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03JK098)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2
相关作者:王瑞骏李炎隆焦丽芳吕海东苏桐鳞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理工大学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专项资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水利工程

主题

  • 3篇水工
  • 3篇水工结构
  • 3篇混凝土面板
  • 2篇调压井
  • 2篇有限元
  • 2篇围岩
  • 2篇围岩条件
  • 2篇裂缝
  • 2篇面板裂缝
  • 2篇混凝土面板裂...
  • 1篇动力特性
  • 1篇动力有限元
  • 1篇动力有限元分...
  • 1篇堆石
  • 1篇堆石坝
  • 1篇压井
  • 1篇应力
  • 1篇应力变形
  • 1篇应力研究
  • 1篇有限元仿真

机构

  • 5篇西安理工大学
  • 2篇中国水电工程...
  • 1篇中国长江电力...
  • 1篇国核电力规划...

作者

  • 4篇王瑞骏
  • 3篇李炎隆
  • 3篇焦丽芳
  • 2篇吕海东
  • 1篇王刚
  • 1篇田艳
  • 1篇苏桐鳞
  • 1篇张泉恩

传媒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水资源与水工...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混凝土面板裂缝的渗流计算模型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基于等宽缝隙稳定流的运动规律,本文研究建立了混凝土面板裂缝的渗流计算模型.借助该模型,使面板裂缝及其接缝渗流的有限元模拟计算成为可能,从而为面板堆石坝在面板及其接缝发生极端破坏情况下的有限元渗流分析提供了有效的途径.运用该计算模型,通过实例分析,本文还获得了在面板产生大量裂缝情况下(非常工况)面板堆石坝的渗流变化规律.
李炎隆吕海东
关键词:混凝土面板裂缝渗流
不利围岩条件下施工期调压井的动力有限元分析
2011年
调压井作为一种地下薄壁结构,其动力特性对于围岩地质条件十分敏感。本文结合一工程实例,运用瞬态动力学方法,在进行调压井自振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单纯考虑水平地震荷载作用及考虑水平与竖向地震荷载组合作用两种计算工况,对不利围岩地质条件下施工期调压井的动力响应特性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水平与竖向地震荷载组合作用下,衬砌结构位移及应力的分布规律与单纯水平地震荷载作用情况基本相同,但其位移及应力均有所增大。由此说明,地震组合作用增加了衬砌结构的动力反应,竖向地震作用也会影响衬砌结构水平方向的动力反应。因此,在进行调压井结构的抗震设计时,考虑水平与竖向地震的组合作用是必要的。
王瑞骏焦丽芳张泉恩王刚
关键词:水工结构施工期调压井动力特性
考虑接触摩擦的混凝土面板干缩应力研究
2008年
【目的】研究垫层与面板之间的接触约束对面板干缩应力的影响。【方法】根据一般外荷载作用下的接触摩擦单元理论,建立了面板堆石坝混凝土面板与垫层之间接触面干缩应力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基于该计算模型,结合工程实例,分析计算了施工期混凝土面板的干缩应力。【结果】面板混凝土浇筑结束时及蓄水前,其表面和中心的干缩应力均为拉应力,且表面各节点的干缩应力大于中心各节点的干缩应力;蓄水前面板干缩应力的峰值较浇筑结束时明显增大。【结论】算例计算分析表明,应用所建立的模型可以获得较为准确合理的接触面干缩应力计算结果。
王瑞骏李炎隆焦丽芳田艳
关键词:水工结构混凝土面板干缩应力接触面
堆石坝混凝土面板裂缝的渗流形态及计算模型被引量:16
2008年
通过对面板裂缝特征及其渗流形态的分析,基于等宽缝隙稳定流的运动规律,研究建立了堆石坝混凝土面板裂缝的渗流计算模型。借助于该模型,使得面板裂缝渗流的有限元模拟计算成为可能。运用该计算模型,通过实例分析,本文获得了在面板产生大量裂缝情况下(非常工况)面板堆石坝的渗流变化规律。
王瑞骏吕海东李炎隆
关键词:混凝土面板裂缝
不利围岩条件下调压井应力变形的有限元仿真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不利围岩条件下调压井的应力变形特性。【方法】以摩洛哥某水电站调压井工程为例,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调压井应力变形分析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仿真计算获得了施工期与运行期调压井围岩及衬砌结构应力变形的分布与变化规律。【结果】在不利围岩条件下,施工开挖过程中围岩径向位移均指向井内,随着下层岩体的开挖,上层岩体的径向位移不断增大;沿高程方向,径向位移自上而下呈递减趋势,衬砌之前围岩变形基本稳定;运行期衬砌结构内、外侧环向正应力的分布规律沿高程方向基本一致,除调压井底部阻抗孔口处及调压井顶部外,内、外侧环向正应力均以拉应力为主,且自上而下大体呈递增趋势,内、外侧环向拉应力最大值均发生在调压井底部与阻抗孔口衔接处;施工期和运行期井周围岩的径向最大压应力及环向最大压应力均远小于围岩体的设计抗压强度,因此施工期井周围岩不会产生塑性破坏。【结论】在不利围岩条件下,调压井施工应采用自上而下分层开挖的方法,并及时喷锚和延迟一级衬砌;在调压井底部需采取加大衬砌混凝土标号、加设钢板内衬等增加强度的措施。
王瑞骏焦丽芳苏桐鳞
关键词:水工结构调压井应力变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