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DBA050055)

作品数:9 被引量:489H指数:9
相关作者:左志宏席居哲桑标周颖刘俊升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哲学宗教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心理
  • 5篇心理弹性
  • 3篇儿童
  • 2篇心理一致感
  • 2篇少年
  • 2篇青少年
  • 2篇高中生
  • 1篇心理理论
  • 1篇心理韧性
  • 1篇幸福感
  • 1篇压力调节
  • 1篇抑郁
  • 1篇缘起
  • 1篇甄别
  • 1篇中介
  • 1篇中介作用
  • 1篇人际
  • 1篇生态系统理论
  • 1篇内隐
  • 1篇内隐联结测验

机构

  • 8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上海社会科学...
  • 1篇中国浦东干部...

作者

  • 7篇席居哲
  • 7篇左志宏
  • 6篇桑标
  • 2篇刘俊升
  • 2篇周颖
  • 1篇李滢
  • 1篇包蕾萍

传媒

  • 5篇心理科学
  • 1篇心理学报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心理发展与教...
  • 1篇心理科学进展

年份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不同学习压力承受能力高中生的家庭生态比较被引量:17
2006年
目的:考察不同学习压力承受能力高中生的家庭生态特点。方法:利用问卷法对上海市区3所普通高中的170名学生的学习压力自我觉知、心理健康、家庭社会文化环境、人格及其它相应的家庭社会人口学变量进行测查。结果:170名被试中,有130人感到有学习压力。但这130人中,只检出30人有心理或行为问题(非耐压组),其余100人心理健康(耐压组)。耐压组被试较非耐压组在父母教养方式的父亲惩罚、严厉(17.88±5.07/20.48±4.64,t=-2.512,P<0.05),母亲拒绝、否认(13.40±4.44/16.83±4.18,t=-3.765,P<0.05),母亲惩罚、严厉(13.11±6.02/16.07±5.44,t=-2.411,P<0.05)得分低,而母亲情感温暖、理解(54.03±10.04/48.83±10.39,t=2.467,P<0.05)得分高;耐压组被试较非耐压组在家庭社会文化环境的亲密程度(7.51±1.88/6.23±2.70,t=2.426,P<0.05),文化知识(4.51±2.01/3.63±2.13,t=2.080,P<0.05),道德宗教(5.06±1.53/4.37±1.85,t=2.072,P<0.05),组织程度(6.48±1.82/5.63±2.01,t=2.189,P<0.05)得分高,而矛盾冲突(2.89±1.90/3.97±1.99,t=-2.697,P<0.05)得分低;耐压组被试较非耐压组在人格的怀疑性(4.89±1.53,5.87±1.65,t=-3.024,P<0.05)、忧虑性(5.53±1.72,6.28±1.65,t=-2.103,P<0.05)和紧张性(5.73±1.53,6.81±1.59,t=-3.362,P<0.05)得分低。结论:学习压力并不必然导致心理或行为问题,保护性家庭生态因素将缓冲或阻止学习压力的不利影响。
席居哲左志宏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弹性
心理韧性儿童的社会能力自我觉知被引量:50
2011年
旨在考察心理韧性儿童与缺乏心理韧性儿童相比社会能力自我觉知特点,以探究社会能力自我觉知的心理韧性发展意蕴。利用量表法和内隐联结测验(IAT),对经由汇聚操作法筛选出的99名心理韧性儿童和176名缺乏心理韧性儿童,分别测量社会能力外显自我觉知与内隐自我觉知,并从2个信息源多角度测量其实际社会能力。结果发现:心理韧性儿童比缺乏心理韧性儿童有更高水平的社会能力外显自我觉知,社会能力自我觉知与心理社会发展功能总体上存在极其显著的正向关联;心理韧性组儿童自我觉知的社会能力低于其实际社会能力但两者显著正相关,缺乏心理韧性组儿童自我觉知的社会能力接近于其实际社会能力但两者不存在显著相关,两组儿童自我觉知的社会能力与实际社会能力之差的差异极其显著;心理韧性儿童在内隐社会能力自我觉知测验不相容任务与相容任务上反应时之差显著大于缺乏心理韧性儿童。这提示,外显上谨慎一致的高水平社会能力自我觉知和内隐上更倾向于认为自己有能力或为心理韧性发展的主体性机制原因之一。
席居哲左志宏桑标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内隐联结测验
心理弹性儿童的压力/逆境认知被引量:43
2011年
心理弹性儿童是如何看待其曾经历的或正在经历的严重压力/逆境的?解读这一问题或可促进对聚焦于儿童自身的心理弹性机制的探查。为考察心理弹性儿童压力/逆境认知特点,利用Visual FoxPro 8.0平台自编计算机程序和故事测验法,分别从压力/逆境的敏感程度、觉知到的压力/逆境严重程度、觉知到的压力/逆境影响持久程度和觉知到的压力/逆境可应对程度四个方面对心理弹性组儿童和缺乏心理弹性组儿童进行测量。结果发现:(1)心理弹性儿童的压力/逆境敏感程度高于缺乏心理弹性儿童,表现为前者在压力/逆境指标回忆量、压力/逆境再认敏感性指标和模糊情境下压力/逆境偏向性上的得分均比后者高,而且,前者的压力/逆境指标再认击中平均反应时比后者短,反应标准亦比后者宽松。(2)心理弹性儿童在觉知到的压力/逆境严重程度、影响持久程度和可应对程度上两亚类实验任务("你认为主人公如何看?"和"若你是主人公如何看?")上的得分与反应时,除设身处地的压力/逆境影响持久程度认知外,其余与缺乏心理弹性儿童之间差异均不显著,提示,心理弹性儿童所觉知到的严重压力/逆境影响远没有缺乏心理弹性儿童所认为的更为持久。文章探讨了儿童更为敏感的压力/逆境觉知和相对而言认为严重压力/逆境没有那么持久影响力之于心理弹性发展的意蕴。
席居哲桑标左志宏
关键词:心理弹性
心理弹性儿童的心理理论被引量:30
2011年
本研究探讨了心理弹性儿童与缺乏心理弹性儿童心理理论的差异及其心理弹性发展意蕴。对523名从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二年级中小学生利用多信源汇聚操作甄别法,通过逆境/压力综合评定与心理社会发展功能综合评定,甄别出心理弹性儿童99人和缺乏心理弹性儿童176人。对全部被试施测12类心理理论任务。在控制了阅读能力、性别和年龄所进行的多元协方差分析(MANCOVA)结果发现:心理弹性儿童在心理理论得分总体上显著高于缺乏心理弹性儿童;对12类任务分别进行协方差分析(ANCOVA)表明,两组儿童心理理论得分显著性差异主要体现在诸如假装、讽刺、说服、双重欺骗、误解等5类任务上,白谎任务上组间差异临界显著,其余任务组间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显著性水平。以年龄和性别为控制变量所进行的偏相关分析结果提示,心理理论与心理社会发展功能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联。最后较详细讨论了心理理论对心理弹性发展的意义。
桑标席居哲左志宏Wu Wei
关键词:心理弹性儿童心理理论
心理弹性儿童的人际关系认知被引量:24
2011年
探查儿童寻求信任性人际关系建立和向他人求助启动阶段的人际关系认知,检验心理弹性儿童是否比缺乏心理弹性儿童拥有更准确、快速的人际关系类型和更积极、快速的中性人际关系性质认知。利用自编人际关系类型认知和中性情境人际关系性质认知实验程序,对经由汇聚操作法筛选出的心理弹性儿童(99人)和缺乏心理弹性儿童(176人)实施实验,记录被试的反应结果和反应时。以年龄和性别为协变量,分别对两组儿童人际关系类型认知得分及反应时、中性情境人际关系性质认知得分及反应时进行组间差异的协方差分析。结果支持部分研究假设:心理弹性儿童人际关系类型认知总分显著高于缺乏心理弹性儿童;心理弹性儿童在中性情境下人际关系性质认知积极与消极维度总分、积极—消极连续体上的振幅均显著小于缺乏心理弹性儿童,但心理弹性儿童对中性情境人际关系性质认知更具积极偏向;两组儿童在所有任务指标上的平均反应时差异皆不显著。提示,儿童对人际关系类型的准确把握及对人际关系性质谨慎却相对积极的认知,可能是有效寻求和建立人际关系、获取社会支持资源以良好应对严重压力/逆境的重要主体性因素。
席居哲桑标左志宏Wu Wei
关键词:心理弹性儿童生态系统理论
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被引量:290
2008年
二三十年来,心理弹性(resilience)发展现象受到研究界日益广泛的关注并开展了大量研究,这动摇了研究界长期笃信的压力/逆境对人的发展的功能影响的传统认识,促使人们从多重结果的角度审视压力/逆境之于心理发展的作用,并以积极的视角看待压力/逆境中人的发展。本文首先探讨了resilience的中文译法,接下来对心理弹性研究的缘起、沿革、成果方面进行了梳理与回顾,总结了该领域研究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尝试对心理弹性研究何去何从予以前瞻性探析。
席居哲桑标左志宏
关键词:缘起
心理韧性者甄别诸法被引量:41
2009年
如何甄别心理韧性者是心理韧性研究的重要方法命题。自心理韧性研究领域发端至今,尽管出现了许多心理韧性者甄别方法,但遵循什么方法或基于什么方法依然是该领域的技术难题。本文将已有文献中心理韧性者甄别方法梳理概括为5个类别:简捷质性判别法、简明量化判定法、年龄发展任务法、汇聚操作评估法和心理量表评定法,就每类方法分别从技术内涵、操作要领、功能优劣等层面予以介评,并在对诸法简要比较的基础上,讨论了心理韧性者甄别的效力与效率权衡问题。
席居哲左志宏
关键词:甄别
青少年心理一致感水平及其与应付方式的关系被引量:39
2006年
本研究以265名高中生为被试,探讨青少年心理一致感发展的特点以及与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被试在心理一致感发展水平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2)三个年级被试的应付方式存在显著的差异;(3)被试心理一致感水平与问题解决、求助两种应付方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4)被试心理一致感水平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四种应付方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高心理一致感个体在压力调节上倾向于采用成熟而积极的应付方式。本研究从压力应对的过程角度分析心理一致感与应付方式之间的关系。
刘俊升周颖包蕾萍桑标
关键词:心理一致感压力调节青少年高中生
心理一致感在青少年压力应对中的中介效应检验被引量:17
2010年
对250名中学生施测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心理一致感量表(SOC-13)、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和积极-消极情感量表(PAS&NAS),以探讨心理一致感在青少年压力应对中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心理一致感与抑郁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2)心理一致感和压力事件均可以显著地预测个体的抑郁水平和幸福感;(3)心理一致感在压力事件与抑郁之间起着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1.9%;(4)心理一致感在压力事件与幸福感之间起着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7%。心理一致感在压力事件与压力反应之间发挥着重要的中介缓冲作用。
周颖李滢刘俊升
关键词:心理一致感抑郁幸福感中介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