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8JA751023)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3
相关作者:洪树华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学

主题

  • 3篇意蕴
  • 3篇异类
  • 3篇文化
  • 3篇小说
  • 2篇志怪
  • 2篇唐代
  • 2篇唐代小说
  • 2篇魏晋
  • 2篇魏晋南北朝
  • 2篇魏晋南北朝志...
  • 2篇文化意蕴
  • 2篇巫术
  • 2篇南北朝
  • 1篇虚幻
  • 1篇诗歌
  • 1篇诗经
  • 1篇秦诗
  • 1篇冥婚
  • 1篇文化折射
  • 1篇文学

机构

  • 7篇山东大学

作者

  • 7篇洪树华

传媒

  • 2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江汉论坛
  • 1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宁夏社会科学
  • 1篇宁夏大学学报...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年份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从唐代小说看巫术对人与异类婚恋遇合的影响
2010年
巫术是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对唐代小说产生深刻的影响。在隋唐五代,尤其唐代志怪传奇中,存在着大量的人与异类婚恋遇合的故事。由于道教在唐代社会的深刻影响,加上远古巫风的遗留,人与异类婚恋遇合常受到道士或术士施行巫术的干扰而被迫分离。巫术对唐代志怪中的人与异类婚恋遇合分离结局的影响,依赖特定的道士或术士等施行巫术或举行巫术仪式。
洪树华
关键词:巫术唐代小说
唐代小说中人与异类的婚恋遇合及其文化折射被引量:3
2008年
唐代小说中的人与异类的性爱主动角色的变化,反映了唐代男子对性欲的自觉追求,也就是男人好色的明显表现。同时,人与异类的婚恋遇合有着更多的世俗化的倾向,折射出唐代文人的婚恋观念,间接反映了文人与妓女的性恋现象。
洪树华
关键词:唐代小说
魏晋南北朝志怪中的超现实婚恋遇合的表现形态及其意蕴被引量:3
2010年
人与异类超现实婚恋遇合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题材之一。与先秦诗赋里的人神恋相比,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超现实婚恋遇合的表现形态发生了根本变化,异类形象直接显现,并与人间男子(或女子)发生性爱纠葛,异类女性具有美丽的外形,在性爱上表现出积极主动。这种表现形态的变化折射出世俗社会男人的好色和性幻想。
洪树华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志怪意蕴
从魏晋南北朝志怪看巫术对人与异类超现实婚恋遇合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巫术是一种特殊的民俗文化现象,被认为具有超自然力量。巫术对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人与异类超现实婚恋遇合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道士或者巫师等施行符、攻祷、气禁、击鼓等巫术来消除鬼魅惑人,治愈病人的魅疾。
洪树华
关键词:巫术魏晋南北朝志怪
宋前文言小说中的冥婚及其文化意蕴被引量:3
2010年
冥婚是一种特殊的婚姻习俗,在宋前文言小说中常常出现。它突破了狭义的未婚夭亡的男女合葬,不仅指死人与死人之间的结合,也包括活人与死人的婚恋等。从宋前文言小说来看,冥婚故事大致有三种类型:合葬式、入墓(庙)结为夫妇式、女鬼自荐枕席结为夫妻式。作为古代婚姻嫁娶的一种特殊形式,冥婚具有鬼魂信仰和婚姻门第观念的文化意蕴。
洪树华
关键词:冥婚婚姻习俗
从先秦诗歌看巫风的性恋文化意蕴
2010年
巫风是上古时代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是一种建立在对鬼神迷信基础之上的信仰习俗。它蕴涵着人与巫女、人与神(鬼)的性恋关系,这种性恋关系具有虚幻性。《诗经》、《离骚》和《九歌》等诗具有巫风色彩的这种性恋文化的鲜明踪迹。
洪树华
关键词:诗经楚辞巫风虚幻
20世纪80年代以来宋前文学中的超现实婚恋遇合研究述评被引量:2
2011年
超现实婚恋遇合是我国古代文学尤其是志怪传奇小说中反复出现的题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宋前文学中的超现实婚恋遇合研究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近30年来有关该选题的研究成果可谓丰硕,具体表现在人与神(仙)、人与鬼(魂)、人与精怪等婚恋遇合故事的研究。本文以10年为界,把20世纪80年代以来宋前文学中的超现实婚恋遇合研究分为三个时段考察,指出研究的内容及特点,提出今后研究的几点看法。
洪树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