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00506)

作品数:9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作者:梁华翁建平徐芬严晋华许婧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胰岛
  • 6篇胰岛素
  • 4篇脂肪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3篇胰岛素抵抗
  • 3篇2型糖尿
  • 3篇2型糖尿病
  • 2篇蛋白
  • 2篇脂肪肝
  • 2篇脂肪肝病
  • 2篇脂肪细胞
  • 2篇转录
  • 2篇转录调控
  • 2篇综合征
  • 2篇酒精
  • 2篇酒精性
  • 2篇酒精性脂肪肝
  • 2篇基因
  • 2篇非酒精性

机构

  • 9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作者

  • 9篇梁华
  • 7篇翁建平
  • 6篇徐芬
  • 5篇严晋华
  • 4篇许婧
  • 3篇袁丁
  • 3篇毕艳
  • 3篇刘宏霞
  • 2篇张雷
  • 1篇叶建平
  • 1篇蔡梦茵
  • 1篇孙卫平
  • 1篇许雯
  • 1篇周银莉
  • 1篇邓洪容
  • 1篇林倍思

传媒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新医学
  • 2篇中华糖尿病杂...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SIRT1敲除对C57BL/6J小鼠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和机制探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在脂肪分化和发育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建立以C57BL/6J为基因背景的SIRTl全敲除小鼠(简称SIRT1^-/-小鼠),以同窝的野生型小鼠作为正常对照。28周龄小鼠测体重和体内脂肪含量,留取附睾脂肪垫。用BODIPY558/568和isolectinAlexaFluor488分别对离体后新鲜的附睾脂肪尖端的脂肪细胞和毛细血管进行荧光染色,在共聚焦显微镜下成像后用Imafis图像分析处理软件重建为三维图像。将固定后的附睾脂肪进行组织切片,行HE染色;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CD31蛋白的表达。体外实验取怀孕小鼠第13~14天的胚胎,制备小鼠胚胎成纤维(MEF)细胞,诱导分化为成熟的脂肪细胞,进行油红O染色。结果与野生型小鼠相比,SIRT1^-/-小鼠的体重显著低[(42.1±1.6)比(25.4±1.0)g,P〈0.05],体内脂肪含量明显少[(13.4±1.0)比(7.8±0.5)g,P〈0.05],附睾脂肪组织明显发育不良,组织切片HE染色显示SIRT1^-/-小鼠的脂肪细胞显著小、细胞外基质少;而体外实验中SIRT1^-/-小鼠MEF细胞的成脂能力反而强于野生型小鼠[油红O定量测吸光度(A)值:1.93±0.09比0.71±0.04,P〈0.05]。进一步实验发现,与野生型小鼠相比,SIRTl1^-/-小鼠附睾脂肪组织中血管生成显著少(毛细血管所占体积百分比:2.92%±0.03%比1.34%±0.02%,P〈0.05),表现为三维成像中毛细血管网较野生型对照组少近1/2,且SIRT1^-/-小鼠附睾脂肪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CD31的表达受损。结论SIRT1全敲除导致C57BL/6J基因背景的SIRT1^-/-小鼠脂肪组织发育不良,其机制并非由于成脂能力减弱,而可能与脂肪组织中血管生成受损使得脂肪细胞的分化成熟受阻有关。
徐芬严晋华梁华许雯叶建平翁建平
关键词:脂肪细胞细胞分化血管生成
5'-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2010年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指脂质紊乱引起脂肪在肝脏蓄积的一种病理状态.在许多国家,NAFLD已成为慢性肝损伤的最常见原因[1].NAFLD是一广义术语,它是从单纯性脂肪变性到非酒精性脂肪变性性肝炎等一系列肝损害的统称,后者可导致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并有导致肝细胞癌的风险[2].在同样年龄和性别的情况下,即使是单纯性脂肪变性,死亡风险也比健康人的高[3].胰岛素抵抗是NAFLD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在糖尿病、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等存在胰岛素抵抗的病理情况下,NAFLD的发病率明显增高[4].2007年,周健等[5]对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调查显示,约有2/5的患者合并有NAFLD,而后者又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
张雷梁华翁建平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蛋白激酶磷酸腺苷NAFLD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
PNPLA3功能及其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2年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一种以肝脏甘油三酯异常聚集、炎症浸润为主要特点的病理综合征。2009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NAFLD患病率在过去10年逐年升高,已超过15%。目前NAFLD发病机制仍不明确,脂质异位沉积和胰岛素抵抗是发病的两个重要机制。
许婧梁华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流行病学调查病理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甘油三酯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激活大鼠Patatin样磷酯酶结构域蛋白3基因转录
2013年
目的探讨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e)对Patatin样磷酯酶结构域蛋白3(PNPLA3)基因的转录调控作用。方法构建7周龄雄性体重匹配的禁食(24h)以及禁食后再喂食(48h)SD大鼠(自由饮食组3只,饥饿组3只,再喂食组4只)和高脂及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的2型糖尿病sD大鼠(正常对照组5只,2型糖尿病组6只)。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组织中SREBP一1c和PAPM3的表达水平。将大鼠PⅣP翻3启动子5’端上游-1000bp序列分成3段,分别构建荧光素酶报告载体(R—PⅣPM3.1、R—PM似3—2、R—PNPL43—3),转染人正常肝细胞株L02,比较3个载体基础荧光素酶活性以及SREBP-1e过表达诱导的荧光素酶活性。分析上述实验中荧光素酶活性最高的PNPLA3启动子片段可能的SREBP-1c结合位点(SRE),分别构建野生型和SRE突变型报告载体,比较两个载体荧光素酶活性。多组定量资料比较用方差分析,两组定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结果与自由饮食组相比,饥饿组大鼠肝脏SREBP—lc、PNPLA3和脂肪酸合成酶FAS基因表达均下降,再喂食组三者表达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4.14,334.11,754.20,均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组SREBP-1e、PNPLA3基因(t=-18.39,-30.07,均P〈0.05)及蛋白表达(t=4.58,6.81,均P〈0.05)均显著增高。R—PNPLA3-1报告载体基础荧光素酶活性较对照升高51.13倍(t=-28.93,P〈0.05),R一删PM3—2和R—PNPLA3—3无基础荧光素酶活性;在L02细胞中,转染SREBP-1c表达质粒的R—PⅣPL43—1组荧光比值较转染空质粒的组升高2.63倍(t=-7.64,P〈0.05),而R—PⅣPM3.2组及R—PNPLA3—3组转染SREBP-1e表达质粒荧光比值较转染空质粒组均无变化;PNPLA3启动子-100~-911)p存在SRE,SRE突变的报告载体(MUT—R—PNPL
许婧梁华刘宏霞徐芬袁丁严晋华翁建平
关键词: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转录调控
胰岛素通过脂联素受体2/过氧化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α通路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的肝脏脂质沉积
2011年
目的 探讨脂联素受体2(AdipoR2)/过氧化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通路在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脂质沉积中的作用.方法使用高脂饮食诱导联合链脲佐菌素(STZ)处理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8周龄雄性清洁级SD大鼠42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予常规饮食,n=12)、糖尿病组[予高脂饮食(脂肪占热卡的56%)联合STZ处理,成模后不予干预,n=15]、胰岛素组(在糖尿病成模后即开始为期3周的NPH胰岛素治疗,n=15).干预结束后,处死大鼠,留取血清及肝脏组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脂联素水平,Western blot法和(或)实时 PCR方法检测肝脏组织中AdipoR2/PPAR-α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多组定量资料之间的比较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最小差异显著性分析(LSD法).结果 (1)糖尿病组大鼠血清脂联素水平为(0.27±0.09)μg/L,较对照组(0.55±0.16)μg/L下降了51.5% (P〉0.05),而胰岛素组为(1.54±0.24 )μg/L(与糖尿病组比较,P〈0.01);(2)糖尿病组肝脏AdipoR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分别为0.70±0.30 和0.72±0.12,均较正常对照组(0.38±0.02 和0.49±0.05)的表达升高,而胰岛素组其表达降低[分别为mRNA (0.27±0.09)和蛋白(0.42±0.0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糖尿病组肝脏PPAR-α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60±0.20和0.19±0.04,均较正常对照组的表达(2.70±1.50 和0.43±0.18)明显下降,而胰岛素组分别为mRNA(1.30±0.40)和蛋白(0.27±0.07).结论 胰岛素干预可以通过作用于AdipoR2/PPAR-α通路增强肝脏脂肪酸氧化来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的脂质沉积.
张雷梁华严晋华徐芬毕艳孙卫平翁建平
关键词:胰岛素脂联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
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状态下脂肪细胞色素上皮衍生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 探讨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状态下脂肪细胞的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表达的影响.方法 对22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2周的胰岛素强化治疗,分析比较其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血甘油三酯及PEDF水平变化.对8周龄雄性SD大鼠进行高脂饮食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糖尿病组、胰岛素治疗组、格列齐特治疗组,另设正常饮食对照组.分化成脂的3T3-L1脂肪细胞加入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或)胰岛素干预24h.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印迹)检测脂肪组织或细胞PEDF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或脂肪细胞培养液上清中PEDF的含量.将3T3-L1脂肪细胞分为对照组、PEDF处理组、抗PEDF抗体处理组,测定各组脂肪细胞对3H-葡萄糖的摄取率.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后,空腹血糖与血甘油三酯均显著下降[(12.9±2.8)与(5.9±1.4) mmol/L、(3.1±1.8)与(1.7±0.8) mmol/L,P<0.05],并有血清PEDF水平明显降低[(22.85±5.73)与(18.38±5.28) mg/L,P<0.05].糖尿病大鼠血清PEDF水平高于对照组和胰岛素治疗组[(28.6±0.5)、(25.4±0.6)、(25.3±0.6) μg/L,P<0.05],并伴有脂肪组织PEDF、TNF-α的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5),胰岛素治疗后上述指标均下降(P<0.05),但在格列齐特组并无明显改善.进一步实验发现,TNF-α诱导3T3-L1脂肪细胞PEDF表达及分泌增多(P<0.05),而该作用可被胰岛素减弱(P<0.05).此外,PEDF下调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率的作用可被抗PEDF抗体拮抗(P<0.05).结论 胰岛素可下调2型糖尿病状态下脂肪细胞及血清中PEDF的表达,改善脂肪细胞的葡萄糖摄取率,这可能是胰岛素治疗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机制之一.
徐芬林倍思周银莉邓洪容毕艳梁华
关键词:胰岛素色素上皮衍生因子脂肪细胞
人PNPLA3基因启动子转录调控的初步分析
2013年
目的构建人PNPLA3基因不同长度的上游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裁体,在LO2细胞中比较不同长度启动子片段的活性,为研究PNPLA3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提供初步依据。方法对PNPLA3基因5'侧翼区约1 400个碱基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其转录调控区域;利用PCR及酶切方法,以人外周血中全基因组DNA为模版扩增不同长度的PNPLA3基因上游启动子区序列,分别构建荧光素酶基因报告载体。瞬时转染LO2细胞,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系统检测各启动子的转录活性。利用在线分析软件预测PNPLA3基因主要转录调控区的潜在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果成功构建5段不同长度的PNPLA3基因上游启动子区的报告载体;在LO2细胞内启动子活性随片段长度变化,表现为当PNPLA3启动子片段从-1015截短到-647,从-647截短至-553,从-553截短至-333时活性变化不大,而从-333截短至-8时活性显著下降(P<0.05);Match分析显示-333~-8片段具有多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论初步判断-333~-8区是PNPLA3基因的主要转录调控区。
刘宏霞梁华许婧徐芬袁丁严晋华翁建平
关键词:启动子转录调控荧光素酶
胰岛素及格列齐特治疗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脂质沉积的机制探讨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胰岛素及格列齐特治疗2型糖尿病对大鼠肝脏脂质沉积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制备高脂及链脲佐菌素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组、胰岛素组和格列齐特组,并设正常对照组。通过肝脏油红O染色观察其肝细胞脂质沉积情况;ELISA检测血清脂联素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脏脂联素受体1(AdipoR1)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脏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Thr172p-AMPK)、固醇调节因子结合蛋白1c(SREBP-1c)、磷酸化的固醇调节因子结合蛋白1c(Ser372p-SREBP1-1c)、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磷酸化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Ser79p-ACC)和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BiP)的表达。结果:糖尿病组肝细胞脂质沉积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胰岛素和格列齐特治疗后肝细胞脂质沉积明显改善。胰岛素治疗后,血清脂联素的水平及肝脏AdipoR1 mRNA水平较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而格列齐特治疗后两者水平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糖尿病大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脏Thr172p-AMPK/AMPK和Ser372p-SREBP-1c/SREBP-1c和Ser79p-ACC/ACC表达明显降低(P<0.01),BiP表达明显升高(P<0.01)。胰岛素治疗后,Thr172p-AMPK/AMPK和Ser372p-SREBP-1c/SREBP-1c显著升高(P<0.01),Ser79p-ACC/ACC和BiP蛋白表达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而格列齐特治疗后Thr172p-AMPK/AMPK和Ser372pSREBP-1c/SREBP-1c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BiP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Ser79p-ACC/ACC与糖尿病组比较无明显改善。结论:胰岛素和格列齐特治疗均能通过激活脂联素-AMPK减轻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的脂质沉积。但两者作用的分子机制有所不同。胰岛素激活AMPK,通过抑制SREBP-1c表达、直接磷酸化SREBP-1c抑制SREBP-1c入核等短期和长期的作用以及抑制内质网应激影响SREBP-1c,减少脂质合成;而格列齐特仅通过磷酸化的短期作用和抑制内�
袁丁梁华刘宏霞许婧徐芬严晋华翁建平
关键词:胰岛素格列齐特脂质沉积
脂肪滋养蛋白单核苷酸多态性rs2072907与肥胖、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附中国广州831例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脂肪滋养蛋白(Adiponutrin)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2072907与肥胖以及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5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2型糖尿病组,331名糖耐量正常者设为非糖尿病组(其中非肥胖者155名,超重/肥胖者176名)。测量两组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及腰臀比,测定总胆固醇、三酰甘油、HDL-C,采用稳态模型评估法(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应用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检测脂肪滋养蛋白基因rs2072907位点基因型。比较两组等位基因以及基因型频率差异,分析SNPrs2072907与肥胖、2型糖尿病、性别的相关性,及非糖尿病组中不同性别患者的基因型、肥胖/2型糖尿病相关表型及HOMA-IR的差异。结果:脂肪滋养蛋白基因SNPrs2072907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2型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之间,以及非糖尿病组的正常体质量组与超重/肥胖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组男性的C等位基因频率较非糖尿病组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糖尿病组男性中CC基因型患者的空腹胰岛素水平、2h胰岛素水平及HOMA-IR均较GC和GG基因型患者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CC基因型较GC及GG基因型三酰甘油水平和游离脂肪酸水平均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NOVA分析显示男性的CC基因型与HOMA-IR相关。结论:脂肪滋养蛋白基因可能不是中国人肥胖或2型糖尿病的主要易感基因;脂肪滋养蛋白基因SNPrs2072907有可能增加中国男性胰岛素抵抗发生的风险。
梁华蔡梦茵毕艳翁建平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肥胖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