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0832153)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冯青陈文霞向荣徐倩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牙本质
  • 2篇牙釉质
  • 2篇釉质
  • 2篇射线
  • 2篇微拉伸
  • 2篇放射线
  • 2篇放射线损伤
  • 1篇牙体
  • 1篇牙体硬组织
  • 1篇硬组织
  • 1篇粘接
  • 1篇粘接剂
  • 1篇粘接强度
  • 1篇树脂
  • 1篇树脂粘接
  • 1篇树脂粘接剂
  • 1篇树脂粘结剂
  • 1篇微拉伸粘接强...
  • 1篇微拉伸粘结强...
  • 1篇显微结构

机构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向荣
  • 3篇陈文霞
  • 3篇冯青
  • 1篇徐倩

传媒

  • 2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放射线对牙体硬组织显微硬度和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研究放射线对牙本质和釉质显微硬度及其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16个新鲜完整的离体第三磨牙随机分成牙本质组和釉质组,每组8个。再沿近中远中向将每个牙齿切割成两半,一半作为实验侧,另一半作为对照侧。实验侧分次完成60 Gy照射,2 Gy/次,1次/d,5 d/周,连续6周。照射完成后,使用显微硬度计和扫描电镜分别观测釉质和牙本质显微硬度以及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实验侧釉质、牙本质显微硬度均显著低于对照侧(P<0.05)。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放射线照射后釉质表面有裂纹,出现弹坑样孔隙,深浅不一,边缘不规则,呈熔融状,结构疏松。牙本质小管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部分小管出现堵塞。结论:放射线照射后釉质和牙本质的显微硬度降低,显微结构发生改变。
向荣徐倩冯青陈文霞
关键词:牙釉质牙本质显微硬度显微结构
树脂粘接剂对放射线损伤牙本质粘接效果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评价全酸蚀粘接系统和自酸蚀粘接系统对放射线损伤牙本质的粘接效果。方法:将20颗新鲜完整的离体第三磨牙暴露牙本质面,随机分成4组(n=5):P R和G R为对照组,P1和G1为实验组。实验组分次完成总量为60 Gy的照射。选用全酸蚀粘接系统Prime&Bond NT(PB)对P R,P1组,自酸蚀粘接系统(G-Bond,GB)对G R、G1组进行粘接,用万能材料测试机及扫描电镜分别对样品微拉伸粘接强度和粘接界面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P1和G1组牙本质微拉伸粘接强度均显著低于其对照P R和G R组(P<0.01);P1组牙本质微拉伸粘接强度显著高于G1组(P<0.01)。扫描电镜观察,P1组牙本质形成的混合层厚度较对照组薄,树脂突长与牙本质小管结合不紧密,有细小树脂突侧支形成。G1组牙本质形成的混合层厚度较对照组薄,未见树脂突及树脂突侧支形成。结论:放射线损伤可降低PB以及GB与牙本质的微拉伸粘接强度,但PB的粘接强度仍高于GB。
冯青向荣李佳亿陈文霞
关键词:放射线牙本质粘接微拉伸粘接强度
树脂粘结剂对放射线损伤牙釉质粘结效果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评价全酸蚀粘结系统(PB)和自酸蚀粘结系统(GB)对放射线损伤牙釉质的粘结效果。方法:将20个新鲜完整的离体第三磨牙随机分成4组(n=5)。P1、G1为实验组,分次完成总量为60 Gy的60Co照射;PR、GR为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照射完成后,PR、P1组用PB粘结;GR、G1组用GB粘结,然后用扫描电镜及万能材料测试机分别对其粘结界面和微拉伸粘结强度(MBS)进行分析和检测。结果:牙釉质MBS P1组低于PR组(P=0.00);G1组与GR组比较P>0.05。两种粘结系统间比较,牙釉质MBS PR组高于GR组(P=0.00);P1与G1组比较,P>0.05。扫描电镜下,4组样本的拉伸断裂模式多为粘结界面和混合断裂模式,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PR组牙釉质与粘结剂形成的混合层厚度均匀,而P1组混合层厚度不均匀,树脂突结构紊乱。G1组的混合层较GR组薄,仅少量树脂突形成。结论:PB和GB对放射线损伤牙釉质的MBS均降低,二者效果无明显差别。
冯青向荣李佳亿陈文霞
关键词:放射线牙釉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