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AZH174)

作品数:5 被引量:50H指数:4
相关作者:杨平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语言文字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易经
  • 3篇翻译
  • 3篇《易经》
  • 1篇耶稣会
  • 1篇耶稣会传教士
  • 1篇译家
  • 1篇英译
  • 1篇哲学
  • 1篇中国哲学
  • 1篇索隐
  • 1篇文化还原
  • 1篇论语
  • 1篇孔子
  • 1篇孔子之道
  • 1篇教士
  • 1篇汉化
  • 1篇翻译家
  • 1篇《论语》
  • 1篇传教
  • 1篇传教士

机构

  • 5篇浙江外国语学...

作者

  • 5篇杨平

传媒

  • 1篇语言与翻译
  • 1篇外语教学与研...
  • 1篇周易研究
  • 1篇外国语
  • 1篇浙江外国语学...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耶稣会传教士《易经》的索隐法诠释被引量:9
2013年
索隐法原本是指在《旧约》中找到耶稣基督显灵及其意义的线索,后来被来华耶稣会士借指在中国古代典籍尤其是《易经》中寻找《圣经》和基督的印证。索隐派成员通过分析汉字来进行基督教化解读,把中国典籍中的人物与基督教人物进行类比,将《易经》卦象与上帝神圣启示结合起来,同时还把《易经》编年史归于《圣经》的编年史之下,确立中国的经学与基督教的关系,由此确立了《易经》乃至中国文化对外诠释和传播的一种富有创意和成效的方式方法。
杨平
关键词:耶稣会传教士《易经》
《易经》在西方的翻译与传播被引量:20
2015年
《易经》是最早传入西方的中国古代典籍之一。早在17-18世纪西方传教士就开始翻译和传播该书,他们为了传教的需要,试图在《易经》里寻找《圣经》的印迹,证明基督教与儒教并行不悖。19世纪以来西方汉学家和其他世俗学者也纷纷加入《易经》的研究和诠释行列,他们认识到其历史文化价值,使《易经》的学术研究成为具有科学规范性和文化有效性的现代学问,推动了西方汉学的进展。20世纪至今,《易经》的翻译与传播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涉及哲学、宗教、史学、科学、心理学等学科,以及占卜、管理、兵法、艺术、商务等领域,多学科研究和应用已经成为西方易学研究的一种趋向。易学已经成为一门显学,对西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
杨平
关键词:《易经》翻译
“一位汉化的德国翻译家”——卫礼贤的《易经》翻译和研究评述被引量:8
2013年
作为一名新教传教士,卫礼贤克服了宗教的狭隘和西方中心主义的偏见,成为一位热爱中华文化和传播中国经典著作的汉学家和翻译家。他特别推崇《易经》,认为该典籍不仅是中国人独有的哲学著作,而且是解决西方现实问题的实用之作,对欧洲乃至全人类都有借鉴意义。正是由于超越了历史和文化的藩篱,卫礼贤的《易经》德文译本和英文译本在西方大受欢迎。
杨平
关键词:《易经》翻译
论中国哲学的翻译被引量:17
2012年
作为世界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哲学具有合法性和独特性。中国哲学的研究应该从"以西释中"转向"以中释中",以中国哲学自身的概念、范畴和历史文化背景来诠释中国哲学。中国哲学的翻译涉及到中国哲学的文本、思想、概念、语汇等理解和转译的态度和方法问题,应该避免基督教化、西方哲学化或文化利用型的翻译途径,采取文化还原式的翻译如音译、创译和综合翻译来彰显中国哲学的特质和财富。
杨平
关键词:中国哲学翻译文化还原
孔子之道及其英译之法被引量:3
2015年
"道"是孔子思想体系里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论语》中出现了大约90次。孔子自称:吾道一以贯之;又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见其整个思想可以用一个"道"字来概括。"道"有多重意义,除了其基本的道路、途径、方法、原则等意义外,它还有丰富的形上、哲学、伦理等内涵。孔子之道是人类的最高价值追求,也是君子的为人之本和统治者的治国之纲。准确完整地理解和翻译该概念对于儒家思想的正确把握以及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意义重大。文章首先探究"道"的来源和内涵,然后总结分析"道"的各种英译和诠释,继而提出为了避免西方宗教和西方哲学的影响,"道"的最佳英译方法是音译即不译。
杨平
关键词:孔子《论语》英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