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4CB542902)
- 作品数:44 被引量:372H指数:12
- 相关作者:于春泉高杉李琳高树明徐一兰更多>>
- 相关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痰瘀互结证多中心、小样本、精细化临床研究方案被引量:14
- 2018年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血管狭窄的发病基础,在中国有研究调查发现冠心病血瘀、痰浊等标实证候要素所占比例在逐年增加,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成为当今冠心病的主要证候类型之一。依托国家973计划项目,选取中国7家临床单位的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患者为观察人群,冠心病气阴两虚证患者为疾病对照人群,以健康人为空白对照人群,开展多中心、小样本、精细化的临床对照试验研究,检测脂质代谢、炎症介质、内皮细胞损伤、凝血功能等评价病证关系的生化指标,检测血尿代谢组学、全基因表达谱芯片,揭示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生物学基础。该方案进行了严格的入组筛选,严谨的样本采集、运输及统一检测,从量表到临床生化指标再到蛋白组学、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的多组学分析,全面诠释了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生物学基础,是冠心病证候学研究的典型范例。
- 徐一兰高杉许慧愚李琳高树明边育红崔元璐李遇伯李正于春泉
- 关键词: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多中心小样本精细化
- 从痰瘀相关理论论治冠心病浅析被引量:10
- 2014年
- 冠心病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通过大量临床观察表明,痰瘀互结是引发冠心病的重要机制,并贯穿于冠心病的整个病理过程,因此痰瘀互结致脉络瘀阻,血行涩滞是冠心病发病的关键。运用活血化痰法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常能取得较好疗效。
- 高杉张敏李苒高树明路腾飞李琳于春泉
- 关键词: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活血化痰法
- 中药联合西药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疗效及安全性Meta分析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评价中药联合西药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2007年1月—2017年4月中文数据库(CNKI、VIP、CBM、万方数据)及英文数据库(Medline、Cochrane Library)。研究对象为已确诊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的患者,干预措施及比较类型为:中药加西药与单用西药比较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协作组织制定的偏倚风险评价标准对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包括随机化、分配、隐藏、盲法、退出与失访)进行评价,使用Revman 5.2软件对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36个以中文发表的RCTs(共3336个研究对象)被纳入研究。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可明显改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临床疗效和症状疗效,还可以明显改善血脂水平、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结论:中药和西药联用较单用西药在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方面可能具有优势,但还需进一步开展高质量的试验加以证实。
- 高杉杨澍朱彦
- 关键词:西药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中医证候量表与生化指标相关性被引量:18
- 2019年
- 目的:对严格筛选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患者的中医证候量表和生化指标进行分析,探究中医证候与临床生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试验采用了多中心、小样本、精细化的研究方法收集38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患者,对患者0、8、12周中医证候以及各时点的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因子分析结果:第0周主成分一以脂代谢相关指标为主,主成分二、三、四以炎性因子为主,主成分五以凝血功能为主,主成分六到十以临床症状和部分炎性因子为主。经过治疗后,第8周及第12周中医证候逐渐以血瘀和炎性因子为主,痰浊症状及脂代谢相关指标逐渐减少。②冠心病痰瘀互结证聚类结果:第0周聚为10类,其中第一、二类以炎性因子为主,第三、四类以脂代谢相关为主,第五类以凝血功能为主,第六至十类以中医证候为主。结论:冠心病痰瘀互结证主要症状以舌质紫暗、舌下络脉青紫、舌有瘀斑瘀点、身重和口黏腻为主,主要表现在炎性因子、血脂、凝血功能三方面,其中痰和瘀的相互作用可能与炎性因子的高表达有关。
- 许慧愚王朔邓兵毛美娇杜廷海李彬杨宝平于研张虹张世姝毛静远王贤良徐强张蕾宋光明田莉王丽边育红闫丹丹高杉李琳潘晔蔡雪朦步怀恩高树明李先涛徐一兰于春泉
- 关键词: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多中心
- 丹蒌方干预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生化基础研究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通过多中心、精细化的临床研究,旨在通过对比丹蒌方干预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痰瘀互结证患者和健康人的临床生化指标,探究其临床生化基础。[方法]从全国7家临床研究中心共入组受试者82例,脱失4例,最终入组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患者38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丹蒌片治疗,健康人40例不予干预。分别检测内皮细胞损伤、脂质代谢、黏附分子、炎症介质、金属蛋白酶、同型半胱氨酸和凝血功能共7类28项指标,冠心病患者分别检测0、8、12周水平,健康人检测第0周水平。[结果]冠心病痰瘀互结证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相关性较大,通过丹蒌方的治疗可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血管内皮损伤情况。[结论]丹蒌方干预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痰瘀互结证的机制与调节内皮损伤、脂质代谢、炎症因子、凝血功能、金属蛋白酶有关,可为下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徐一兰高杉邓兵毛美娇杜廷海李彬杨宝平于研张虹张世姝毛静远王贤良徐强张蕾宋光明田莉王丽闫丹丹李琳高树明潘晔蔡雪朦王朔李晓枫艾乐胡镜清边育红于春泉
- 关键词: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痰瘀互结证临床生化多中心精细化
- G蛋白耦联受体二聚体药理学研究进展
- 2015年
- G蛋白耦联受体(GPCR)作为几乎遍布人类每一细胞的功能受体,具有多种生理和病理学功能。GPCR通过激活细胞内的不同的G蛋白亚基,从而激活不同的胞内通路,产生不同生物学效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些受体通过二聚体的形式参与调节生理活动,对信号识别及转导有重要作用,进而为生理变化及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现随着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GPCR二聚体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就GPCR所形成的同源、异源二聚体对生理及病理重要作用作一简述。
- 张翕婷董鹏志谭晓文王莹朱彦
- 关键词:G蛋白耦联受体二聚化信号转导
- 冠心病痰瘀互结证一般情况与生化指标相关性分析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患者一般情况与生化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从全国7家临床研究中心共入组受试者83例,脱失6例,最终纳入受试者77例,其中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患者38例,气阴两虚证患者39例。采用多中心、小样本、精细化的临床研究方法,调查2组患者一般情况及生化指标,并做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对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患者一般情况与生化指标作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患者肥胖程度、职业、血压与炎症反应关系密切,病程、合并疾病、合并用药与凝血功能、脂代谢方面关系密切。结论:痰瘀互结证患者在上述一般情况与炎症因子、脂代谢相关因子、凝血功能方面存在一定联系,应注重指标间的交互影响与变化,对于临床中医证候的诊断尤其是冠心病指征的辨识及患者病情改变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王朔蔡雪朦邓兵毛美娇杜廷海李彬杨宝平于研张虹张世姝毛静远王贤良徐强张蕾宋光明田莉边育红王丽闫丹丹高杉李琳高树明潘晔胡镜清徐一兰于春泉
- 关键词:冠心病痰瘀互结生化指标
- 冠心病痰瘀相关标志物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21年
- 心血管疾病是导致我国人群死亡及疾病负担的主要病因,冠心病的早期诊断是基于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以及生物标志物才得以实现的,其中生物标志物对于冠心病的诊断意义尤为重要。临床研究发现,开展以病证结合的中西医治疗模式,在提高对冠心病的诊断和临床疗效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中医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以痰浊、血瘀为证素的证候类型最为多见,其中痰瘀互结证冠心病是中医临床常见的辨证分型,因此开展冠心病痰瘀相关的证候本质研究,找到证候的特异性标志物,并作为微观辨证依据,成为目前中医药防治冠心病研究的焦点。本文从临床生化指标、蛋白组学技术、基因组学技术、代谢组学技术等方面做出梳理与总结,旨在为发现冠心病痰瘀相关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并用以早期临床诊断提出思考。
- 王朔解静徐一兰高树明李琳高杉于春泉
- 关键词:冠心病痰瘀生物标志物中医药
- 中医药干预PPARs及其通路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6年
- 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作为一类由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超家族成员,属于Ⅱ型核受体超家族,控制细胞内多种代谢过程,具有广泛的生理和病理学功能。PPARs具有调节与脂代谢和葡萄糖代谢相关基因的功能,可直接下调促炎基因转录或间接影响脂代谢的转录效应来调控炎症反应。PPARs具有多效性,参与多种疾病的病理形成过程,例如肥胖、糖尿病、冠心病以及某些肿瘤疾病,因此是多种疾病的重要治疗靶点。文章就PPARs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关系以及中药的干预作用作一概述。
- 杨凯伦徐一兰殷佳周好波高杉于春泉
- 关键词:PPARS冠心病中医药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药复方的用药规律被引量:15
- 2021年
-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分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药复方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2010年1月—2020年1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3个数据库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相关文献,分析用药规律,包括四气五味与归经分析、频数及频率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结果]近10年涉及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剂190首,中药120种,药性以温性居多,其次是寒性和平性;药味以苦居多,其次是甘、辛;高频中药31味,丹参、川芎、黄芪、当归、红花等较为常用;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出药对关联规则21条,3味药配伍关联规则6条;经核心药物聚类分析,演化得到18个核心组合与9个新处方。[结论]活血通络、益气补虚、化痰散结为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方法。
- 焦子贻沈丹丹李月黄梦楠高杉李琳于春泉
- 关键词:冠心病用药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