇分布QTL可作为水稻耐低磷产量性状分子育种的重要候选区域。
穆平黄超李君霞刘立峰刘弋菊李自超
关键词:水稻低磷胁迫产量性状QTL
中国粳稻地方品种孕穗期耐冷性评价及聚类分析被引量:29
2008年
用原产于中国18个省的329份粳稻地方品种为材料,分析了自然低温和冷水胁迫下不同省份粳稻地方品种孕穗期耐冷性及主要农艺性状表型差异和聚类特点。结果表明,在自然低温和冷水胁迫下各省份粳稻地方品种的孕穗期耐冷性状及主要农艺性状有明显的差异。在自然低温和冷水胁迫下,天津、四川和台湾品种的结实率及冷水反应指数均较高,表现较强的孕穗期耐冷性和迟钝的冷水反应。云南品种在自然低温下表现为较强的孕穗期耐冷性(结实率),而在冷水胁迫下播种至抽穗天数和株高的冷水反应指数较高,表现为迟钝的冷水反应。从总体趋势上看,自然低温和冷水胁迫下,除个别省份外,纬度相对较高的北方省份品种的孕穗期耐冷性(结实率)强于纬度相对较低的南方省份品种。此外,在自然低温和冷水胁迫下,各省粳稻地方品种的聚类结果总体上与各省品种的地理位置及其耐冷性有密切的联系,而在冷水胁迫下品种的聚类结果与品种地理位置的关系比自然低温下更为密切。
杨志奇杨春刚汤翠凤郭桂珍余腾琼张俊国曹桂兰阿新祥徐福荣张三元戴陆园韩龙植
关键词:粳稻孕穗期耐冷性自然低温冷水胁迫聚类分析
粳稻“龙锦1号/香软米1578”F3家系群糙米矿质元素含量变异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5
2008年
利用粳稻品种间杂交组合"龙锦1号/香软米1578"的196份F3家系,对糙米中Fe、Se、Zn、Cu、Mn、Ca、Mg、K、Na和P等10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异及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10种矿质元素在F3家系间均有较大的变异,其中Na含量变异最大,Zn含量变异最小,变异系数分别为77.69%和12.04%。各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大小顺序为Na>Se>Cu>Fe>Mg>Mn>Ca>P>K>Zn。不同矿质元素含量也有较大的差异,F3家系群各矿质元素含量平均值高低排序为P>K>Mg>Ca>Fe>Mn>Zn>Na>Cu>Se。糙米中10种矿质元素含量在F3家系群中均表现为正态分布,为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Zn与Fe、Cu,Mn与Mg、Ca、K、P,Ca与Mg、K、Na、P,Mg与K、P,P与K、Na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Fe与Se、Mn与Na、Mg与Na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Mn、Ca、Mg、K、P含量与其他矿质元素含量间的相关关系较Fe、Se、Cu、Zn含量与其他矿质元素含量间的相关关系更为密切。
孙明茂杨昌仁李点浩崔仁守曹桂兰李圭星金弘烈于元杰李英泰韩龙植
关键词:水稻矿质元素家系
中国不同省份籼稻地方品种的遗传结构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利用78对SSR引物,对原产于中国14个省份的280份籼稻地方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Powermarker、Structure 2.2和Popgen 32软件分析其遗传结构。基于Nei’s遗传距离的聚类结果显示,供试材料可分为6个类群,相邻省份的品种基本聚在同一类群中,且在每个类群中各省份籼稻地方品种单独形成一个小类群,说明同一省份内品种的遗传基础较相似。而陕西籼稻地方品种聚在2个类群中,台湾籼稻地方品种聚在3个类群中,这2个省的籼稻地方品种遗传背景较复杂。按Structure 2.2软件分析结果,供试材料可分为4大类群,地理位置较近的省份籼稻地方品种基本聚在同一类群中,而陕西和台湾籼稻地方品种较分散聚于不同类群,与基于Nei’s遗传距离的聚类结果类似。按Popgen 32软件分析结果,供试材料各省份也分为4大类群。除个别省份外,相隔较近的多数省份基本聚在同一小类群或大类群中。3种软件的分析结果虽有一些差异,但基本趋于一致,并互为补充。总体而言,同一个省份的籼稻地方品种基本聚在同一小类群;相隔较近省份的籼稻地方品种多数聚类在同一个类群中,聚类结果与品种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关。陕西和台湾籼稻地方品种的遗传基础较复杂。
张媛媛束爱萍张立娜曹桂兰韩龙植
关键词:籼稻微卫星标记
水、旱稻氮高效QTL定位及其表达的遗传背景效应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挖掘不同来源水、旱稻亲本的氮高效优良等位变异,研究氮高效QTL表达的遗传背景效应,为水稻氮高效QTL的精细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旱稻IAPAR-9分别与水稻辽盐241和秋光杂交而创制的2个F7粳粳交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水稻全生育期氮素利用率及其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分析。【结果】在"IAPAR-9/辽盐241"重组自交系群体中检测出31个氮素利用率相关性状的QTL,分布于除第6、第7和第10染色体外的9条染色体上,氮素利用率相关QTL成簇分布区间有9个;在"IAPAR-9/秋光"重组自交系群体中检测出33个氮素利用率相关性状的QTL,分布于除第4和第10染色体外的10条染色体上,氮素利用率相关QTL成簇分布区间有7个。【结论】氮素利用率相关性状QTL的表达,受遗传背景影响较大。2个群体均检测到的氮素利用率相关性状QTL的成簇分布区间,即第2染色体上的RM3421—RM5404区间以及第8染色体上RM8264所在的相邻区间,可能对水稻氮高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有重要利用价值。
李亚非黎毛毛曹桂兰韩龙植
关键词:水稻旱稻氮高效微卫星标记数量性状基因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