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8JA751029)
-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 相关作者:查清华王洪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 江南地域传统对明代诗文的渗透——以吴中“皇甫四杰”为对象
- 2011年
- 文章以明代吴中皇甫四杰诗文为对象,考察江南地域传统如何影响明代的诗文创作。从中发现,江南地域传统一直以显性或隐性的方式渗透在诗文创作中。选择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物象,营造清新自然的意境,采用繁复的描写和修辞手法,表现江南人的高超才情和文化优越感,是显性渗透的主要方式;而江南士人追求自由、崇尚隐逸的精神诉求正是其内在隐性支撑。江南地域传统伴随着江南人的足迹在明代文坛产生了重要影响。
- 汪惠民
- 关键词:明代诗文
- 唐诗中江南商人与商人妇的抒写
- 2010年
- 以商品经济发展为条件,江南地区的城市体系在唐代得以丰满并迅速发展。由此带来的变化不断改变着社会的生活方式,并与区域传统交会碰撞,逐渐形成新的文化结构,进而影响到文学的生产。作为"诗的唐朝",涉及江南商人及商人妇的诗歌正体现了这一新的文化结构。诗中对他们生存状态与情感空间等的抒写,既彰显着这一区域的人文传统个性与现实政治生态,也昭示出江南城市发展带来的社会经济结构与文化精神结构的新变化。
- 查清华
- 关键词:唐诗商人商人妇
- 胡应麟唐诗体格之辨被引量:1
- 2011年
- 作为明代格调理论的集大成者,胡应麟对唐诗体格的辨析,充分体现了格调诗论的特色和创获。兴象风神依托于体格声调,又要在体格声调泯灭形迹之后才能显现真身。从具体的体格声调入手,进而把握唐诗的兴象风神,在胡应麟成为一种自觉的批评实践,并且运用得得心应手。他既从诗作的"句格"和"音调"判断不同时代或阶段的"气象"特色,把握沉涵其中的时代格调之共性和个性,在此基础上将特定的时代概念转换成与之对应的美学范式,也由此细致辨析诗人作品体式格调的个体差异。胡应麟还依据审美经验,从诗歌的体格声调考辨作品的真伪,这与传统考据重知人论世、凭历史文献大异其趣,很能见出格调论的特色。
- 查清华
- 关键词:胡应麟唐诗
- 明嘉靖碧山吟社考论被引量:3
- 2013年
- 碧山吟社在明代三度兴废,规模当以嘉靖年间为最大。社员构成不仅是同乡,且多为同年乃至师生关系;多有不屈权贵、遭忌乞休的仕宦经历,强烈的情感共鸣成为碧山吟社复兴的内在动力。吟社继承了江南文人以诗会友的传统,他们登临山水,吟赏烟霞,雅集饮宴,谈文论艺。从力谏到乞归,从拜佛参禅到"雍容经济",从追求空灵闲雅、自在超脱的山林之趣,到抒写心系社稷、蒿目时艰的苍生之念,均取决于社会政治生态的变化。他们鄙弃虚名浮利,坚守独立人格;其诗风亦在"冲淡清逸"与"豪放雄奇"之间相应转换。这是一种刚柔相济、儒道互补的文化个性,集中体现了无锡地区"不争"和"秉义"相统一的传统风习,也是江南地域带有普遍性的人文习尚。
- 查清华王洪
- 关键词:江南文化明代诗歌
- 明代吴中“皇甫四杰”生平家世考论被引量:2
- 2011年
- 明代嘉靖间"皇甫四杰"的出现,使吴中诗歌创作进入又一兴盛期。他们的作品具有很强的血缘关联性,是明清时江南文学家族的典型代表。因此本文从第一手文献着手,专门考察其生平家世,理清家族世系脉络,考证主要生平事迹,并在此基础上揭示明代吴中地区文化世家兴起之典型性特征:皇甫氏家族自农而从商,由商而致富,因富而崇文,赖文而事科举、入仕途,这一过程历经数代;皇甫氏先辈尚义行善之德操垂范后世,其崇文重教之家风更延播子孙;前辈之表范为皇甫兄弟成为"四杰"提供了精神资源,中表兄的引领为他们提供了直接助力,而兄弟间自相师友、互相砥砺,亦让他们学问日进,诗艺益精。"皇甫四杰"一直成长在肥沃的家族文化土壤上。
- 查清华汪惠民
- 关键词:明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