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肃省教育厅科研基金(0719B-01)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梁发祥曹娟玲罗卫国罗荣娥曹瑞林更多>>
相关机构: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定西市安定区水利水保局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知识
  • 1篇生态
  • 1篇生态脆弱
  • 1篇生态脆弱区
  • 1篇失衡
  • 1篇文化
  • 1篇文化反哺
  • 1篇后喻文化
  • 1篇反哺
  • 1篇本土生态知识

机构

  • 3篇定西师范高等...
  • 2篇定西市安定区...

作者

  • 3篇曹娟玲
  • 3篇梁发祥
  • 2篇罗荣娥
  • 2篇罗卫国
  • 1篇曹瑞林

传媒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西部经济管理...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农民环境教育的失衡及矫正——生态脆弱型贫困地区农民环境教育思考之二被引量:1
2010年
安定区(原定西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属典型的生态脆弱型贫困地区。调查反映出该区农民环境教育措施与"水保立区"的宏观战略失衡、农民环境教育与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建设失衡、农民环境教育与市民环境教育失衡。应通过如下措施予以矫正:制订农民环境教育计划,实现政策措施与"水保立区"战略的对接;坚持农村视角,保证农民环境教育内容的适应性;创新教育方式,提高农民环境教育的实效性;整合现有资源,打造立体化的农民环境教育阵地。
曹娟玲梁发祥罗荣娥曹瑞林罗卫国
关键词:失衡
安定区利用“反哺”形式开展农民环境教育的条件与措施
2010年
定西市安定区生态脆弱与经济贫困高度耦合,属典型的生态脆弱型贫困地区。调查显示,该区农民的环境意识整体欠佳。由于信息传播渠道匮乏,使得政府利用大众传媒进行农民环境教育和农民利用大众传媒获取环境知识均受到限制。在当前"后喻文化"和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宏观背景下,通过在校中小学生利用"反哺"形式开展农民环境教育成为可能。安定区应通过邀请家长与学生一道参与环保专题活动、利用家庭作业形式让学生向家长传播环保知识以及由学生带动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绿色生活"习惯等"小手拉大手"活动,积极开展农民环境教育的尝试。
梁发祥曹娟玲罗荣娥曹瑞林罗卫国
关键词:后喻文化文化反哺
“121”集雨节灌工程:陇中干旱区“抗风险适应”知识的现代应用——兼谈生态脆弱区灾变救治及区域发展中本土生态知识的发掘利用
2011年
陇中干旱区居民在长期干旱缺水的环境中探索出了挖水窖蓄水的"抗风险适应"方法,这是本土生态知识的重要内容。近年在全国干旱区推广的"121"雨水集流工程则是其现代运用。生态脆弱区居民在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时空背景下积累了丰富而又独特的本土生态知识,对于灾变救治及区域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现实中却存在着"共性偏颇"现象,本土生态知识被严重边缘化。我们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内在发展"观是十分强调区域发展中本土居民的参与和本土生态知识的渗透。因此,在生态脆弱区灾变救治和区域发展过程中,应该树立本土生态知识与普同性知识并存互补观念,秉持开放与宽容理念,坚持保护、挖掘、利用和传承相结合的原则,搞好本土生态知识的保护、挖掘、利用和传承工作,发挥本土生态知识应有的作用。
梁发祥曹娟玲
关键词:生态脆弱区本土生态知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