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1755)

作品数:10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陈旭顾恒徐松李莉鞠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协和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细胞
  • 5篇皮肤
  • 5篇自噬
  • 4篇紫外线
  • 3篇蛋白
  • 3篇增殖
  • 3篇紫外
  • 3篇细胞增殖
  • 3篇纤维细胞
  • 3篇角质
  • 3篇角质形成
  • 3篇角质形成细胞
  • 3篇成纤维细胞
  • 2篇依维莫司
  • 2篇照射
  • 2篇人皮肤
  • 2篇体外
  • 2篇皮肤成纤维细...
  • 2篇细胞癌
  • 2篇细胞自噬

机构

  • 8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苏州大学附属...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解放军第45...
  • 1篇山西医学科学...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作者

  • 7篇陈旭
  • 6篇徐松
  • 6篇顾恒
  • 4篇李莉
  • 3篇鞠梅
  • 3篇黄丹
  • 2篇陈崑
  • 2篇周之海
  • 2篇郑云鹏
  • 2篇李岷
  • 2篇施辛
  • 2篇徐倩倩
  • 2篇张云
  • 2篇丁敏
  • 1篇杨海平
  • 1篇丁兰
  • 1篇孙彩虹
  • 1篇康玉英
  • 1篇苑春雨
  • 1篇杨晓雯

传媒

  • 8篇中华皮肤科杂...
  • 2篇临床皮肤科杂...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依维莫司与顺铂协同损伤人皮肤鳞状细胞癌COLO-16细胞机制的初步研究
2017年
目的探讨依维莫司与顺铂联合损伤人皮肤鳞状细胞癌COLO-16细胞的分子机制。方法 依维莫司处理细胞后的信号通路实验分为对照组、50、100、200 nmol/L依维莫司处理组4组。依维莫司与顺铂联合处理的机制实验分为对照组、50 nmol/L依维莫司、25 μmol/L顺铂、50 nmol/L依维莫司 + 25 μmol/L顺铂处理细胞组4组。通过Western印迹进行mTOR、Akt、DNA损伤相关信号以及Chk通路分析。结果 50、100、200 nmol/L依维莫司处理COLO-16细胞12、24 h后,mTOR 2448位点和2481位点的磷酸化水平降低,Rictor 1135位点磷酸化水平也降低。然而,下游信号ULK1蛋白的ser757位点的磷酸化水平、P70 S6激酶的thr389位点的磷酸化水平以及PKCα的thr638/641位点磷酸化水平的变化并不显著。依维莫司处理对Akt的总蛋白水平和磷酸化水平无明显影响。顺铂处理COLO-16细胞12、24 h后,Rictor的thr1135位点磷酸化水平和Chk1的ser345位点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但依维莫司单独处理无类似效应。当依维莫司与顺铂联合处理后12和24 h,相对于顺铂单独处理的细胞,上调的Chk1和Rictor磷酸化水平受到明显抑制。结论 COLO-16细胞mTOR信号对依维莫司处理敏感,但其下游信号并非同步产生级联反应。依维莫司可能通过抑制检测点激酶1的激活增强顺铂诱导COLO-16细胞死亡,但无加重顺铂所导致的DNA损伤。
丁敏徐松李莉毕素云周之海李岷陈旭顾恒
关键词:依维莫司
无创性检查方法在皮肤光老化的研究进展
2015年
皮肤光老化的评测方法是皮肤科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光老化指皮肤受到长期的日光照射而出现的临床、病理及功能上的改变。通常光老化是慢性紫外线损伤与自然老化叠加的结果。在表皮内,紫外线(UV)照射可诱导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和黑素细胞突变,促使皮肤恶性肿瘤的发生;
徐松陈旭顾恒
关键词:皮肤光老化无创性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紫外线损伤皮肤恶性肿瘤日光照射
α硫辛酸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自噬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评价α硫辛酸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方法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与终浓度分别为0、0.05、0.10、0.15、0.20和0.50 mmol/L 的α硫辛酸孵育4、12和24 h 后,采用噻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单丹酰戊二胺(MDC)染色法检测细胞自噬水平,Western 印迹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LC3-B)表达。结果孵育4 h 和12 h 时,0、0.05、0.10、0.15、0.20和0.50 mmol/L α硫辛酸组间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A490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 值分别为2.85、1.34,均 P 〉0.05);孵育24 h 时,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10.41,P 〈0.01)。MDC 法检测显示,孵育4 h 和12 h 时,0、0.05、0.10、0.15、0.20和0.50 mmol/L α硫辛酸组间自噬体阳性细胞百分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 值分别为0.11、0.10,均 P 〉0.05);孵育24 h 时,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8.03,P 〈0.05)。Western 印迹法检测显示,孵育4 h 和12 h 时,0、0.05、0.10、0.15、0.20和0.50 mmol/L α硫辛酸组间细胞 LC3-Ⅰ向 LC3-Ⅱ转化(LC3-Ⅱ/LC3-Ⅰ)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 值分别为3.38、2.13,均 P 〉0.05),但孵育24 h 时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37.49,P 〈0.01)。结论α硫辛酸可能抑制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基础自噬。
郑云鹏陈旭黄丹徐松顾恒
关键词:自噬成纤维细胞
中波紫外线对体外培养HaCaT细胞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探讨中波紫外线照射后不同时间点体外培养的HaCaT细胞MAPK信号通路受调控效应.方法 1.5、4.5、7.5、10、20、30、50 mJ/cm2中波紫外线照射HaCaT细胞后8h,对照组细胞除不进行UVB照射外,其他处理同各剂量UVB组,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ERK1/2、JNK和p38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50 mJ/cm2中波紫外线照射HaCaT细胞,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照射后2、4、8、12h4个时间点,细胞ERK1/2、JNK和p38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使用Quantity One软件计算目的条带吸光度,以相应蛋白条带的吸光度值与GAPDH蛋白内参条带吸光度值的比值表示相对蛋白含量.结果 7.5、10、20、30、50 mJ/cm2 UVB照射HaCaT细胞后8h,ERK1/2、JNK磷酸化水平明显上调(P<0.05),20、30、50 mJ/cm2 UVB照射HaCaT细胞后p38磷酸化水平上调显著(P<0.05),且都在50 mJ/cm2照射后效应最为显著(P<0.05).50 mJ/cm2 UVB照射HaCaT细胞后8h,ERK1/2磷酸化产物水平出现上调,在处理后的12h,与对照组(10.277±0.3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844±2.023,P< 0.05),而p38和JNK磷酸化产物水平在照射后2h即开始上调(P<0.05),4、8、12h,p38和JNK与对照相比,UVB照射后虽存在着显著地磷酸化水平差异(P<0.05),但随时间推移JNK磷酸化产物水平这种上调的趋势逐渐弱化(P<0.05).结论 在50 mJ/cm2中波紫外线照射后的HaCaT细胞中,ERK1/2、p38、JNK这3种MAPK信号通路产生了活化效应,具有一定的时间效应差异.
徐倩倩陈旭李莉徐松丁兰张云鞠梅李新宇施辛
关键词:紫外线角蛋白细胞信号传导
长波紫外线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探讨长波紫外线(UVA)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自噬水平的影响。 方法 HSF慢性UVA照射分组:未照射组、5 J/cm^2组、10 J/cm^2组和20 J/cm^2组,每天照射1次连续4 d;HSF急性照射分组:未照射组、5 J/cm^2组、10 J/cm^2组、30 J/cm^2组和60 J/cm^2组,单次照射。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分析法(MTT)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单丹酰戊二胺染色法(MDC)检测细胞自噬体。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LC3蛋白LC3-I向LC3-II转化分析(LC3-II/LC3-I)。 结果 与未照射组HSF比较,5、10、20 J/cm^2慢性UVA照射组细胞增殖活力降低(F = 155.5,P 〈 0.05)。与未照射组HSF比较,5、10、30、60 J/cm^2急性UVA照射后1、6和12 h,细胞增殖活力均降低(F值分别为1 335、1 649、2 774、均P 〈 0.05)。MDC法标记细胞自噬囊泡,与未照射组比较,5、10、20 J/cm^2慢性照射均可上调细胞自噬水平(F = 748.62,P 〈 0.05),而5、10、30、60 J/cm^2急性照射后1、6和12 h对细胞自噬水平无明显影响(F值分别为0.014、0.004、0.002,均P > 0.05)。5、10和20 J/cm^2慢性照射组LC3-I向LC3-II转化(LC3-II/LC3-I)均增加(t 值分别为9.002、21.772、18.33,均P 〈 0.05),细胞自噬水平上调。与未照射组比较,5、10、30、60 J/cm^2急性照射后1、6和12 h,细胞LC3-I向LC3-II转化均无明显变化(F值分别为0.13、0.27、0.06,均P > 0.05),对细胞自噬水平无明显影响。 结论 慢性UVA照射可上调HSF自噬水平,急性UVA照射HSF自噬无明显变化。
郑云鹏陈旭黄丹徐松顾恒
关键词:紫外线自噬成纤维细胞细胞增殖
雷帕霉素对人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细胞自噬诱导效应及其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初步探讨雷帕霉素在不同浓度和不同孵育时间下,对人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细胞自噬的诱导效应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不同浓度雷帕霉素处理HaCaT细胞4 h或12 h后,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方法检测雷帕霉素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并提取蛋白进行蛋白印迹实验,检测LC3-Ⅱ表达水平,作为自噬的检测方法;通过透射电镜分析自噬体形成,确认雷帕霉素对自噬的诱导效果。检测自噬调控上游关键元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蛋白表达及其se^(2481)和ser^(2448)磷酸化产物水平,分析mTOR活性;并分析自噬调控下游的另一关键基因Atg7的表达,初步分析雷帕霉素诱导HaCaT细胞的分子机制。结果:不同浓度雷帕霉素处理4 h,对HaCaT细胞的活力没有显著的影响。高剂量雷帕霉素(80 nmol/L和100 nmol/L)在处理12 h后对HaCaT细胞的活力产生毒性效应。20 nmol/L和50 nmol/L雷帕霉素孵育4 h诱导HaCaT细胞LC3-Ⅱ表达上调,而20 nmol/L和50 nmol/L雷帕霉素孵育12 h仍具有诱导效应。相较于其他浓度,在50 nmol/L雷帕霉素孵育诱导的LC3-Ⅱ表达上调效应最为显著,并且在药物孵育4h时超微结构水平诱导产生胞质内大量自噬体形成。1~50nmol/L浓度的雷帕霉素孵育4 h或12 h均可诱导HaCaT细胞mTOR ser^(2481)和mTOR ser^(2448)磷酸化产物水平降低:然而Atg7表达不能观测到显著的差异。结论:50 nmol/L雷帕霉素孵育4 h具有显著的诱导HaCaT细胞自噬效应。HaCaT细胞mTOR分子对雷帕霉素处理敏感,可被其诱导产生蛋白活化抑制效应。这种mTOR信号抑制可能参与了雷帕霉素对HaCaT细胞的自噬诱导效应,但Atg7没有参与这种调控效应。
陈旭徐松黄丹鞠梅陈崑李新宇顾恒
关键词:雷帕霉素角质形成细胞自噬
依维莫司对顺铂产生抗人皮肤鳞状细胞癌COLO-16细胞效应的增效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依维莫司是否增加顺铂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COLO-16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分别用50、100、200nmol/L的依维莫司和25μmol/L顺铂处理人皮肤鳞状细胞癌系COLO-16细胞12、24h,用AO标记自噬体囊泡并结合溶酶体酶抑制剂分析自噬和自噬流水平。Western印迹分析自噬标记性分子LC3.Ⅰ→LC3-Ⅱ转化、Caspase3和PARP剪切;LDH释放实验分析细胞死亡;AnnexinV.EGFP染色分析细胞凋亡。结果50、100、200nmol/L的依维莫司处理COLO.16细胞后,12hLC3.Ⅰ→Lc3-Ⅱ转换值分别为3.52±0.21、4.03±0.39、5.05±0.22,两两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用药物处理的对照组(2.07±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LC3-Ⅰ→LC3-Ⅱ转换值分别为3.38±0.26、3.29±0.06、6.57±0.16,两两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2.61%±0.1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100、200nmol/L的依维莫司联合E64d、pepstatin处理COLO-16细胞12h后,LC3-Ⅱ与B肌动蛋白的比值分别为1.26±0.40、1.16±0.34、1.21±0.39,与E64d、pepstatin单独处理细胞组(1.19±0.2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nmol/L依维莫司联合E64d、pepstatin自噬体囊泡表达阳性率2.06-4-0.61,与E64d、pepstatin单独处理细胞组(1.68±0.6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维莫司与顺铂联合处理24h细胞死亡率42.58%±0.93%,高于顺铂单独处理的细胞(死亡率18.20%±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依维莫司联合顺铂处理与顺铂单独处理细胞相比,Caspase3和PARP剪切、AnnexinV标记细胞数以及LC3-Ⅱ形成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依维莫司增强顺铂诱导COLO-1细胞死亡,这种效应不依赖于凋亡和自噬调控。
丁敏徐松李莉毕素云周之海李岷杨海平陈旭顾恒
关键词:顺铂依维莫司
不同剂量长波紫外线照射对HaCaT细胞增殖活力和自噬体表达瞬时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细胞接受不同剂量长波紫外线(UVA)照射后细胞增殖活力和自噬体表达水平的变化,并初步评估增殖活力损伤程度和自噬体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HaCaT细胞分为6组,分别为10 J/cm^2UVA对照组、10 J/cm^2 UVA照射组、25 J/cm^2 UVA对照组、25 J/cm^2 UVA照射组、50 J/cm^2 UVA对照组及50 J/cm^2 UVA照射组。照射结束后即刻进行噻唑蓝(MTT)实验或单丹(磺)酰戊二胺(MDC)染色,全波长酶标仪下读取各孔A值,倒置荧光显微镜下随机选取视野,计数每视野下自噬体表达阴性细胞和阳性细胞数目。结果:经不同剂量UVA照射后,HaCaT细胞的增殖活力(A值)下降,呈剂量相关性。其中10、25及50 J/cm^2 UVA照射组(A值分别为1.179±0.007、0.791±0.015、0.522±0.046)两两之间以及与各自对照组(1.370±0.007、1.254±0.012、1.177±0.009)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10、25及50 J/cm^2 UVA照射后,HaCa T细胞MDC染色结果示自噬体表达阳性的细胞比率增加,且呈剂量相关性。50 J/cm^2 UVA照射组自噬体表达阳性率较其对照组显著上升(χ~2=11,P<0.01)。结论:10~50 J/cm^2 UVA照射后,HaCaT细胞瞬时增殖活力降低及自噬体表达增加,且呈剂量依赖性。
苑春雨李莉陈崑陈旭鞠梅黄丹顾恒
关键词:角质形成细胞自噬体长波紫外线
外周血单一核细胞的体外活化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基质金属蛋白酶产生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研究不同活化剂对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产生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影响以及PBMC活化后培养上清液[称为条件培养基(CM)]对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产生MMP的影响。方法 抽取、分离健康人PBMC,分为植物血凝素(PHA)组、双抗体组、对照组,分别用活化剂PHA、CD3和CD28双抗体、含1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基处理细胞,72 h后收集三组CM,并将获得的CM按不同比例稀释后作用于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以不加CM作为对照组,培养48或24 h。采用噻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半定量反转录(RT)-PCR法检测细胞MMP-1、MMP-3、MMP-9 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上清液中白介素(IL)-6、MMP-1、MMP-3、MMP-9蛋白含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Tukey HSD检验、Games-Howell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HA组PBMC增殖活性及分泌IL-6、MMP-3水平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活化后上清液中均未检测到MMP-1、MMP-9蛋白。对照组、双抗体组、PHA组PBMC中MMP-1 mRNA相对表达水平(以靶基因与β肌动蛋白mRNA之比表示)0.083 ± 0.016、0.188 ± 0.030、0.714 ± 0.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MMP-3、MMP-9 mRNA均无表达。不同稀释度CM刺激成纤维细胞后上清液中可检测到MMP-3蛋白,MMP-3含量以原液CM中最高,1/10 CM刺激时最低;在相同的稀释度刺激时,上清液中MMP-3含量以PHA刺激组最高,对照刺激组最低;不同CM刺激成纤维细胞后上清液中均未检测到MMP-1、MMP-9蛋白。不同处理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能力及MMP-1、MMP-3 mRNA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MMP-9 mRNA无表达。 结论 PBMC活化后可表达MMP-1 mRNA并分泌MMP-3蛋白,PBMC活化后上清液不能刺激成纤维细胞MMP-1、MMP-3、MMP-9 mRNA及蛋白表达,提示炎症细胞可能通过自身产生MM
康玉英孙彩虹鞠梅陈崑顾恒
关键词:单核成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类细胞增殖
西罗莫司和饥饿处理对人A431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
2016年
目的:探讨经典自噬诱导剂西罗莫司和饥饿处理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系A431自噬水平的影响。方法分别将A431细胞和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分为对照组(单纯DMEM培养基处理)、二甲基亚砜(DMSO)组、20 nmol/L西罗莫司组、80 nmol/L西罗莫司组、平衡盐溶液(EBSS)组。作用4 h后,Western印迹检测A431细胞和HeLa细胞自噬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A/3B(LC3A/B)、重组人γ-氨基丁酸受体相关蛋白(GABARAP)的表达水平。吖啶橙染色分析细胞自噬体表达水平。结果 Western印迹检测显示,对照组与DMSO组A431细胞中LC3A/B-Ⅱ与LC3 A/B-Ⅰ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 nmol/L西罗莫司组、80 nmol/L西罗莫司组、EBSS组LC3 A/B-Ⅱ与LC3 A/B-Ⅰ比值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eLa细胞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与A431细胞类似。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显示,HeLa细胞中LC3A/B-Ⅰ与GABARAP表达呈正相关(r=0.869,95%CI:0.807~0.999,P=0.051),LC3A/B-Ⅱ与GABARAP表达呈负相关(r=-0.742,95%CI:-0.982~0.406,P=0.042);A431细胞中LC3A/B-Ⅰ与GABARAP表达亦呈正相关(r=0.837,95%CI:-0.173~0.989,P=0.037),LC3A/B-Ⅱ与GABARAP表达呈负相关(r=-0.684,95%CI:-0.977~0.500,P=0.047)。吖啶橙染色显示,A431细胞自噬阳性细胞比例在西罗莫司组(23.750%±0.260%)与EBSS组(32.450%±0.488%)同样高于对照组(15.987%±0.242%,均P 〈0.05);HeLa细胞自噬阳性细胞比例在西罗莫司组(33.307%±0.715%)和EBSS组(66.097%±1.141%)高于对照组(14.117%±0.295%,均P〈0.05)。结论经典自噬诱导剂西罗莫司和饥饿能够上调A431细胞的自噬水平,GABARAP蛋白可能与LC3A/B高度相关。
张云杨晓雯徐倩倩施辛陈旭李莉徐松黄丹鞠梅陈崑顾恒
关键词:自噬细胞系HELA细胞西罗莫司A431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