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12JK0700)

作品数:8 被引量:28H指数:5
相关作者:张卫华李芳琴郭新荣曹雪刘彦丽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西安医学院南阳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咸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针疗
  • 6篇针疗法
  • 3篇皮部
  • 2篇针灸
  • 2篇针灸疗法
  • 2篇灸疗
  • 2篇灸疗法
  • 1篇督脉
  • 1篇性病
  • 1篇血清
  • 1篇血清5-HT
  • 1篇腰部
  • 1篇腰肌
  • 1篇腰肌劳损
  • 1篇阴经
  • 1篇镇痛
  • 1篇镇痛作用
  • 1篇治疗痛症
  • 1篇任脉
  • 1篇软组织

机构

  • 8篇陕西中医药大...
  • 4篇西安医学院
  • 1篇南阳理工学院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临汾市人民医...

作者

  • 7篇张卫华
  • 4篇李芳琴
  • 3篇郭新荣
  • 2篇曹雪
  • 1篇张小英
  • 1篇雷寿清
  • 1篇赵颖倩
  • 1篇刘彦丽
  • 1篇王正泽
  • 1篇李青
  • 1篇丁雯
  • 1篇白庆庆
  • 1篇李田芸
  • 1篇马若峰

传媒

  • 5篇陕西中医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陕西中医学院...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年份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尺胫针疗法的操作及其特点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介绍尺胫针疗法的操作方法及其特点。方法:从尺胫针进针点的确定、进针(针具与体位、进针操作、针刺数量)与行针、留针与出针、操作特点诸方面加以论述。结果:以定痛位、定病经、定尺胫、定区带确定其进针点;平刺进针,针身仅卧皮下,针刺的数量以患者取效为依据;采用上抬下压、左右摆动、左右捻转、环转四种方法行针以加强刺激;以针刺数量多寡不一、针刺深度仅在皮下、范围呈区带性、点线面结合的立体式行针手法与特殊的"得气"现象为操作特点。结论:尺胫针疗法操作以经络理论作指导,方法简便,特点鲜明,疗效满意,安全性高,便于推广。
曹雪张卫华郭新荣赵颖倩
“痛位在督脉,皮部取太阳”尺胫针疗法的浅析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浅析尺胫针疗法中"痛位在督脉,皮部取太阳"。方法:尺胫针疗法是依据十二经脉所布所属系统划分区域的,其刺激部位是病变所属经脉相应之尺部或胫部之皮部,但临床若病位在前后正中线时,应取何经之尺部或胫部皮部则难以把握。通过相关理论研究及大量临床实践总结,认为督脉与太阳经在经脉循行上密切相关,二者经气相通,生理病理相互为用。结论:病变位于后正中线的督脉时,应选取手(横膈线以上者)足(横膈线以下者)太阳经皮部治疗效果较好,即"痛位在督脉,皮部取太阳"。
李芳琴张卫华
关键词:督脉
尺胫针疗法治疗痛症机理探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在确定尺胫针疗法治疗躯体软组织损伤痛疗效较佳的前提下,探讨其镇痛机理。方法:运用中医经络皮部、标本理论,结合整体局部全息律以及现代医学之神经、递质、局部力学效应研究成果加以阐述。结果:尺胫部(局部)与其所属经脉系统(整体)全息相关,针刺刺激尺胫部皮部后,通过相应络脉、经脉及上下对应标本而达通经活络之作用,针刺影响其感觉神经传导、化学递质、改变病变局部生物力学等发挥镇痛效应。结论:尺胫针疗法治疗痛症的机理是应用中医经络理论结合全息论以及针刺对神经系统及递质的影响等而起到镇痛之目的。
曹雪
尺胫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60例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尺胫针疗法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符合诊断的慢性腰肌劳损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尺胫针组和腕踝针组,每组60例。1d治疗1次,7次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个疗程治疗后,尺胫针组愈显率为78.2%,总有效率为97.6%;腕踝针组愈显率为48.6%,总有效率90.3%。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间无差别(P>0.05)。二组患者综合评分均较治疗前差异极其显著(P<0.01);疼痛和症状总积分改善尺胫针组优于腕踝针组(P<0.05),二组的压痛和关节功能活动障碍度无差别(P>0.05)。二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随访3个月疗效巩固。结论:尺胫针疗法治疗慢性腰肌劳损近期疗效显著,其对患者腰痛、压痛、腰部功能活动障碍的改善作用明显。
张卫华马若峰张培国
关键词:针灸疗法腰肌
尺胫针刺激点探析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阐明尺胫针疗法之刺激点与针灸理论的关系及其特点。方法:从尺胫针刺激点与十二经脉、相关皮部、标本、经穴的关系以及该刺激点所具有的区带性、浅刺性、针刺的数量、特殊"得气"现象、点线面结合的立体行针手法和临床疗效加以论述。结论:尺胫针之刺激点以针灸理论为指导,是泛化了的腧穴,是尺胫部局部与十二经脉系统这一整体全息的体现,其操作简便、安全、起效速,对躯体软组织损伤痛治疗效果显著。
张卫华刘彦丽雷寿清李芳琴郭新荣
关键词:十二经脉十二皮部
尺胫针疗法对甲醛致痛模型小鼠血清5-HT含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研究尺胫针疗法的镇痛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小鼠分为模型组、腕踝针组及尺胫针组,于小鼠第二、三跖趾关节之间皮下注射5%甲醛溶液致痛造模,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小鼠血清5-HT含量变化。结果血清5-HT含量在造模后4 h即明显升高;于一、二次治疗后,尺胫针组和腕踝针组均低于模型组(P<0.01;P<0.05),而尺胫针组较腕踝针组更低(P<0.05)。结论尺胫针与腕踝针疗均可降低足底注射甲醛溶液致痛小鼠模型血清5-HT含量,尺胫针组降低作用优于腕踝针组。
张卫华李青王正泽张小英李芳琴
关键词:镇痛作用血清5-HT
尺胫针治疗腰部急性软组织损伤55例
2015年
目的:观察尺胫针治疗急性腰部软组织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符合试验纳入标准的本病患者随机分为尺胫针组与腕踝针组,每组55例。两组均1d治疗1次,共治疗6次。两组均在首次治疗前、进针后即刻、进针后15min、出针后即刻及末次治疗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评定。结果:针刺后即刻及进针后15minVAS评分尺胫针组较腕踝针组为优(P<0.01);出针后即刻及末次治疗后VAS评分两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尺胫针组镇痛起效时间较腕踝针更短,见效更快。
张卫华李田芸白庆庆任昌涛郭新荣丁雯
关键词:急性病
浅谈尺胫针疗法中“痛位在任脉,取少阴皮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析尺胫针疗法中"痛位在任脉,取少阴皮部"之刺激点选取依据。方法:尺胫针疗法刺激点的选取原则是依据疼痛部位所属十二经脉而确定病经,再选取该病经尺部或胫部之相应皮部。而当疼痛位于人体前正中线的任脉时,刺激点选取何经之皮部却难以把握。笔者通过文献研究和大量的临床实践总结,认为任脉与少阴经在经脉循行、交会穴、络脉分布、生理病理上均密切相关。结论:发生于人体前正中线任脉的疼痛时,取少阴经尺(胫)部皮部疗效较佳,即"痛位在任脉,取少阴皮部"。
李芳琴张卫华
关键词:镇痛少阴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