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科技局资助项目
- 作品数:75 被引量:323H指数:11
- 相关作者:王延秀李晓光于肖鹏张新峰郑金华更多>>
- 相关机构: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山医学院泰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山东省某地区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20
- 2004年
- 蒋雪梅梁淑梅韩秋凤宋明娇周桂荣孙洪丽
- 关键词:浅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静脉炎
- 血小板反应素-1在前列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血小板反应素-1(TSP-1)在前列腺癌患者癌组织及其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TSP-1在前列腺癌组织(前列腺癌组)中的表达;以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TSP-1mRNA在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并与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增生组)进行比较。结果前列腺癌组TSP-1阴性表达6例,弱阳性表达16例,阳性表达4例,增生组TSP-1弱阳性表达12例,阳性表达16例,无阴性表达,前列腺癌组TSP-1表达强度较增生组显著降低(P<0.01);TSP-1mRNA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较前列腺增生组织中表达明显下调(P<0.01)。TSP-1mRNA在前列腺癌组外周血中的表达较增生组明显下调(P<0.01)。结论 TSP-1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在前列腺癌组织中明显下调,在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中表达水平明显下调。
- 宋明山刘志峰阮政
- 关键词:血小板反应素前列腺癌免疫组化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 基于DSP的吞水音采集模块的研制
- 2009年
- 介绍了以VC++6.0为开发语言,TMS320C6713为下位机核心,USB为数据通信方式的吞水音采集模块。文中叙述了模块的整体架构、硬件组成以及软件设计。结果表明,该模块可有效可靠地进行人体吞水音信号的采集。
- 陆强郭永新张光玉崔栋王世刚焦青
- 关键词:DSP
- 咬合恢复对大鼠三叉神经节PPTAmRNA及其相应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研究咬合恢复对大鼠三叉神经节P物质(substance P,SP)及编码SP的前速激肽原A(PPTA)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及相应的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实验组动物间断磨除右上、下颌磨牙牙冠至龈下,2组分别于第3、9周停止磨牙,任其自行萌出,恢复咬合关系。双侧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 ganglia,TG)切片行SP免疫组织化学反应(SABC法)和原位杂交反应。光镜观察摄片,并用Image Pro Plus 5.1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测定。采用SPSS1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侧咀嚼实验组咀嚼侧和非咀嚼侧TG内,SP阳性神经元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P<0.05),其非咀嚼侧显著低于咀嚼侧(P<0.05);而PPTA mRNA阳性神经元百分比显著增高(P<0.01,P<0.05),其非咀嚼侧显著高于咀嚼侧(P<0.01)。早期恢复咬合实验组TG内SP和PPTA mRNA阳性神经元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其咀嚼侧与非咀嚼侧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晚期恢复咬合实验组TG内,SP和PPTA mRNA表达情况与单侧咀嚼实验组一致。结论:早期恢复咬合关系TG内SP和PPTA mRNA表达可恢复正常,晚期恢复咬合关系其表达不能恢复正常,SP和PPTA mRNA参与了单侧咀嚼引起的颞下颌关节病的病理变化过程。
- 李晓光高德安靳松王延秀亓春花朱声荣
- 关键词:P物质三叉神经节
- 四叶参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09年
- 随着对四叶参的深入研究,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已逐渐被发现。四叶参主要成分为生物碱、甾萜类、黄酮类、挥发油、多种氨基酸等,药理作用包括抗氧化、抗癌、改善免疫功能、保肝、镇咳、抗疲劳和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等。现就四叶参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概述,为其研究与开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谷红霞周茂金苏美英
- 关键词:免疫功能抗炎
- 强身益体胶囊干预亚健康状态脾肾阳虚证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评价中药制剂强身益体胶囊干预脾肾阳虚型亚健康状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95例脾肾阳虚型亚健康状态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分别给予强身益体胶囊、振源胶囊,用药3个月。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46.81%。干预组患者生存质量、中医证候、疲劳程度及实验室指标均显著改善,且较为安全。结论:强身益体胶囊辨证干预亚健康状态有较好效果且用药安全。
- 王光辉张新元何明菊王琦薛俊宏宋海燕
- 关键词:脾肾阳虚亚健康状态
- 保护地土壤复合改良剂(PSIM)对土壤农化性状及黄瓜产量的效果研究
- 2002年
- 夏光利毕军张昌爱张萍史桂芳毕研文朱国梁
- 关键词:保护地土壤复合改良剂农化性状黄瓜
- 三叉神经痛慢性缩窄环术大鼠动物模型建立的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 探讨建立三叉神经痛慢性缩窄环术大鼠动物模型的效果.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及假手术组,手术组用两根铬线疏松环扎大鼠的眶下神经造成慢性缩窄损伤,而假手术组只暴露神经,但不结扎,观察术后不同时段大鼠对机械刺激的反应阈值(疼痛阈值)及相关的痛觉行为变化.结果 手术组术后2~8周,在眶下神经支配区域内,大鼠出现痛觉超敏现象,与手术对侧、术前及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术后12周左右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 大鼠眶下神经的慢性环扎损伤可导致三叉神经痛出现,压迫解除后疼痛可缓解.
- 王延秀
-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疼痛阈值
- 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素的影响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预防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行性及机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P-选择素及胰岛素抵抗等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对30例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吡格列酮15 mg/d,共12周。治疗前后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P-选择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脂等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hs-CRP、PAI-1及P-选择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显著下降(P<0.05),血脂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变化。结论吡格列酮有助于预防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其机制为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s-CRP、PAI-1及P-选择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程度。
- 吕小红杨利波高云张铁冯幼伦亓文波
- 关键词:吡格列酮糖尿病超敏C-反应蛋白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选择素
- 皮层体感诱发电位信号改善对脊髓型颈椎病手术预后的评价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研究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ortical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CSEP)在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手术后出现信号改善(潜伏期缩短,或/和波幅增高)与临床症状恢复的相关性。[方法]对2008年7月~2010年5月本院收治的58例CSM患者,行术前、术中及术后CSEP监护并记录CSEP值,根据脊髓监护手术前后CSEP是否改善分为两组:波形改善组(A组),表现为波幅升高(>50%),或(和)潜伏期缩短(<5%);波形无改善组(B组)。于颈椎手术术前、术后1周和6个月分别行JOA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ing system)评价神经功能,观察CSEP变化与神经功能恢复之间的关系。[结果]58例患者中36例(62.1%)CSEP出现改善;A组JOA评分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6个月分别为8.42±1.06,14.71±1.31,15.43±1.26;B组分别为8.61±1.13,11.92±1.15,15.21±1.23。术后1周A组恢复高于B组(P<0.05),6个月后JOA评分两组之间比较无差异。[结论]CSM患者减压术后CSEP多出现波形改善,术后CSEP波形出现改善者,术后早期临床症状恢复较快。
- 刘峰魏开斌范新成
- 关键词:皮层体感诱发电位脊髓型颈椎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