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sscri201002)
- 作品数:3 被引量:42H指数:3
- 相关作者:詹儒林柳凤赵艳龙杨顺锦常金梅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肉桂醛乳油防治芒果炭疽病及对芒果保鲜的效果被引量:9
- 2012年
- 芒果炭疽病是芒果的主要病害之一,对多菌灵等传统杀菌剂具有抗药性。就自配的20%肉桂醛乳油对芒果炭疽病的田间防治及离体保鲜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肉桂醛乳油对芒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为36.38%,低于施保克(咪鲜胺)的44.50%,但比传统杀菌剂多菌灵的防治效果好。同时,20%肉桂醛乳油可以显著减轻芒果采后病害的发生。
- 何衍彪弓德强柳凤詹儒林赵艳龙常金梅
- 关键词:肉桂醛乳油芒果炭疽病采后病害
- 澳洲坚果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被引量:18
- 2011年
- 通过症状观察、致病性测定、形态和培养性状观察、rDNA-ITS序列分析及生物学活性测定将分离到的病原菌鉴定为异色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versicolor(Speg.)Steyaert。菌株JG01在PDA培养基上菌落白色、背面呈橘黄色花瓣状,分生孢子盘墨汁状散生在菌丝上,分生孢子长梭形,大小为18.3~27.4μm×5.6~7.7μm,4隔,中间3个细胞着色,分隔处颜色很深,顶端附属丝一般2~3根。ITS序列分析,菌株JG01与P.versicolor(AF405298)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达到99.60%。在PDMA培养基上,25~28℃、pH 4.0~6.0、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酵母提取物的条件下菌丝生长最快,培养条件对菌株产孢的影响不明显。
- 柳凤杨顺锦詹儒林赵艳龙
- 关键词:澳洲坚果叶斑病生物学特性
- 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芒果畸形病的病原菌被引量:16
- 2011年
- 从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采集芒果畸形病组织,运用柯赫氏法则证实分离物MG6为该病的致病菌。菌株MG6在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SA)上菌丝白色,无色素产生,米饭培养基浅粉红色;在康乃馨叶片培养基(CLA)上以单瓶梗或复瓶梗假头状产孢,不产生链状孢子;小型分生孢子卵形或长椭圆形,具0-1个分隔,3.1-10.2×1.5-2.2μm;大型分生孢子呈镰刀形,通常3个分隔,18-38×1.8-2.4μm。EF-1α测序结果在Fusarium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性分析显示,菌株MG6与F.mangiferae的同源性最高,达99.68%。综合培养性状、形态学特征和EF-1α序列分析,将菌株MG6鉴定为Fusarium mangiferae。
- 杨顺锦詹儒林柳凤赵艳龙常金梅何衍彪
- 关键词:镰刀菌形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