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sKZCX2-YW-211)

作品数:1 被引量:6H指数:1
相关作者:刘芳陈木宏孙有斌向荣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有孔虫
  • 1篇群落
  • 1篇群落变化
  • 1篇转换函数
  • 1篇末次冰消期
  • 1篇末次冰消期以...
  • 1篇古温度
  • 1篇海水温度
  • 1篇浮游有孔虫
  • 1篇表层海水温度
  • 1篇冰消期

机构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1篇向荣
  • 1篇孙有斌
  • 1篇陈木宏
  • 1篇刘芳

传媒

  • 1篇地球科学(中...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冲绳海槽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浮游有孔虫群落变化及5种古温度转换函数对比被引量:6
2011年
通过对冲绳海槽中部A7孔的浮游有孔虫定量分析,对该区18ka以来的海洋环境变化进行了探讨.浮游有孔虫群落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冰消期-全新世阶段变化:在18-15ka的冰消期早期,浮游有孔虫群落以冷水种Neogloboquadrina dutertrei和Neogloboquadrina pachyderma等为主;在15~9.4ka,浮游有孔虫冷水种含量迅速降低;9.4ka以来的全新世则以暖水种有孔虫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Globigerinoides ruber和Globigerina glutinata等为主.此外,浮游有孔虫群落对千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如Heinrich 1、博令-阿罗德暖期(Bolling-Allerod)和新仙女木事件(Younger Dryas)都有明显反映,在全新世还记录了一系列的冷事件(约2.3~4.6、5.3、6.2、7.3和8.2ka).9.4ka前后浮游有孔虫冷暖种群的变化可能对应了黑潮暖流的突然加强.采用5种不同浮游有孔虫转换函数对表层海水温度进行了估算,通过与Mg/Ca和U37^k'温度估算结果对比,对不同转换函数的可靠性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SIMMAX没有明显的冰消期一全新世变化.另两种基于现代类比技术的转换函数MAT和RAM,其估算结果较类似,13ka以来的温度波动较小,对新仙女木事件没有明显反映.基于Imbrie-Kipp转换函数(FP-12E和IKM-Chen)的估算结果表现出了较大的冰消期-全新世变化,然而对于博令-阿罗德暖期变暖和新仙女木降温事件没有反映,研究发现这主要由Globigerina bulloides的含量变化造成.通过消除与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的G.bulloides的含量变化影响,修正后的两种转换函数FP-12E和IKM-Chen较好地反映了末次冰消期以来的表层海水温度波动,与该区Mg/Ca和U37^k'方法重建的古温度有较好的可比性.因此,我们认为修正后的转换函数FP-12E和IKM-Chen更适合冲绳海槽中部的古温度估算.
向荣刘芳孙有斌陈木宏
关键词:转换函数表层海水温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