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01797) 作品数:5 被引量:18 H指数:2 相关作者: 朴春梅 杜杰 王绿娅 王克芳 刘飒 更多>> 相关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复合包装和替勃龙对绝经激素治疗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复合包装(芬吗通)和替勃龙对绝经激素治疗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妇科更年期门诊处于绝经期并接受绝经激素疗法的女性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芬吗通组和替勃龙组,各40例。芬吗通组给予芬吗通周期序贯口服,1片/d,替勃龙组给予替勃龙口服,0.5片/d。2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以及治疗前后Kupperman评分、血脂、血糖、丙氨酸转氨酶(ALT)、肌酐及体重指数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3、6个月后,替勃龙组与芬吗通组Kupperman评分明显均低于治疗前[替勃龙组:(10.8±4.0)、(5.6±2.4)、(4.5±1.8)分比(22.8±3.1)分;芬吗通组:(10.7±4.5)、(5.2±1.3)、(5.0±1.3)分比(22.0±3.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3、6个月后,替勃龙组Kupperman评分与芬吗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LT、血糖、肌酐、体重指数与治疗前比较[替勃龙组:(4.7±1.0)mmol/L比(4.5±0.9)mmol/L、(1.8±0.9)mmol/L比(1.7±0.9) mmol/L、(2.7±0.6)mmol/L比(2.5±0.6) mmol/L、(15±4)U/L 比(15±5)U/L、(5.2±0.3)mmol/L比 (5.1±0.4) mmol/L、(61±5)μmol/L比(58±10) μmol/L、(23.2±1.6)kg/m2比(23.2±1.6)kg/m2;芬吗通组:(4.9±0.5)mmol/L比(4.8±0.6)mmol/L、(1.6±0.6)mmol/L比(1.6±0.4)mmol/L、(2.6±0.5)mmol/L比(2.7±0.6)mmol/L、(14±5)U/L比(14±4)U/L、(5.0±0.5)mmol/L比(5.0±0.5)mmol/L、(59±7)μmol/L比(61±8)μmol/L、(22.8±2.1)kg/m2比(22.7±2.3)kg/m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 张晓颖 高凤霞 李卫民 朴春梅 王克芳关键词:替勃龙 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多倍体细胞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分析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多倍体细胞的方法和意义。方法选取普通级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2只,雄性,8月龄,大约3 kg;普通级SD大鼠2只,雄性,8周龄,大约200 g。人大隐静脉为2例心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修补血管所得。在麻醉日本大耳白兔和大鼠后开腹腔获取下腔静脉,采用多种酶组合的消化液消化兔、大鼠以及人的静脉血管得到适合流式细胞检测的静脉血管平滑肌单细胞悬液,用碘化丙啶标记细胞,利用细胞流式仪分析兔、大鼠以及人的静脉血管平滑肌单细胞悬液各5 000个细胞,检测细胞DNA含量,DNA含量翻倍的细胞为多倍体细胞。并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验证阳性对照HEK293细胞系中的多倍体的存在。结果流式结果显示分析的5 000个细胞中,阳性对照HEK293细胞的多倍体细胞为1 355个(27.1%),从2例患者中取得的大隐静脉多倍体细胞为310个(6.2%)和250个(5.0%);2只大鼠的下腔静脉平滑肌细胞中多倍体细胞为360个(7.2%)和450个(9%);2只兔的下腔静脉平滑肌细胞中多倍体细胞分别为270个(5.4%)和305个(6.1%)。结论成年的静脉血管包括人大隐静脉的平滑肌细胞中普遍存在一定比例的多倍体细胞。 邱淑兰 王克芳 朴春梅 王绿娅 刘飒 杜杰关键词:静脉血管 平滑肌细胞 目标基因捕获测序技术检测肺动脉高压致病基因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利用目标基因捕获测序技术,对9例肺动脉高压(PAH)患者进行4个已知致病基因突变筛查,探讨利用目标基因捕获测序技术对PAH进行基因诊断的可行性。方法:抽取PAH患者外周血,提取全基因组DNA,制备文库。设计骨形成蛋白2型受体(BMPR2)、激活素受体样激酶1(ACVR1)、细胞内皮糖蛋白(En G),信号蛋白SMAD4基因(SMAD4)外显子区域特异性捕获探计,利用目标基因捕获技术,进行杂交,富集目标基因组区域的DNA片段,利用Illumina Hi Seq 2000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致病基因突变与PAH的相关性。结果:9例患者中,2例患者发现BMPR2基因突变,1例发现ACVRL1突变,BMPR2突变临床症状较重,ACVRL1突变发病年龄较小。结论:本研究利用目标基因捕获测序技术,在9例PAH患者中查出3个致病基因突变。该方法快速有效,可实现对PAH致病基因突变的初步筛查,对PAH的临床基因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朴春梅 朱燕 习昕 张陈 杜杰 顾虹关键词:肺动脉高压 高通量测序 突变 小动物活体成像生物发光稳定细胞株的构建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构建能用于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的、能稳定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小鼠Panc02胰腺癌细胞株制作动物模型。方法利用表达荧光素酶基因pGL4.20为载体,转染小鼠Panc02胰腺癌细胞株,通过检测荧光素酶活性,检测其表达效果,通过嘌呤霉素筛选稳定转染细胞株,挑选高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单克隆细胞株,并利用此细胞株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中确认小鼠胰腺癌皮下肿瘤形成。结果构建了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Panc02稳定转染细胞株,并且在体内形成皮下肿瘤。结论构建了高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Panc02稳定转染细胞株。 朴春梅 邱淑兰 刘飒 王绿娅 杜杰关键词:活体成像 生物发光 胰腺癌 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在结肠癌肝转移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利用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稳定细胞株及小动物活体成像平台,观察小鼠SL4结肠癌肝转移及血管新生情况。方法利用表达荧光素酶SL4-luc结肠癌细胞株,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检测结肠癌肝转移的情况,通过血管新生的近红外线探针观察肝转移灶中血管新生情况。结果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生物发光技术确定了结肠癌细胞肝转移,近红外线探针活性确定了肝转移的灶中血管新生。结论在结肠癌肝转移过程中,应用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确定了结肠癌的肝转移及血管新生。 朴春梅 刘旭霞 王绿娅 杜杰关键词:活体成像 生物发光 近红外发光 结肠癌 肝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