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J[2009]2188)

作品数:6 被引量:26H指数:4
相关作者:张爱华潘雪莉黄晓欣张博更多>>
相关机构:贵阳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4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蛋白
  • 4篇组蛋白
  • 3篇乙酰化
  • 3篇转移酶
  • 3篇细胞
  • 3篇基因
  • 3篇甲基转移酶
  • 3篇DNA甲基转...
  • 3篇DNA甲基转...
  • 3篇HACAT细...
  • 2篇亚砷酸钠
  • 2篇乙酰化酶
  • 2篇中毒
  • 2篇砷中毒
  • 2篇酸钠
  • 2篇皮肤
  • 2篇去乙酰化
  • 2篇去乙酰化酶
  • 2篇燃煤污染
  • 2篇燃煤污染型

机构

  • 6篇贵阳医学院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篇潘雪莉
  • 6篇张爱华
  • 2篇黄晓欣
  • 1篇张博

传媒

  • 3篇环境与健康杂...
  • 2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中华地方病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亚砷酸钠对HaCaT细胞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CpG结合蛋白-2、DNA甲基转移酶1、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结合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亚砷酸钠(NaAsO:)对人肤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CpG结合蛋白-2(MeCP2)、DNA甲基转移酶1(DNMTl)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l)结合情况的影响,为深化阐释砷毒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以0.00(空白对照)、3.13、6,25、12.50、25.00μmol/LNaAs02重复间隔处理HaCaT细胞72h(NaAs02处理24h,隔天再次相同处理,重复3次),以人表皮鳞癌细胞株(A431)作为阳性对照。定量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Q—CHIP)检测MGMT基因转录调控区CHIPl、CHIP2区域及MGMT基因编码区ChIP3区域MeCP2、DNMTl、HDACl结合情况。结果各组HaCaT细胞MGMT基因转录调控区CHIPl、CHIP2区域MeCP2、DNMTl、HDACl蛋白结合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387、84.634、78.442和19.263、69.649、26.546,P均〈0.05);其中各N以s02处理组CHIPl、CHIP2区域MeCI〉2、DNMTl、HDACl蛋白结合水平[3.13μmol/LNaAs02处理组:(136.00±16.97)%、(145.00±2.83)%、(88.50±19.09)%和(106.50±37.48)%、(112.34±8.73)%、(59.71±8.49)%;6.25μmol/LNaAs02处理组:(130.00±42.43)%、(154.50士4.95)%、(101.00±1.27)%和(88.50±3.54)%、(134.32±2.82)%、(102.75±19.91)%;12.50~mol/LNaAs02处理组:(141.50±23.33)%、(161.50±7.78)%、(125.00±U.31)%和(119.50±24.75)%、(171.59±3.54)%、(167.61±10.61)%;25,00μmol/LNaAs02处理组:(134.50±43.13)%、(472.50±50.20)%、(383.50±30.41)%和(180.09±12.73)%、(348.50±27.58)%、(158.45±12.02)%]均高于空白对照组[(51.50±9.19)%、(82.00±12.73)%、(25.03±2.91)%和(37.02±4.24)%、(91.56±26.16)%、(19.09±2.90)%,P均〈0.05]�
张博潘雪莉张爱华
关键词:基因组蛋白脱乙酰基酶类
HDAC1在燃煤污染型砷中毒患者血液及皮肤组织中的转录及表达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了解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在燃煤污染型砷中毒患者血液及皮肤组织中的转录及表达,探讨其在砷中毒发生、发展乃至癌变中的作用。[方法]在贵州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选择68例地方性砷中毒(以下简称“砷中毒”)确诊患者(轻度24例、中度28例、重度1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经过皮肤病理学诊断,分为一般病变组(20例)、癌前病变组(14例)及癌变组(6例)。在距病区约12km的非砷暴露村,选择23例居民作为对照组。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采集上述被调查者的外周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血中HDAC1 mRNA的表达。另收集自愿接受手术治疗的61例砷中毒患者皮肤组织标本(一般病变34例、癌前病变21例,癌变6例)和15例正常皮肤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砷中毒患者皮肤及对照皮肤组织中HDAC1蛋白的表达。[结果]HDAC1 mRNA在对照组及轻、中、重度砷中毒患者外周血中表达的平均值分别为0.44457(0.37093—0.63904)、0.49286(0.08018~1.12747)、0.45185(0.24413~0.87641)和0.56676(0.30678~0.844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99,P〉0.05);HDAC1 mRNA在一般病变组、癌前病变组和癌变组患者外周血中表达的平均值分别为0.32081(0.16723~0.83972)、0.50552(0.28280~1.43397)和0.80479(0.92123~1.899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82,P〉0.05)。HDAC1蛋白在一般病变组、癌前病变组以及癌变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100%和83.33%,与对照组(46.67%)比较表达增强(P〈0.01)。[结论]HDAC1参与了砷中毒的发生发展,其蛋白表达增强可能是砷中毒发生的早期事件。
潘雪莉张爱华黄晓欣
关键词:砷中毒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
亚砷酸钠对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MGMT基因组蛋白乙酰化及转录与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了解不同剂量亚砷酸钠(NaAsO_2)对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中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组蛋白乙酰化调控、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25.00、12.50、6.25、3.13μmol/LNaAsO_2重复间隔处理HaCaT细胞72h(NaAsO_2处理24h,隔天再次用NaAsO_2进行相同的处理,重复处理3次)。定量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Q-ChIP)检测MGMT基因转录调控区(ChIP1、ChIP2区域)及MGMT基因编码区(ChIP3区域,对照区域)组蛋白乙酰化修饰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免疫印迹分析分别检测MGMT基因的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设不染毒的HaCaT细胞为空白对照(0.00μmol/L),人表皮鳞癌细胞株A431为阳性对照。[结果]0.00、3.13、6.25、12.50、25.00μmol/L NaAsO_2处理细胞中,MGMT基因转录调控区ChIP1区域的组蛋白H3K9乙酰化水平分别为176.68±8.50、175.71±18.14、161.26±16.28、146.23±24.00和82.64±3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809,P<0.05);组蛋白H4乙酰化水平分别为183.59±11.98、180.84±24.10、166.52±5.48、156.87±10.64和103.42±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493,P<0.05)。ChIP2区域的组蛋白H3K9乙酰化水平分别为171.11±16.54、167.55±8.97、156.51±8.59、135.88±16.55和82.01±3.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626,P<0.05);组蛋白H4乙酰化水平分别为117.23±16.21、143.29±10.59、135.87±7.44、105.48±7.56和78.79±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438,P<0.05)。编码区ChIP3区域的组蛋白H3K9乙酰化水平分别为37.53±6.23、35.57±5.85、40.81±4.45、42.18±1.23和41.87±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341,P>0.05);组蛋白H4乙酰化水平分别为40.78±2.42、38.56±4.66、39.47±2.88、33.13±3.48和31.48±4.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027,P>0.05)。MGMT基因mRNA转录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19829±0.15997、1.51831±0.18054、1.42522±0.18039、1.01454±0.09679和0.88772±0.0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359,P<0.05);MGMT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66 19±0.06124、1.17447±0.
潘雪莉张爱华
关键词:MGMT基因组蛋白乙酰化MRNA转录HACAT细胞
亚砷酸钠对HaCaT细胞中DNMT1、HDAC1基因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了解不同剂量的亚砷酸钠(NaAsO2)对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中DNA甲基转移酶1(DNMT1)、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基因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以0、3.13、6.25、12.5和25μmol/L NaAsO2溶液重复间隔处理HaCaT细胞72 h(NaAsO2处理24 h,隔天再次进行相同处理,共处理3次),以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检测DNMT1及HDAC1基因的mRNA转录,以免疫印迹分析(western blotting)检测DNMT1及HDAC1蛋白表达。以人表皮鳞癌细胞株A431作为阳性对照。结果细胞经0、3.13、6.25、12.5和25μmol/L NaAsO2溶液处理后,DNMT1 mRNA转录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50 90±0.174 05,0.930 53±0.145 56,0.752 93±0.244 62,0.558 11±0.051 02和0.370 17±0.088 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39,P<0.05);HDAC1 mRNA转录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021 80±0.179 57,1.496 98±0.107 55,1.303 24±0.152 08,1.037 75±0.204 88和0.816 74±0.153 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914,P<0.05)。DNMT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00 87±0.000 10,0.026 04±0.002 63,0.283 19±0.072 62,0.842 61±0.082 39和1.579 87±0.200 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799,P<0.05);HDAC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34 65±0.012 03,0.273 65±0.012 02,0.634 90±0.239 76,0.775 03±0.126 51和1.126 16±0.167 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20,P<0.05)。结论 DNMT1和HDAC1蛋白的高表达是砷致皮肤损害的重要分子事件,这为进一步应用其抑制剂探索砷中毒的防治提供了可能。
潘雪莉张爱华
关键词:DNA甲基转移酶1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MRNA转录蛋白表达HACAT细胞
燃煤污染型砷中毒人群MGMT基因甲基化、转录及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了解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基因(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转录及表达以及DNA甲基转移酶1(DNMT1)的转录及表达与砷中毒的关系。方法采集68例燃煤污染型砷中毒(以下简称砷中毒)患者(轻度24例、中度28例、重度16例)及23例非病区居民外周血。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SP)检测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MGMT及DNMT1 mRNA的水平。利用自愿手术治疗的砷中毒患者皮肤组织标本(61例,其中34例为一般病变,21例为癌前病变,6例为癌变)和对照皮肤组织标本(15例),以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砷中毒患者及对照皮肤组织中MGMT及DNMT1蛋白的表达。结果 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率与砷中毒程度有关(χ2=13.739,P<0.01)。砷中毒组MGMT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患者和非甲基化患者之间MGMT mRNA和DNMT1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轻、中度患者DNMT1 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癌前病变组和癌变组皮肤组织中MGMT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与皮肤损害程度有关(rs=-0.446,P<0.01);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患者MGMT蛋白表达明显低于非甲基化组(P<0.05)。砷中毒组皮肤组织中DNMT1蛋白表达强于对照组(P<0.01),并与皮肤损害程度有关(rs=0.740,P<0.01);且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患者组织中DNMT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非甲基化组(P<0.05)。结论 MGMT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抑制了燃煤污染型砷中毒患者皮肤组织中MGMT蛋白的表达,且DNMT1蛋白的高表达参与了此抑制过程。
潘雪莉张爱华黄晓欣
关键词:砷中毒基因DNA甲基转移酶1DNA甲基化
5-氮杂-2'-脱氧胞苷和曲古抑酶素A对亚砷酸钠处理细胞中DNMT1和HDAC1基因转录及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5-氮杂-2'-脱氧胞苷(5-AZA-dC)和曲古抑酶素A(TSA)对亚砷酸钠(NaAsO2)处理的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中DNA甲基转移酶1(DNMT1)、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基因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25μmol/L NaAsO2重复间隔染毒HaCaT细胞72 h(25μmol/L NaAsO2处理24 h,隔天再次进行相同处理,共处理3次),再分别以1.5、3.0、6.0μmol/L 5-AZA-dC作用于NaAsO2处理细胞72 h,125、250、500 nmol/L TSA作用于NaAsO2处理细胞48 h,以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检测DNMT1及HDAC1基因的mRNA转录,以免疫印迹分析(western blotting)检测DNMT1及HDAC1蛋白表达。设不进行任何处理的细胞为空白对照,仅染砷的细胞为阳性对照。结果 1.5、3.0、6.0μmol/L 5-AZA-dC作用于NaAsO2处理细胞后,DNMT1及HDAC1 mRNA转录相对表达量与仅染砷的阳性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NMT1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与仅染砷的阳性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AC1蛋白相对表达量与仅染砷的阳性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5、250、500 nmol/L TSA作用于NaAsO2处理细胞后,DNMT1及HDAC1 mRNA转录相对表达量与仅染砷的阳性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NMT1及HDAC1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与仅染砷的阳性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AZA-dC能抑制砷所致的DNMT1蛋白高表达,TSA能抑制砷所致的DNMT1及HDAC1蛋白高表达,这为进一步探索砷中毒的表观遗传学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潘雪莉张爱华
关键词:HACAT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