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0137)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4
相关作者:吴燕峰周敦华黎阳黄绍良魏菁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干细胞
  • 2篇造血
  • 2篇人脐
  • 2篇人脐血
  • 2篇脐血
  • 2篇脐血CD34...
  • 2篇细胞
  • 2篇小鼠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NOD/SC...
  • 2篇NOD/SC...
  • 2篇充质干细胞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造血恢复
  • 1篇造血重建
  • 1篇植入
  • 1篇人脐血间充质...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机构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4篇魏菁
  • 4篇黄绍良
  • 4篇黎阳
  • 4篇周敦华
  • 4篇吴燕峰
  • 3篇包蓉
  • 3篇张绪超
  • 3篇方建培
  • 3篇黄科

传媒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6
  • 3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含脐血MSCs体系扩增后的脐血重建NOD/SCID小鼠造血的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含人脐血(umbilical cord blood,UCB)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联合造血生长因子(hematopoietic growth factors,HGFs)体系扩增后的脐血造血细胞在NOD/SCID小鼠体内植入及重建小鼠造血的能力。【方法】①用含女性胎儿脐血MSCs(UCBMSCs)及HGFs组合的无血清扩增体系体外扩增男性新生儿UCB CD34^+细胞。②收获扩增第6天的UCB细胞,经尾静脉移植给亚致死量照射后的雌性NOD/SCID小鼠。③动态观察移植后小鼠生存情况及外周血象的恢复。④移植后8周,流式细胞仪检测存活小鼠骨髓中人CD45^+、CD45^+CD33^+、CD45^+CD41^+、CD45^+CD3^+和CD45^+CD19^+细胞含量;PCR法检测移植小鼠外周血中人Y染色体表达。【结果】①非扩增组小鼠存活率为60%,扩增组存活率为90%。②动态观察发现:扩增组白细胞和血红蛋白于移植后第20天恢复,PLT于移植后第40天恢复,明显短于非扩增组。③移植后8周,两组小鼠外周血中人Y染色体检测均为阳性,扩增组和非扩增组小鼠骨髓中人CD45+细胞的含量分别为18.5%±8.3%和16.5%±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移植后8周,扩增组小鼠体内CD45^+CD33^+和CD45^+CD41a^+细胞的百分率均高于非扩增组,但CD45^+CD3^+、CD45^+CD19^+细胞百分比均低于非扩增组。【结论】①含人UCBMSCs体系扩增后的UCB细胞具有NOD/SCID小鼠体内植入并重建小鼠造血的能力,似不具有提高小鼠体内植入率的作用。②扩增后的UCB移植可显著促进移植后小鼠造血恢复,提高小鼠存活率。③扩增后的UCB移植主要促进小鼠髓系及巨核系的植入,但对淋巴系的植入有抑制作用。
周敦华张绪超黄绍良方建培吴燕峰魏菁包蓉黄科黎阳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造血重建NOD/SCID小鼠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促进脐血CD34^+细胞在NOD/SCID小鼠体内植入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探讨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SC)联合人脐血CD34+细胞移植,能否促进CD34+细胞在NOD/SCID小鼠体内植入及加速其造血恢复。方法NOD/SCID小鼠于60Co2.5Gy照射后24h内由尾静脉输注胎儿脐血CD34+细胞1×105/只(低细胞量移植组)或1×106/只(高细胞量移植组),联合移植组同时输注脐血MSC1×106/只。动态观察移植后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恢复情况,于移植后第8周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存活小鼠骨髓中人CD45+、CD45+CD3+、CD45+CD19+和CD45+CD33+细胞的含量。结果①低细胞量移植时,联合移植组的植入率明显高于单纯移植组,分别为26.02%和16.52%(P<0.05);高细胞量移植时,联合移植组和单纯移植组的植入率相近,分别为43.71%和39.23%(P>0.05)。②高细胞量联合移植组和单纯移植组的存活率分别为80%和70%;低细胞量联合移植组和单纯移植组的存活率分别为70%和50%。③无论高细胞量还是低细胞量组,联合移植小鼠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恢复明显早于单纯移植组。④移植8周后,小鼠骨髓中人CD45+CD19+、CD45+CD33+细胞含量在低细胞量移植时,联合移植组高于单纯移植组;但在高细胞量移植时,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45+CD41a+细胞的含量无论在低细胞量和高细胞量移植时,联合移植组均高于单纯移植组。各组小鼠骨髓中CD45+CD3+细胞的含量均较少,且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低细胞量移植时,人脐血MSC联合移植可提高人脐血CD34+细胞在小鼠体内的植入率。②人脐血MSC与人脐血CD34+细胞联合移植,加速NOD/SCID小鼠各系造血恢复,提高移植小鼠存活率。③MSC联合移植可促进人脐血CD34+细胞在NOD/SCID小鼠体内向粒系、B淋巴系和巨核系定向分化。
周敦华黄绍良黄科吴燕峰包蓉魏菁张绪超黎阳
关键词:造血恢复
人脐血来源MSCs的主要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探讨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离、纯化、扩增、表面标志、免疫表型及其造血生长因子(HGFs)分泌等生物学特性。方法:(1)F icoll法分离、纯化人脐血、成人骨髓和胎儿骨髓MSCs,动态观察不同来源MSCs的生长状况。(2)流式细胞仪检测脐血和骨髓MSCs表面CD34、CD45、CD14、CD29、CD44、CD105、CD166、CD80、CD86、CD40和CD40L的表达。(3)ELISA法检测脐血和骨髓MSCs培养上清中SCF、TPO、FLT-3L和IL-6的分泌水平。结果:(1)所有骨髓标本中均可分离纯化出MSCs,而15份脐血中仅4份分离纯化出MSCs,脐血MSCs和骨髓MSCs的细胞形态无明显差异,脐血MSCs原代培养所需要的单个核细胞(MNC)量为骨髓MSCs的3倍,且其原代培养的增殖速度较慢,但脐血MSCs传代培养的增殖速度和骨髓相似。(2)脐血MSCs和骨髓MSCs表面标志无差异,均不表达造血细胞表面标志以及与免疫识别有关的表面抗原。(3)脐血和骨髓MSCs分泌SCF、TPO、FLT-3L和IL-6的水平相似。结论:(1)脐血和骨髓同样可以分离、纯化MSCs,但脐血中MSCs的含量少,且大部分脐血中不含MSCs。(2)纯化的脐血MSCs扩增能力、表面标志、免疫学表型及HGFs分泌水平和骨髓MSCs相似。
周敦华魏菁黄绍良方建培包蓉吴燕峰黎阳
关键词:胎血间质干细胞免疫表型分型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对脐血CD_(34)^+细胞体外扩增作用的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含人脐血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系在体外对脐血造血干细胞(HSCs)扩增作用。方法(1)用含人脐血MSCs及不同造血生长因子(HGFs)组合的无血清扩增体系对人脐血CD+34细胞进行体外扩增。(2)于扩增前及扩增后第6、12天分别用双色流式细胞仪动态检测HSCs表面抗原标记:CD+34、CD+34CD-38、CD+34CD+3、CD+34CD+19、CD+34CD+33和CD+34CD+41a细胞的含量。(3)按本实验室方法行体外半固体培养,观察扩增前后脐血细胞粒单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爆式红系集落形成单位(BFUE)、混合集落形成单位(CFUMix)及高增殖集落形成单位(CFUHPP)集落形成情况。结果(1)含人脐血MSCs体系对脐血CD+34CD38细胞的扩增倍数在第6天和第12天分别为159和437倍。该亚群百分比在单纯因子组扩增第12天时为1.98%,而在含脐血MSCs组为9.98%,明显高于扩增前。(2)集落培养表明,含脐血MSCs组扩增第12天与扩增第6天相比,其CFUMix和CFUHPP的扩增倍数增加,而单纯因子组这两种集落的扩增倍数下降。(3)随扩增天数的增加,两组扩增体系中CD+34CD+3和CD+34CD+41a细胞均明显增加,而CD+34CD+19和CD+34CD+3细胞均明显减少。两组相比,含脐血MSCs组差异更显著。结论(1)含脐血MSCs体系不仅能扩增更原始的造血干/祖细胞(HSPC),且具有在短期内(12d)保持HSCs不耗竭。(2)含脐血MSCs体系对脐血CD+34细胞向定向祖细胞的扩增,主要为髓系及巨核系祖细胞,而对其向淋巴系祖细胞的扩增具有抑制作用。
周敦华黄绍良张绪超魏菁吴燕峰黄科黎阳方建培
关键词:脐血CD34^+细胞体外扩增作用CD3^+细胞粒-单核细胞巨核系祖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