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8JA751044)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刘静陈琬柠韩春萍田源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师范大学长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学

主题

  • 2篇诗歌
  • 2篇穆木天
  • 1篇多维度
  • 1篇意象
  • 1篇日本文化
  • 1篇日本俳句
  • 1篇少数民族
  • 1篇诗学
  • 1篇自由观
  • 1篇俳句
  • 1篇维度
  • 1篇文化
  • 1篇西方诗学
  • 1篇象征主义
  • 1篇象征主义诗歌
  • 1篇民族
  • 1篇抗战
  • 1篇抗战诗歌
  • 1篇汉俳
  • 1篇黑格尔

机构

  • 5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作者

  • 3篇刘静
  • 1篇田源
  • 1篇陈琬柠
  • 1篇韩春萍

传媒

  • 3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民族文学研究
  • 1篇濮阳职业技术...
  • 1篇邯郸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中日象征主义诗歌形成路径之比较
2014年
象征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在法国形成,之后,通过中日诗人的努力,象征主义传入中日两国。但日本象征主义受到的是法国象征主义的单线影响,而中国的象征主义则受到了日本象征主义诗歌影响为主的同时还受到了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本文采取平行研究的方法,从中日两国象征主义诗歌形成路径的角度去分析两国象征主义诗歌在形成过程中的异同。
洪小涵
关键词:象征主义诗歌
论穆木天的《谭诗》
2010年
《谭诗》首次将西方象征主义的"纯诗"概念,作为反驳"散文化"的有力武器引入中国诗坛。穆木天一方面横移西方象征主义的观念为逻辑起点,一方面又在具体论述中竭力抹去其超验色彩,这既来源于辰野隆的启示,也表现了穆木天试图建构中国"纯诗"理论的努力,并直接导引了中国化的"纯诗"理论与西方象征主义的不同特征。
刘静
关键词:穆木天
《旅心》、《红纱灯》与日本文化
2011年
《旅心》和《红纱灯》是穆木天和冯乃超旅日生涯的结晶,不仅情感特征更多地带上了日本"物哀"色彩,而且在朦胧幽玄的情调,对自然界声色的高度敏感,对音乐美的探索以及其象征主义中包孕浓厚的唯美色彩等等方面,都表现出对于日本文化的广泛吸收与交融。
刘静
关键词:穆木天冯乃超日本文化
浅析西方诗学中多维度的“自由”观——从柏拉图到黑格尔
2011年
"自由"一词原本指人的身体或心理未受约束的畅通状态,但在西方诗学中它被赋予了更为广阔和深厚的意蕴。柏拉图的"理式说"充满了对神的崇尚和挚爱,因为神的世界是理想的;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是对现实的逼真再现,彰显出个性的魅力;黑格尔的三段式的美学思想浸染着浓厚的思辨色彩。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阐释,从而刻画出一个立体的多维度的自由世界。
田源
关键词:西方诗学多维度
少数民族抗战诗歌的意象及主体意识探析被引量:1
2012年
"鬼"作为少数民族抗战诗歌的主要意象指涉日本侵略者,作为一种他者形象折射了自我心理的愤怒、恐惧以及自我在想象、言说他者时对他者的蔑视、惩罚与消解。少数民族抗战诗歌对日本侵略者这一诗歌客体的漫画化、模式化处理使得抗战诗歌的主客体关系从中华民族与日本侵略者的关系转变为"我"与"我们"的关系,体现为一种国家认同的自觉表述。
韩春萍
日本俳句与中国小诗、汉俳被引量:2
2013年
日本俳句促成了"小诗流行的时代",形成了"汉俳"等诗歌形式。但由于中日两国不同的文化传统和诗人不同的人生经历,最终使日本俳句与中国小诗、汉俳在情感内涵和表达方式上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呈现出不一样的诗坛风景。
刘静陈琬柠
关键词:日本俳句汉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