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08CLSZ02)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作者:宋超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历史地理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农业
  • 2篇新中国
  • 2篇农业技术
  • 2篇民国
  • 2篇民国时期
  • 1篇新中国初期
  • 1篇循环经济
  • 1篇水资源
  • 1篇水资源持续利...
  • 1篇农业机械
  • 1篇农业机械化
  • 1篇农业技术转移
  • 1篇消化吸收再创...
  • 1篇历史考察
  • 1篇考论
  • 1篇机械化
  • 1篇绩效
  • 1篇技术转移
  • 1篇建国
  • 1篇建国初期

机构

  • 6篇山东理工大学

作者

  • 6篇宋超

传媒

  • 1篇求索
  • 1篇新疆社会科学
  • 1篇中国经济史研...
  • 1篇中国社会经济...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水资源持续利用与循环经济发展关系初探被引量:1
2009年
水资源持续利用与循环经济发展基于资源和环境危机的共同现实背景,遵循相互一致的理念和原则,即可持续发展及其基本原则,两者互为条件、相互依存、互相包含。资源—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是开放的复杂性系统。水资源持续利用与循环经济发展是复合系统向有序演化的客观基础和必要条件,两者相互促进,协同作用,促进复合系统有序演化和自组织。水资源持续利用与循环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健康演化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宋超
关键词:水资源持续利用循环经济
近代中国从俄苏引进农业技术及其影响考论被引量:4
2011年
近代中国通过从俄苏进口农业机械、良种、聘请专家、向其派遣留学生以及两国侨民、边民往来、俄商在华兴办农牧场、农产品加工厂等途径与方式引进农业技术,其应用推广引起生产方式变革,推动区域农业生产和近代化发展,并在一些方面为新中国初期引进与应用推广苏联农业技术奠定基础。
宋超
中苏经济技术合作对新中国农业机械化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建国初期,中苏两国政府在特定历史背景下进行全面经济技术合作。在农业机械化方面,中国通过发展高等教育和留苏教育、合作科研培养人才;引进和仿制农业机械,引进制造拖拉机站、联合收割机、柴油机成套或关键技术设备,实现主要农业机械国产化;学习苏联模式建设国营机械化农场与拖拉机,为农民代耕代种,试办示范农业机械化;苏联赠送全部农机设备,派遣专家援建大型机械化农场,系统传授农业机械化技术与管理经验,培养输出管理干部和技术人才。建国初期中苏经济技术合作,中国系统引进农业机械化技术与管理经验,对农业机械化起步与农业发展,形成巨大推动作用和深远历史影响。
宋超
关键词:建国初期农业机械化
民国时期苏联农业技术向中国的转移及其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民国时期苏联农业技术通过官方聘请苏联专家、派遣留学生、进出口贸易,以及两国侨民移居、兴办企业、边民往来等途经向中国转移,内容主要包括知识、经验和农业机械、良种等的技术要素。这些技术比较适合中国农业自然条件和生产需要,应用推广改造传统农业增产增收,引起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民消费结构改善,促进机械化、集约化、商品化进而推进了区域农业近代化。同时,在一些方面为新中国初期引进与推广应用苏联农业技术奠定了初步基础,引进农牧品种改良地方品种,形成杂种群在新中国先后育成一批新品种。
宋超
关键词:农业技术转移民国时期
新中国初期对苏联农业机械技术引进特点与绩效被引量:10
2009年
1949—1966年,我国主要通过中苏贸易、苏联援华建设项目和中苏科学技术合作等路径,以进口农业机械产品和成套技术设备、关键技术设备及聘请专家、合作科研等方式,从苏联引进农业机械技术,内容系统全面、突出重点、先进实用;发展高等教育和利用留苏教育、合作科研培养人才,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实现国产化,进而结合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等特点自主设计改进与再创新,开发新产品,提高系列化、通用化和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满足农业生产需要。新中国初期农业机械技术引进对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影响深远。
宋超
关键词:消化吸收再创新新中国初期
民国时期新疆引进苏联农业技术的历史考察被引量:3
2010年
民国时期,新疆通过官方进口苏联农业机械、农业良种、聘请苏联专家、派遣留苏学生以及侨民来疆定居、边民交往等途径引进农业技术,内容比较丰富且实用先进。其应用推广变革了新疆农业的生产方式并增产增收,促进机械化、集约化、商品化和产业结构调整,进而推动农业近代化;同时,农业机械、航空灭蝗、中兽医药、家畜人工受精等技术应用及推广积累经验,为新中国初期大规模引进与推广应用苏联农业技术奠定基础。但因多种因素影响,引入良种仅起到改良地方品种提高产量的作用,优良杂种群在新中国才被利用,先后育成一批畜牧及作物新品种。
宋超
关键词:民国时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