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2006AA301C22)

作品数:1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倪明陆蒙吉陈姗姗吕婷婷余冰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真核
  • 1篇真核表达
  • 1篇真核表达载体
  • 1篇质粒
  • 1篇核表达
  • 1篇报告质粒
  • 1篇MICROR...

机构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篇张小勇
  • 1篇江敏
  • 1篇杨东亮
  • 1篇余冰
  • 1篇吕婷婷
  • 1篇陈姗姗
  • 1篇陆蒙吉
  • 1篇倪明

传媒

  • 1篇医学分子生物...

年份

  • 1篇2008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人miR-16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构建人miR-16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其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建立实验基础。方法从人类基因组DNA中扩增miR-16的前体序列,引入酶切位点和polyT转录终止序列,酶切后插入siRNA表达载体pSuper中,构建miR-16真核表达载体pmiR-16,然后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同时构建含miR-16完全互补序列及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报告质粒pXF3H-HBs。将pmiR-16与pXF3H-HBs共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通过HBsAg 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表达产物HBsAg的改变,鉴定真核表达载体pmiR-16的生物学活性。结果成功构建了人miR-16真核表达载体pmiR-16及其报告质粒。pmiR-16与pXF3H-HBs共转染HepG2后,pmiR-16组HBsAg的基因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证实pmiR-16转染真核细胞后具有生物学活性。结论miR-16真核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其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建立了实验基础。
张小勇余冰倪明陈姗姗吕婷婷江敏杨银柯陆蒙吉杨东亮
关键词:MICRORNA报告质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