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CZS004)

作品数:11 被引量:7H指数:1
相关作者:吴原元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历史地理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汉学
  • 6篇美国汉学
  • 5篇史学
  • 3篇史家
  • 3篇马克思主义史...
  • 3篇民国
  • 3篇汉学家
  • 2篇中国马克思主...
  • 2篇中国马克思主...
  • 2篇中国史
  • 2篇中国文化
  • 2篇史学研究
  • 2篇述论
  • 2篇主义
  • 2篇文化
  • 2篇马克思主义
  • 2篇美国汉学家
  • 2篇国史
  • 2篇国文
  • 1篇新中国

机构

  • 11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10篇吴原元

传媒

  • 4篇东方论坛(青...
  • 2篇国际汉学
  • 1篇兰州学刊
  • 1篇历史教学问题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江苏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民国学者视野中的美国汉学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在民国学者看来,美国汉学显然无法同法德日等国的汉学相提并论,但美国汉学界稍有影响的汉学新著出版后,即有民国学者撰著书评进行引介和评述。考察这些书评,不难发现在民国学者看来,美国汉学存在诸如研究者的中文修养薄弱、解释和译注史料时常存误解误译、材料搜集和材料审别难以博雅以及观点或结论常如隔雾看花,难求其情真理得等局限。美国汉学固然存在不少缺陷,但在民国学者看来仍有可取之处,如公开合作之精神、新颖之视角和方法、重视组织结构与系统性、冷僻领域和材料之注意等。面对海外汉学著述,民国学者坚持一种批判研究的态度,在充分注意其局限之同时,尽可能挖掘有助于中国学术之可取处。民国学者对待美国汉学的这种批判研究的态度及其所撰书评,对当下中国学界而言不能不说是一剂清醒剂。
吴原元
关键词:美国汉学汉学研究书评
略论杨联陞在中国文化海外传播中的贡献——以杨联陞英文学术书评为中心的考察
2015年
杨联陞是一位在国际汉学界享有盛誉的著名汉学家。在其学术中,书评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杨联陞基于其渊博的知识,灵敏的触觉,在书评中能指出著作的症结所在;另一方面,他在指正著作中的误述谬论时,往往就事论事,不妄下断语,态度又和缓公允,故此其书评为著者所乐于接受。他的学术书评,在国际汉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并对国际汉学界尤其是美国汉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矫正西方汉学界误解误译汉文献的流弊、推进了汉学专门领域内的知识发展、把中国学术引进西方汉学。
吴原元
关键词:学术书评
略论民国史家与美国汉学家的学术合作被引量:1
2017年
20世纪30年代后,在一批年轻的美国汉学家来华访学或进修之同时,一批出身清华、燕京和北大的民国史家亦因留学、讲学等目的先后赴美。基于他们所建立的学术友谊,民国史家同美国汉学家以各种不同形式开展学术合作,他们之间的学术合作多集中于汉学基础领域,而合作中史料的搜集、挑选、英译及注解等则多由民国史家承担。民国史家同美国汉学家合作的研究成果获得极高的赞誉,这当然与民国史家的参与有关;但民国史家与美国学者的合作以不愉快者居多,这主要是因为美国的歧视和学术观点冲突所致。
吴原元
关键词:美国汉学家学术合作
略论美籍华裔史家对建国初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评价及其思考——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的评述为考察中心被引量:1
2017年
为建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近代史学研究体系,新中国史学会组织编纂了"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对这套资料丛刊,旅居美国的中国史家高度关注。在他们看来,这套资料丛刊虽存在过于强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外文史料收录存在严重欠缺等局限性,但总体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学术价值。旅美中国史家的评述告诉我们,新中国初期的马克思主义史学虽被诬称为"意识形态化的学术",然并非毫无学术价值。事实上,这一时期虽是一个学术为政治服务的时代,但它同时亦可理解为史家以积极姿态介入现实需要的时代,这种基于现实需要出发的研究,既是史家时代精神的一种体现,同时他们的研究亦蕴含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吴原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史学
试论美国汉学家对中国传统史学的认识变迁被引量:1
2015年
自19世纪三四十年代起美国来华传教士就开始了解有关中国传统史学知识,然而由于东西方史学的差异以及受母体语境、思维方式、中国观、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美国汉学家对于中国传统史学的认知和解读经历了传教士时代的蔑视与批判、汉学研究时代的理解与认同、冷战时代的赞赏与遗憾、全球化时代的尊重与借鉴四个不同阶段。美国汉学家对中国传统史学认知和解读的变迁,启示我们必须重视并加强海外学者关于中国传统史学研究的研究,因为他们能够给我们提供认识中国传统史学的新视角;另外,中国学人应追求如何从现代西方史学中吸取资源与启示,并自中国历史经验与史学传统中获得自创而具有特色的理论、有效而精练的方法,以备世界史坛的参考。
吴原元
关键词:美国汉学家中国传统史学
民国时期中国留学生对美国汉学的贡献述论被引量:1
2013年
民初以来,留学美国渐成热潮,一波接一波的中国学生乘风破浪奔趋美国。中国留学生的到来,对处于"荒村"阶段的美国汉学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留学生对美国汉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他们积极为美国汉学界提供语言帮助,或承担教授汉语的工作,或担任美国汉学研究者的助手,帮助其翻译中文资料;他们在学习美国方式的同时,通过各种方式介绍宣传中国社会和文化,以增进美国人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了解;他们通过所撰的汉学博士论文,为美国汉学界提供了一批有学术价值的论著,与此同时其汉学博士论文还为美国汉学界带来富有价值的信息、材料,丰富了美国汉学家的知识,拓展了美国汉学研究者的视角。更为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非常注意汲取中国留美学生等知识移民所带来的关于中国的"奇异"知识及其提供的观点和方法。这也正是为什么在20世纪初还是世界汉学"荒村"的美国,到20世纪50、60年代即成为汉学重镇的原因所在。
吴原元
关键词:民国时期中国留美学生美国汉学
略论美国汉学的成功之道及其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启示
2013年
20世纪初的美国汉学,还处于起步阶段;然而,到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已成为汉学重镇,发展到今天更是世界汉学引领者。美国汉学之所以能够由蛮荒之地发展为无可否认的世界汉学重镇,与基于现实需要转变汉学模式、雄厚资金的注入及其合理利用、重视知识移民所带来的汉学知识及方法等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美国汉学的这些成功经验和举措,对于今天中国文化发展具有深刻而现实的启示意义。
吴原元
关键词:美国汉学成功之道中国文化发展
略述美国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
2012年
创立于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已经走过了90年的风雨历程,它是如何一步步地成长壮大,其成就如何,其命运又将怎样,尤其是如何认识和评价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这些不仅是中国学人所重视的问题,同样也为美国学人所关注。美国学人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关注始于20世纪50年代,到今天亦有近半个世纪。在这近半个世纪里,美国学人不仅致力于究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概况,还着力于探讨包括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农民战争问题理论在内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和历史观。对于正致力于进一步加强和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及其理论建设的我们而言,美国学者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批判、对其价值的正视褒扬以及对中国学者运用马克思主义探究中国历史的评论,不失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吴原元
关键词: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中国史学在美国述论
2012年
中国史学源远流长,具有丰富而深厚的积淀。美国著名汉学家卜德(DerkBodde)曾言,“中国是拥有3500年可信历史的国家,可自夸是今天这个世界最为悠久的文明,他的历史记载毫无疑问比其他任何同样具有持久性文明更为丰富而详细”。①宏富而又自成体系的中国史学,吸引着美国人的关注。
吴原元
关键词:中国史学美国人述论历史记载汉学家文明
新中国成立前夕在美中国史家归国原因探析
2014年
自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学人赴美渐成潮流。在这股赴美洪流之中,不乏从事中国文史研究之人。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赴美中国史家都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后相继归国。促使大多数赴美的中国史家最终选择归国之原因主要有美国汉学的边缘性及其薄弱、美国对华人学者的歧视、中国史家强烈高亢的民族意识、新中国的吸引与积极召唤等。
吴原元
关键词:中国史家美国汉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