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980078)

作品数:11 被引量:37H指数:4
相关作者:陈玉川祝家镇胡丙杰毕启明陈建国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医科大学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市公安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卫生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专项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7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1篇心肌
  • 7篇心肌梗死
  • 7篇组织化学
  • 7篇免疫
  • 7篇梗死
  • 6篇免疫组织
  • 6篇免疫组织化学
  • 4篇蛋白
  • 4篇心肌缺血
  • 4篇早期心肌缺血
  • 4篇特异
  • 4篇特异性
  • 4篇特异性研究
  • 4篇缺血
  • 3篇死后
  • 2篇凋亡
  • 2篇心肌细胞
  • 2篇心肌细胞凋亡
  • 2篇早期心肌梗死
  • 2篇细胞

机构

  • 9篇中山医科大学
  • 3篇广东省人民医...
  • 3篇中山市公安局
  • 2篇汕头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广州市刑事科...
  • 1篇广州市卫生局

作者

  • 11篇胡丙杰
  • 11篇祝家镇
  • 11篇陈玉川
  • 8篇毕启明
  • 3篇陈建国
  • 3篇李军
  • 2篇徐小虎
  • 1篇成建定
  • 1篇汪冠三
  • 1篇李杰

传媒

  • 7篇中国法医学杂...
  • 1篇法律与医学杂...
  • 1篇法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中国司法鉴定

年份

  • 1篇2003
  • 2篇2002
  • 4篇2001
  • 4篇200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肌细胞凋亡在心肌梗死死后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2年
多年来,学者们对冠心病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进行了大量探讨,并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准确的早期心肌梗死死后诊断仍是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1].
胡丙杰陈玉川祝家镇陈建国徐小虎
关键词:心肌细胞凋亡冠心病猝死心传导系统早期心肌缺血细胞凋亡检测缺血区
早期心肌缺血心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1年
探讨早期心肌缺血心肌细胞凋亡的意义。采用DNA缺口末端标记法 (TUNEL)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早期 (6h内 )不同时间缺血损伤区心肌细胞凋亡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缺血 1h在缺血区域发现少数散在的凋亡阳性细胞 ,3h达高峰 ,随后下降。正常区域未发现凋亡细胞。缺血边缘区域也在缺血 1h局部开始出现心肌细胞凋亡 ,并随缺血时间延长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增加 ,缺血 5h达高峰。表明凋亡是早期缺血性心肌细胞损伤的主要方式 ,心肌凋亡检测可望为早期心肌梗死的死后诊断提供一个灵敏客观的新方法。
胡丙杰陈建国徐小虎陈玉川祝家镇
关键词:心肌缺血细胞凋亡
补体C_5在心肌梗死死后诊断的特异性研究
2001年
为了探讨补体 C5在心肌梗死死后诊断的特异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 ,对正常心脏、心肌梗死及其它非梗死性的引起直接或间接心脏损害的情况如心肌炎、窒息、电击死、出血性休克、心挫伤、有机磷中毒等心肌细胞内 C5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发现: C5仅在心肌梗死与心肌炎病例出现阳性反应,其阳性反应面积同正常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窒息、电击死、出血性休克、心挫伤、有机磷中毒等病例未见明显阳性反应。因此 C5作为心肌梗死死后诊断指标仅受心肌炎的影响,对诊断心肌梗死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胡丙杰陈玉川祝家镇毕启明李杰曾家乐李军
关键词:心肌梗死免疫组织化学特异性法医学
实验性早期心肌缺血补体C5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 ,对急性心肌缺血早期不同缺血时间心肌细胞内补体C5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发现 :C5在心肌缺血 15min即可出现阳性反应 ,并随缺血时间的延长 ,其反应面积逐步增大。心肌细胞内C5阳性是早期心肌缺血的敏感指标 。
胡丙杰陈玉川祝家镇毕启明李杰曾家乐
关键词:早期心肌缺血补体免疫组织化学C5
实验性早期心肌缺血c-fos-mRNA原位杂交研究被引量:5
2000年
用原位杂交和图像分析技术 ,观察大鼠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心肌细胞c fos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 :正常心肌细胞表达少量c fos mRNA ;急性心肌缺血 15min ,心肌细胞表达c fos mRNA的阳性反应增强 ,心肌缺血后 30min ,c fos mRNA阳性反应达到最高峰 ,以后逐步下降。表明 :c fos mRNA的原位杂交检测可为一项灵敏的急性心肌缺血的死后诊断指标。
胡丙杰陈玉川祝家镇李杰曾家乐
关键词:早期心肌缺血原位杂交组织化学
早期心肌梗死后诊断若干免疫组织化学指标的敏感性比较被引量:7
2001年
为探讨纤维连接蛋白 (Fn)、纤维蛋白原 (Fg)、补体 (C5)、肌红蛋白 (Mb)、肌动蛋白 (HHF35 )、结蛋白(Dm)六种指标在诊断早期心肌梗死的敏感性 ,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与统计学处理系统 ,检测缺血心肌细胞内 Mb、 HHF35、 Dm的缺失面积和 Fn、 Fg、 C5的阳性反应面积。结果 :Mb、 HHF35、 Dm在大鼠急性心肌缺血 15 m in即可出现缺失 ,Fg、C5在心肌缺血 15 min即可出现阳性反应 ,而 Fn直到心肌缺血 3h才出现阳性反应。随缺血时间延长 ,Dm、 HHF35、 Mb的缺失面积和 Fg、 C5、 Fn的阳性反应面积逐步增大。表明 Dm、 HHF35、 Mb、Fg、 C5是反映早期心肌梗死的灵敏的形态学指标 。
胡丙杰程海鹰陈玉川何靖祝家镇毕启明刘于武
关键词:早期心肌梗死敏感性
纤维蛋白原在心肌梗死死后诊断的特异性研究
2002年
为探讨纤维蛋白原(Fg)在心肌梗死死后诊断的特异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对正常心脏、心肌梗死及其它非梗死性的引起直接或间接心脏损害的情况如心肌炎、窒息、电击死、出血性休克、心挫伤、有机磷中毒等心肌细胞内Fg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正常对照组心肌细胞内未见Fg阳性反应,而心肌梗死、心肌炎、窒息、电击、休克、心挫伤、有机磷中毒等组均可见Fg阳性反应,且各组Fg阳性反应面积与正常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Fg作为心肌梗死死后诊断指标,易受心肌炎、窒息、电击、休克、心挫伤、有机磷中毒等的影响,对诊断心肌梗死的特异性较差。
胡丙杰陈玉川祝家镇颜云寿毕启明李杰曾家乐李军
关键词:心肌梗死纤维蛋白原免疫组织化学特异性
纤维连接蛋白在诊断心肌梗死的特异性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探讨纤维连接蛋白 (Fn)对心肌梗死死后诊断的特异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 ,对正常心脏、心肌梗死及其它非梗死性因素 ,如心肌炎、窒息、电击死、出血性休克、心挫伤、有机磷中毒等 ,直接或间接引起心脏损害时心肌细胞内Fn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发现 :Fn仅在心肌梗死与心肌炎病例出现阳性反应 ,其阳性反应面积同正常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在窒息、电击死、出血性休克、心挫伤、有机磷中毒等病例未见明显阳性反应。Fn作为心肌梗死死后诊断指标仅受心肌炎的影响 。
胡丙杰陈玉川祝家镇李军毕启明李杰曾家乐
关键词:心肌梗死纤维连接蛋白免疫组织化学
心肌梗死6项免疫组化指标的死后稳定性比较被引量:15
2003年
目的 探讨用于早期心肌梗死死后诊断的维连接蛋白 (Fn)、纤维蛋白原 (Fg)、补体 (C5 )、肌红蛋白(Mb)、肌动蛋白 (HHF3 5 )、结蛋白 (Dm )等 6项免疫组化指标在死后不同时间的稳定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图像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系统 ,检测缺血心肌细胞内Mb、HHF3 5、Dm的缺失面积和Fn、Fg、C5的阳性反应面积 ,并对 6项免疫组化指标在死后不同时间的稳定性进行比较。结果 正常心肌组织 4℃放置 1~ 2d ,Dm、HHF3 5、Mb染色均匀 ,未见明显缺失 ;放置 3d以上 ,即可见Dm、HHF3 5、Mb明显缺失 ,且随放置时间延长 ,缺失面积逐步增大。缺血心肌组织随放置时间延长 ,Dm、HHF3 5、Mb的缺失面积逐步增大 ,Fg、C5、Fn阳性反应面积逐渐减少 ;放置 14d以上 ,Fg呈阴性反应 ;放置 2 1d以上 ,C5呈阴性反应 ;放置 2 8d ,Fn仍呈阳性反应。正常心肌组织放置不同时间 ,均未见Fg、C5、Fn阳性反应。图像分析结果显示阳性反应面积逐步减少。结论 Dm、HHF3 5、Mb的稳定性最差 ,易受死后自溶的影响 ,只适用于新鲜尸体 (死后 1~ 2d) ;Fg次之 ,可用于死后 4℃放置 7d的尸体 ;C5较好 ,可用于死后 4℃放置 14d的尸体 ;Fn稳定性最好 ,可用于死后 4℃放置 2 8d的尸体。
胡丙杰冯绮明汪冠三汪冠三祝家镇陈玉川陈建国
关键词:心肌梗死免疫组化指标死后法医病理学
结蛋白诊断早期心肌梗死的特异性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探讨结蛋白在早期心肌梗死死后诊断的特异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梗死心肌和其他非梗死性的直接或间接心肌损害的心肌结蛋白染色的变化。结果梗死心肌均可见不同程度的结蛋白缺染 ,其他非梗死性的直接或间接心肌损害的心肌中 ,如心脏挫伤、心肌炎、出血性休克、电击死、机械性窒息、有机磷中毒等 ,也有不同程度的结蛋白缺染。
胡丙杰陈玉川祝家镇毕启明成建定曾家乐李杰
关键词:早期心肌梗死结蛋白特异性免疫组织化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