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970616)

作品数:14 被引量:107H指数:9
相关作者:曹支敏余仲东高爱琴梁英梅田呈明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中国林科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锈菌
  • 6篇栅锈菌
  • 6篇落叶松
  • 5篇杨树
  • 5篇落叶松-杨栅...
  • 4篇锈病
  • 4篇抗病
  • 3篇叶锈病
  • 3篇青杨
  • 3篇抗病性
  • 3篇分子标记
  • 2篇真菌
  • 2篇小种
  • 2篇抗性
  • 2篇病原
  • 2篇超微
  • 2篇超微结构
  • 1篇杨树溃疡病
  • 1篇杨树溃疡病菌
  • 1篇杨树品种

机构

  • 13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青海大学
  • 1篇筑波大学
  • 1篇中国林科院

作者

  • 10篇曹支敏
  • 8篇余仲东
  • 3篇田呈明
  • 3篇高爱琴
  • 3篇梁英梅
  • 2篇樊军锋
  • 2篇康振生
  • 2篇李振岐
  • 2篇张刚龙
  • 2篇潘彦平
  • 2篇赵彦修
  • 2篇任本权
  • 1篇陈建珍
  • 1篇王云果
  • 1篇张星耀
  • 1篇刘莉丽
  • 1篇费昭雪
  • 1篇魏明
  • 1篇吴春芳

传媒

  • 8篇西北林学院学...
  • 2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5篇200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杨树抗锈性研究现状被引量:11
2004年
综述了落叶松-杨栅锈菌生理小种分化、寄主杨树抗锈性、抗锈病基因分子标记和抗病基因连锁遗传图谱构建技术;分析了我国杨树抗锈病育种研究的现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余仲东高爱琴曹支敏
关键词:落叶松-杨栅锈菌分子标记抗病基因
青杨叶锈病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 Kleb.)侵染过程的超微结构研究被引量:16
2002年
采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对青杨叶锈病菌 (Melampsora larici- populina Kleb.)的侵染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该菌夏孢子萌发产生 1~ 3个芽管 ,且具较多的树杈状分枝。芽管由气孔侵入 ,侵入前不形成明显的附着胞或仅个别芽管形成附着胞。芽管侵入气孔后在气孔腔内形成气孔下囊 ,再分化出圆形的膨大体而产生 1~ 2支初生菌丝。初生菌丝在寄主细胞间扩展 ,与叶肉细胞壁接触后分化出吸器母细胞 ,吸器母细胞中的细胞器与胞间菌丝相同 ,双核。吸器母细胞产生侵入钉侵入叶肉细胞内部形成吸器 ,成熟吸器由细长具颈环的管状颈部和膨大的吸器体组成 ,此时胞间菌丝在吸器母细胞处分化出次生菌丝 ,在叶肉细胞间扩展形成次生菌落 ,产生孢子堆。病菌在寄主细胞间隙或沿寄主细胞壁延伸时 ,寄主细胞仍保持正常状态。
田呈明梁英梅康振生李振岐赵彦修
关键词:青杨侵染过程超微结构
中国落叶松-杨栅锈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 Kleb.)生理小种分化被引量:29
2005年
曹支敏余仲东潘彦平任本权
关键词:落叶松-杨栅锈菌生理小种分化致病性分化秦岭林区致病类型
中国落叶松杨栅锈菌4个流行小种的RAPD标记被引量:4
2007年
以156条随机引物,对目前中国落叶松杨栅锈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 Kleb)的主要优势菌系进行了RAPD片段的筛选,寻找到了1号3、号4、号5、号4个流行生理小种的特异性RAPD标记。经过多批次扩增,引物S205和S284分别得到1号生理小种长度约450和760 bp的特异条带,S25得到3号生理小种长度约1440 bp的特异条带,S51和S286得到4号生理小种长度约970和1020 bp的特异条带,S23和S96分别得到5号生理小种长度约750和780 bp的特异条带。此结果表明,通过寻找落叶松杨栅锈菌生理小种的特异性RAPD片段,能够建立起中国落叶松杨栅锈菌生理小种的分子检测体系。
魏明曹支敏田呈明
关键词:RAPD分子标记
病原真菌种内群体遗传分化研究现状与技术被引量:10
2002年
论述了病原真菌种内群体遗传分化的原因、标记的技术、标记的基因组片段、存在的问题。
余仲东张刚龙曹支敏
关键词:病原真菌DNA分子标记
杨树叶锈病寄主抗性调查被引量:10
2005年
对周至渭河试验站、林学院树木园 20个杨树种、品种的叶锈病(Melampsoralarici popu linaKled. )病情指数进行了田间调查。结果表明,各杨树派抗叶锈病顺序为:黑杨派 >黑×黑>黑×青>青杨派。美洲黑杨、中绥 12杨表现为免疫;陕林 3号、I 69杨、欧洲黑杨为抗病性品种;青海青杨、44 117、欧美 107、创新杨、中林美荷杨、NL 106和新 9天然杂种杨等为高度感病性品种。
陈建珍曹支敏樊军锋
关键词:叶锈病抗性调查青杨感病性田间调查试验站
杨树溃疡病菌温度依赖性的研究被引量:7
2002年
通过对菌落最大生长速率、直径加倍时间的测定和所得结果的聚类分析 ,将供试菌株分为 4个温度依赖型 ,并分析了杨树溃疡病菌 ( 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极限温度和对连续高温的忍受能力及扩散趋势。
余仲东曹支敏张星耀
关键词:杨树溃疡病菌温度依赖性
真菌营养体亲和性的研究被引量:9
2002年
论述了真菌营养体亲和性研究的概况、原理、依据。
余仲东曹支敏高爱琴张刚龙
关键词:真菌营养体亲和性植物病理学
杨树与栅锈菌互作的细胞学研究被引量:5
2002年
利用生物电镜技术对落叶松—杨栅锈菌 (M .larici populina)与不同杨树无性系互作过程中的细胞学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不同的非亲和性组合中 ,病菌侵染结构的受抑情况不同 ,主要表现为菌体内出现颗粒状物质和多聚核糖体 ,细胞紊乱程度增加 ,原生质解体 ;乳突、胼胝质的形成 ;吸器畸形及外包被物和管状复合物体的出现。寄主细胞对病原菌入侵的反应因品种而异 ,菌丝在寄主细胞间隙或沿寄主细胞壁延伸时 ,感病品种的叶肉细胞保持正常状态。抗病组合中 ,与菌丝接触部位的寄主细胞壁明显增厚 ,并产生乳突 ,细胞壁与质膜之间出现黑色沉积物 ;寄主细胞分泌电子致密度不同的物质包围吸器 ,同时细胞器与吸器相伴随 ,并向吸器周围聚集 ;叶绿体畸形 ,淀粉粒肿胀 ,最后消失 ;质膜内陷发生质壁分离 ,液泡膜上沉积大量的深色颗粒状物 ;细胞膜破裂 ,染色加深 ;细胞质紊乱 ,细胞器解体 ,细胞颗粒化或空泡化而坏死。中抗品种的细胞解体后 ,与受侵细胞相邻的寄主细胞仍很正常 ;高抗与近免疫品种的受侵细胞解体、坏死后 ,相邻的细胞也发生解体或坏死。
田呈明梁英梅康振生李振岐赵彦修
关键词:杨树栅锈菌细胞学研究抗病性超微结构叶锈病
杨树品种叶锈病抗病性研究被引量:19
2008年
对引进的26个杨树种(品种)的叶锈病(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病情指数进行了田间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26个树种均发病严重,发病率为100%,病情指数26.02~99.30.不同杂交组合的病情指数存在差异,但在多数杂交组合间差异不显著,而同一杂交组合的不同种(或品种)抗病性出现明显的分化,绝大多数品种间的病情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杨树抗锈病选育工作中,不仅要考虑不同派系的抗病性差异,更应注意种或品种间的抗病性分化.
刘莉丽曹支敏樊军锋王云果余仲东费昭雪
关键词:杨树病情指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