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5075)

作品数:13 被引量:289H指数:11
相关作者:任福民李忆平李清泉宋艳玲贾小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干旱
  • 5篇降水
  • 5篇干旱指数
  • 4篇干旱事件
  • 3篇有效降水
  • 3篇气象
  • 2篇气候
  • 2篇气候事件
  • 2篇METEOR...
  • 1篇指标体系
  • 1篇时空变化特征
  • 1篇识别技术
  • 1篇数值模拟
  • 1篇双线性
  • 1篇双线性插值
  • 1篇天气气候
  • 1篇天气气候事件
  • 1篇统计降尺度
  • 1篇年华
  • 1篇气候监测

机构

  • 7篇南京信息工程...
  • 6篇中国气象局国...
  • 5篇中国气象科学...
  • 3篇中国气象局兰...
  • 2篇兰州大学
  • 2篇山西省气象局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 1篇云南省气候中...
  • 1篇山西省气象信...

作者

  • 10篇任福民
  • 3篇李忆平
  • 2篇胡浩林
  • 2篇赵一磊
  • 1篇晏红明
  • 1篇李栋梁
  • 1篇王澄海
  • 1篇龚志强
  • 1篇徐振亚
  • 1篇柯宗建
  • 1篇高辉
  • 1篇王永光
  • 1篇闫峰
  • 1篇孙丞虎
  • 1篇武捷
  • 1篇王遵娅
  • 1篇李耀辉
  • 1篇刘绿柳
  • 1篇王朋岭
  • 1篇陈丽娟

传媒

  • 3篇气象
  • 2篇Journa...
  • 1篇气象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地理科学
  • 1篇气象学报
  • 1篇Advanc...
  • 1篇干旱气象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gional Meteorological Drought Events in Southwest China During 1960–2010被引量:13
2014年
An objective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 for regional extreme events(OITREE) and the daily compositedrought index(CI) at 101 stations in Southwest China(including Sichuan, Yunnan, Guizhou, and Chongqing)are used to detect regional meteorological drought events between 1960 and 2010. Values of the parameters of the OITREE method are determined. A total of 87 drought events are identified, including 9 extreme events. The 2009–2010 drought is the most serious in Southwest China during the past 50 years. The regional meteorological drought events during 1960–2010 generally last for 10–80 days, with the longest being 231days. Droughts are more common from November to next April, and less common in the remaining months.Droughts occur more often and with greater intensity in Yunnan and southern Sichuan than in other parts of Southwest China. Strong(extreme and severe) regional meteorological drought events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types. The southern type has occurred most frequently, and Yunnan is the area most frequently stricken by extreme and severe drought events. The regional meteorological drought events in Southwest China have increased in both frequency and intensity over the study period, and the main reason appears to be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precipitation over this region, but a simultaneous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also contributes.
李韵婕任福民李亿平王朋岭宴红明
关键词:干旱事件干旱指数温度上升
一个基于有效降水干旱指数的改进研究
本文介绍了加权平均降水量(WAP)指数的计算方法,并对其改进得到干旱指数IWAP。利用全国561个站点1961年~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计算得到IWAP指数序列,通过IWAP与同期综合干旱指数(Ci)的对比表明:1、两者...
赵一磊任福民
关键词:有效降水干旱指数
文献传递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与预测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综述被引量:72
2014年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简称"极端事件")分为单站极端事件和区域性极端事件。本文回顾了极端事件的研究进展,首先回顾了单站极端温度、极端降水和干旱事件的观测研究及相关指数,进而对近年来不断增多的区域性极端事件研究做了简要回顾,最后还回顾了极端事件气候预测研究进展。同时,对国内外在极端事件气候监测和预测业务现状进行了初步总结,并指出:在极端事件气候监测方面中国的业务产品较丰富,并率先开展了针对区域性极端事件的监测业务,但在产品表现形式上缺乏统一组织,特别是英文产品表现力严重不足;在极端事件气候预测方面,国家气候中心发展了两种方法:一个是基于物理统计的BP-CCA和OSR的干旱预测方法,另一个基于国家气候中心月动力延伸预报模式(DERF)的高温预测方法。最后,对极端事件监测和预测业务发展及相关科学问题给出展望,指出应根据极端事件的业务需求继续加强相关研究和业务能力建设。
任福民高辉刘绿柳宋艳玲高荣王遵娅龚志强王永光陈丽娟李清泉柯宗建孙丞虎贾小龙
关键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气候监测气候预测
2009/2010年中国西南区域性大旱的特征分析被引量:23
2015年
针对目前各种干旱指数对干旱事件整体识别能力的局限性,采用一种新的客观识别方法“区域性极端事件客观识别方法( OITREE)”对2009~2010年中国西南地区的秋冬春连旱进行了特征识别。结果表明:(1)此次干旱事件的发生时段为2009年8月25日至2010年4月18日,历时237 d,为近50 a(1961~2010年)综合强度排名第五位的干旱事件,是一次极端干旱事件;(2)此次极端干旱过程最大影响面积为576.82万km2,影响范围涉及到云南全省、四川南部、贵州大部(主要是西部)以及重庆、广西西部,其中,云南、贵州和广西3省交界区干旱最严重,其次为云南的中部和中西部,且云南省不论受旱面积还是受旱强度都是最大的;(3)此次干旱过程有4个明显变化阶段:干旱增强、减弱、再增强、最后解除。第一阶段为2009年8月25日至10月下旬,干旱开始发展并持续增强,影响范围最大可达约370万km2,包括西南、华南、华东、华北及东北南部的小部分地区,持续达2个月,受影响的核心区域除了西南地区以外,还有华北和华南的部分区域;第二阶段为2009年11月初至12月中旬,干旱强度急剧下降,影响范围最小只有约50万km2,主要在西南地区,持续时间只有1个月;第三阶段,2009年12月中旬至2010年3月下旬,旱情再一次增强,干旱面积再次扩大,影响范围最大可达约200万km2,包括西南及西北地区东部,持续时间为3个月,是4个阶段中发展时间最长的,主要受影响的核心区域为西南地区;第四阶段,2010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干旱逐渐缓解,直到过程结束,旱情解除。OITREE方法能从不同层次和方面完整地描述干旱事件的时空变化特点,其判别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是一种有效监测干旱的新方法。
李忆平王劲松李耀辉
关键词:干旱
基于有效降水干旱指数的改进研究被引量:22
2013年
基于加权平均降水量(WAP)这一有效降水指数,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改进:确定WAP指数中的两个参数以及去除区域性和季节性差异,从而发展了改进的WAP指数,即IWAP。在此基础上,将IWAP指数与多因素气象综合干旱指数Ci做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全国大部地区特别是中东部地区,IWAP指数与Ci指数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其中在华中大部、贵州大部、云南南部和新疆南部的部分地区两者的相关系数超过0.7;IWAP指数对区域性气象干旱事件的识别在起止时间、影响范围和干旱中心等方面均与Ci指数十分一致。IWAP指数、Ci指数和单因素气象干旱指数降水距平百分率Pa对比分析显示,对于单站干旱过程的监测,在干旱开始时间上IWAP指数与Ci指数接近,但Pa指数则明显偏晚;对干旱结束时间的判断三个指数有较好的一致性;在干旱过程演变的判别效果上,IWAP指数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而Ci指数和Pa指数可能由于自身算法中的因素影响容易出现不合理的波动乃至中断现象。IWAP指数的适用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年平均降水量小于300 mm的西北地区大部至内蒙古西部这些常年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原大部地区不适宜使用该指数。IWAP指数具有计算方法简洁、物理意义明确的特点。考虑到它基于单一降水因子这一特性,该指数不仅便于业务应用,而且在研究中,特别是在现有气候模式输出要素有限的情况下,对干旱的模拟和预估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
赵一磊任福民李栋梁刘建永
关键词:有效降水干旱指数
BCC-CSM1.1模式对中国区域性低温事件的模拟
利用1961-2005年观测、NCEP再分析资料和北京气候中心发展的气候系统模式1.1版本(BCC-CSM1.1)模拟的逐日最低温度资料,首先采用优选格点回归方法(the Optimal Points Regressio...
胡浩林任福民王澄海
文献传递
1961—2005年中国区域性低温事件的观测、再分析与模拟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利用1961—2005年观测、NCEP再分析资料和北京气候中心发展的气候系统模式1.1版本(BCC-CSM1.1)模拟的逐日最低气温资料,首先采用优选格点回归方法将网格资料降尺度到台站上,然后再应用区域性极端事件客观识别法对3套资料识别得到中国区域性低温事件。分析表明,NCEP再分析资料很好地再现了最低气温的实况;BCC-CSM1.1模式对日最低气温的模拟尽管总体上不如NCEP再分析资料,但模拟效果也较好。NCEP再分析资料在中国区域性低温事件的长期趋势、年际变化以及累积强度和发生频次的空间分布上都较好地再现了实况。BCC-CSM1.1模式对中国区域性低温事件的模拟结果显示,该模式较好地模拟出1961—2005年中国区域性低温事件在频次、极端强度、最大影响面积、持续时间、累积面积和综合强度等各项指标所表现出的一致的减小趋势;对事件累积强度和发生频次空间分布的模拟,总体上较好地反映了观测的主要特征,但对中心位置的模拟存在一定偏差。
胡浩林任福民王澄海
关键词:数值模拟
山西省近48a高温和强降水极端事件变化特征被引量:25
2012年
利用山西68个台站逐日最高气温、降水等资料,采用百分位值极端事件定义方法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山西1961-2008年极端高温和极端强降水事件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年以来,山西极端高温日数呈显著增加趋势,趋势为5.9 d/10 a,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变化趋势不明显,1997年以来增多趋势显著。与此同时,极端强降水事件趋于减少。极端高温事件在2001年发生了突变,2001年以后极端高温事件显著增多。极端高温日数有3~4 a,8~12 a及30 a的周期,极端强降水日数有准3 a,6~10 a及准16 a的周期。极端高温事件的增加与气候变暖有密切联系,Nino_3区海温、欧亚地区的纬向环流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下称西太副高)对极端高温事件有很大影响,当Nino_3区海温偏高、纬向环流偏强、副高面积偏大、位置偏西时,容易导致极端高温日数偏多。极端强降水的发生则与东亚季风和Nino_3区海温有密切联系,当季风强盛、Nino_3区海温偏低时,往往引起极端强降水事件增多。
王咏梅张红雨郭雪刘慧丽李润春
关键词:极端高温极端强降水季风海温大气环流
两个干旱指数在中国区域性气象干旱事件研究中的应用对比
本文基于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和一种新的有效降水指数(IWAP),利用区域性极端事件客观识别法(OITREE)分别识别出1961010年中国区域性气象干旱事件各174次和184次,从干旱演变过程和干旱事件总体特征两个角...
王咏梅任福民赵一磊李韵婕
文献传递
1961-2012年山西雾霾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17
2014年
利用1961-2012年山西逐日天气现象、能见度、相对湿度和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Kendall-tau方法和相关分析法研究山西雾霾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雾多发区在中南部,北部雾日较少。霾、烟幕日数高值区出现在以大同、太原、临汾为中心线的带状区域。季节分布来看,轻雾、雾日数峰值出现在8、9月份,谷值在5月份出现;霾和烟幕日数的峰值出现在12、1月份,谷值在8、9月份出现。近50余年以来,山西雾霾日数呈现增多趋势,雾日增加趋势较弱,20世纪60、70年代为增多趋势,进入21世纪则为减少趋势;轻雾和霾日数均为显著单调上升趋势;烟幕日数也为显著增多趋势,但表现为抛物线型,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前为增多,之后转为下降趋势。山西霾和烟幕日数与El Nino事件有很好的对应关系,El Nino事件发生年往往霾和烟幕日数较多,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温异常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引起东亚地区上空的大气环流异常,形成利于霾和烟幕出现的天气条件。山西冬季气温偏高往往导致霾和烟幕天气的增多,气候变暖对霾和烟幕天气的影响不容置疑。
王咏梅武捷禇红瑞王少俊景新娟
关键词:雾霾ELNINO事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