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2009JJD790027)

作品数:35 被引量:857H指数:15
相关作者:范小云刘澜飚王博肖立晟王道平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2篇金融
  • 9篇货币
  • 7篇银行
  • 7篇汇率
  • 5篇货币政策
  • 4篇人民币
  • 4篇资本
  • 4篇资本流动
  • 4篇金融发展
  • 4篇宏观经济
  • 3篇短期资本
  • 3篇短期资本流动
  • 3篇银行业
  • 3篇政府
  • 3篇实证
  • 3篇内生
  • 3篇内生性
  • 3篇资产
  • 3篇金融危机
  • 3篇经济体

机构

  • 35篇南开大学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厦门大学
  • 1篇伯明翰大学
  • 1篇对外经济贸易...
  • 1篇中山大学
  • 1篇英国诺丁汉大...

作者

  • 12篇范小云
  • 11篇刘澜飚
  • 10篇王博
  • 8篇肖立晟
  • 6篇王道平
  • 5篇张靖佳
  • 3篇文艺
  • 3篇孙浦阳
  • 3篇马君潞
  • 2篇方意
  • 2篇郭廓
  • 2篇孙大超
  • 2篇武力超
  • 2篇许启钦
  • 2篇方斯琦
  • 2篇宫跃欣
  • 1篇邵新建
  • 1篇杨娇辉
  • 1篇郭步超
  • 1篇潘赛赛

传媒

  • 7篇经济学动态
  • 5篇世界经济
  • 5篇金融研究
  • 4篇南开经济研究
  • 2篇经济研究
  • 2篇财经研究
  • 1篇国际金融研究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数量经济技术...
  • 1篇经济与管理研...
  • 1篇当代财经
  • 1篇当代经济科学
  • 1篇南开学报(哲...
  • 1篇投资研究
  • 1篇经济学(季刊...
  • 1篇广东金融学院...

年份

  • 4篇2014
  • 5篇2013
  • 13篇2012
  • 10篇2011
  • 4篇2010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政府注资银行政策:基于政府决策内生化的分析
在全球金融危机中,政府注资银行作为各国救助银行的重要手段成为学术焦点之一。本文借鉴了Shleifer and Vishny(1998)的政府决策模型,构造了政府注资银行的福利函数以决定最优注资额度,从而将政府注资额度内生...
张靖佳刘澜飚
关键词:内生性政府效用
高储蓄率、货币供给规则与宏观经济的稳定性被引量:9
2013年
本文将一个适用于我国转型时期的货币供给反馈规则引入代际交叠模型,得到了关于储蓄率、通胀率和货币政策参数三者关系的新洞见:储蓄率与央行设定的货币供给反应弹性的不同组合对经济系统的稳定性具有不同的影响,藉此得到"一张"关于储蓄率和央行货币供给最优参数的"列表"。文章从经济系统稳定性的角度,得出通过间接提高代表性行为人的贴现率,同时辅以货币政策参数微调,可以提升宏观经济稳定性的结论。
王博郭廓马君潞
关键词:高储蓄率代际交叠模型
短期资本流动对中国经济产出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短期资本流动虽然与生产并无直接联系,但可以通过多种间接传导渠道影响产出,其最终影响程度取决于多种传导渠道的相互作用。本文运用符号限定的贝叶斯VAR(SBVAR)模型考察短期资本流动对中国产出的影响,经验结果表明:短期资本流入在整体上可能小幅地促进中国产出增长,但同时会造成相当幅度的产出波动。在目前短期国际资本大量流入中国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实现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的权衡,同时避免金融脆弱性,政策制定者应当实时监测短期资本流动,并适度利用正向的产出传导渠道。
刘澜飚文艺王博
关键词:短期资本流动经济增长
经济冲击与汇率制度选择:基于中国的理论和经验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经济冲击是影响中国汇率制度选择的重要因素,本文在传统国际宏观经济学框架内引入增长账户,通过增加对供给方面的考察补充和完善了传统国际宏观经济学关于汇率制度选择的理论,建立起一个解释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新框架,认为如果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冲击是来自实体经济部门的实际冲击,则人民币汇率制度应该把握好时机加快改革,向更富有灵活性的浮动汇率制度演进;如果经济面临的主要冲击来自于货币部门,则应该继续维持钉住"一篮子"参考货币(或美元)的有弹性的盯住汇率制度。基于结构VAR模型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演进的实证研究表明,与在工业化国家发现的名义冲击对实际汇率的波动具有较好解释力的情况相反,相对实际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能够更好地解释我国实际有效汇率在样本估计区间内绝大部分的变动,这对于指导目前所进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与完善人民币的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意义重大。
王博刘澜飚
关键词:货币冲击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中国居民消费增长吗?被引量:4
2013年
本文基于一个主权货币作为国际货币的跨期最优消费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货币国际化对该国居民消费的影响。结论表明,随着一国货币国际化程度提高,其他国家对该国货币需求增加,有助于提高该国的长期消费水平。进而基于面板数据对美、英、日等主要国际货币国家近几十年来的国际经验分析,均很好地支持了上述理论结论。在当前我国居民消费严重不足、经济增长方式亟需转变的背景下,本研究认为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居民消费增长,对我国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王道平范小云邵新建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国际储备货币
全球失衡与中国对外净资产:金融发展视角的分析被引量:30
2011年
本文运用63个国家1970~2007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各国对外净资产的决定因素及其与本国金融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会极大地影响一国对外净资产水平。发展中国家在融入金融一体化的过程中,倾向于吸收长期资本;然而,较低的金融发展水平又导致资本从发展中国家回流至发达国家,金融发展相对滞后是中国对外净资产异常增长的主要原因。
肖立晟王博
关键词:对外净资产全球失衡金融发展金融一体化
我国前瞻性货币供给规则与宏观经济的稳定我国前瞻性货币供给规则与宏观经济的稳定性——拓展的MIU模型与中国经验被引量:2
2010年
国内研究货币规则的文献大多依据"损失函数最小化"标准获得货币政策工具的决策准则,而鲜有从一般均衡模型不动点性质的角度评析我国货币政策规则的文章。本文将一个适用于我国转型时期的货币量规则引入一般均衡的MIU模型,拓展了传统的固定货币增长率的货币经济学模型。文章发现:消费者微观偏好和央行货币政策参数会对宏观经济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影响。数据分析显示:我国经济系统获致的不动点为鞍点,即存在一条稳定的轨迹使经济系统收敛于均衡状态。文章建议,货币政策部门密切关注居民微观行为演进和央行货币规则微调对经济系统动态特性产生的影响。
马君潞郭廓
关键词:宏观经济稳定性消费者行为
金融信贷是否中国房地产、股票价格泡沫和波动的原因——基于有向无环图的分析被引量:46
2011年
本文采用"有向无环图"和基于"有向无环图"结果的递归预测方差分解技术,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探讨了金融信贷是否是我国房地产、股票价格泡沫和波动的原因。研究表明,无论是在同期还是中长期,金融信贷对我国房地产价格影响有限、对股票价格影响相对较大,房地产、股票价格变动更多来自于房地产、股票价格的自身冲击。抑制我国房地产、股票价格泡沫和过度波动,金融信贷政策的作用可能有限,打破房价单边升值预期、健全股指期货市场和融资融券制度、限制投机行为非常重要。
赵胜民方意王道平
关键词:金融信贷价格泡沫有向无环图
产业集聚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分析——基于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比较研究被引量:82
2012年
本文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出发,尝试在探索制造业、服务业以及外资企业产业集聚对FDI流入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生产性、消费性及公共服务业这三种不同服务业集聚对FDI流入的影响。并引入相邻城市集聚对FDI流入的相互影响。采用我国288个城市2003~2008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城市服务业集聚有利于吸引FDI,而制造业集聚和外资集聚则不利于吸引FDI,其中,生产性和公共性服务业集聚对FDI流入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相邻城市之间的产业集聚在吸引FDI方面存在竞争关系。
孙浦阳韩帅靳舒晶
关键词:产业集聚FDI流入
近期宏观经济政策研究述评
2010年
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导向正由危机应对转向结构调整,"宽财政、紧货币"的调控态势日益明显。目前,国内财政、货币和汇率政策相互制约,对宏观政策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政策的适度性、有效性和退出安排等方面对近期宏观经济政策研究进行梳理,认为2010年货币政策收紧态势已定,财政政策稳中有收,汇率政策稳定不变。此外,本文认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国模型框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研究对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乃至于全球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刘澜飚张靖佳曹元涛
关键词: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