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JPPT-115-189)

作品数:35 被引量:363H指数:12
相关作者:邓四二王燕霜杨海生唐六丁滕弘飞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机械工程
  • 9篇航空宇航科学...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理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22篇轴承
  • 11篇滚动轴承
  • 8篇非线性动力
  • 6篇圆柱滚子
  • 6篇圆柱滚子轴承
  • 6篇转子
  • 6篇滚子
  • 6篇滚子轴承
  • 6篇非线性动力学
  • 5篇弹流
  • 5篇弹流润滑
  • 5篇润滑
  • 5篇润滑油
  • 5篇混沌
  • 5篇保持架
  • 4篇动力特性
  • 4篇转子系统
  • 4篇分岔
  • 4篇高速圆柱滚子...
  • 4篇ADAMS

机构

  • 34篇河南科技大学
  • 6篇大连理工大学
  • 4篇西安电子科技...
  • 2篇洛阳轴承研究...
  • 1篇江苏大学
  • 1篇常州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航工业沈阳...
  • 1篇宁波达克轴承...

作者

  • 28篇邓四二
  • 13篇王燕霜
  • 9篇杨海生
  • 6篇唐六丁
  • 5篇滕弘飞
  • 4篇林立广
  • 4篇陈建军
  • 4篇李云龙
  • 4篇张耀强
  • 3篇王恒迪
  • 3篇韩宝财
  • 3篇李云峰
  • 3篇胡清华
  • 2篇刘秀海
  • 2篇杨伯原
  • 2篇高银涛
  • 2篇杜辉
  • 2篇谢鹏飞
  • 2篇张占立
  • 2篇刘喆

传媒

  • 11篇航空动力学报
  • 3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机械传动
  • 2篇轴承
  • 2篇振动与冲击
  • 2篇润滑与密封
  • 2篇兵工学报
  • 1篇矿山机械
  • 1篇机械强度
  • 1篇机械设计与研...
  • 1篇摩擦学学报
  • 1篇机械设计与制...
  • 1篇航空学报
  • 1篇系统仿真学报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噪声与振动控...
  • 1篇航空发动机
  • 1篇计测技术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7篇2009
  • 11篇2008
  • 1篇2007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波分析技术在矿山机械轴承故障检测中的综合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在介绍小波分析原理的基础上,阐述了如何综合应用小波分析技术对矿山机械轴承进行故障检测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小波阈值降噪、小波能量谱和小波包络谱技术综合应用及联合编程,实现了仅需对振动信号进行一次小波分解和对能量集中频段单支小波重构,即可完成整个检测过程,从而降低了噪声对故障检测的干扰,提高了检测效率及其准确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滚动轴承故障具有很好的检测效果及实用价值。
廖辉邓四二王春艳王雅梦
关键词:滚动轴承故障检测
滚动轴承温度场研究的现状和展望被引量:25
2010年
高速滚动轴承的温升及温度分布状态直接影响着主轴—轴承系统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滚动轴承转速的不断提高,则会导致轴承摩擦生热急剧增加,如果热量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散发,轴承内部的温度将会异常升高。温度过高则会导致轴承内部零件表面灼伤甚至相互胶合、咬死而早期报废,后果十分严重。因此,随着主轴—轴承系统转速的不断提高,滚动轴承内部的温升及温度分布已经成为需要考虑的重要指标。我们对高速滚动轴承的发热机理、传热过程及温度分布三个方面分别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探讨;详细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对轴承热分析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滚动轴承温度场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刘喆王燕霜
关键词:温度场热分析有限元法
弹流润滑中圆柱滚子轴承接触体内应力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基于现代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和弹性力学理论,建立了高速圆柱滚子轴承非等温时变的弹流分析模型、轴承套圈与滚动体接触时接触体内应力分析仿真模型。用数值分析方法对模型求解,并用Tecplot软件对轴承接触体内应力分布进行仿真。仿真结果分析表明,弹性流体动力润滑中轴承速度及其所受载荷是影响轴承接触体内部应力分布的主要因素;在不考虑其它因素情况下,接触区内中部靠接近表面的区域接触应力最高,改善接触体表面压力,可以有效改善接触体内等效应力分布。
郑学普杜辉
关键词:圆柱滚子轴承弹性流体动力润滑应力分析
高速圆柱滚子轴承保持架动力学特性分析被引量:45
2014年
建立了高速圆柱滚子轴承动力学微分方程,采用精细积分法和预估-校正Adams-BashforthMoulton多步法相结合的算法,对高速圆柱滚子轴承动力学微分方程进行求解,并对保持架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过大的保持架间隙比不利于保持架稳定运转;在一个套圈固定、另一个套圈工作状态下,保持架引导方式采用旋转套圈引导时,保持架打滑率较低;保持架采用外引导方式时保持架质心运动较为稳定;在内外圈同向旋转且外圈转速高于内圈转速条件下,保持架采用外引导方式时,保持架打滑率较低;在内外圈反向旋转且外圈转速高于内圈转速条件下,保持架质心轨迹变得不规则;保持架采用外引导方式时,保持架打滑率为负值.
邓四二顾金芳崔永存孙朝阳
关键词:圆柱滚子轴承
基于IHT的共振解调技术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被引量:12
2012年
针对传统解调方法在滚动轴承振动信号故障特征提取中的局限性,在迭代Hilbert变换和共振解调技术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迭代希尔伯特变换(iterated Hilbert transform,简称IHT)的共振解调技术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采用IHT将原始振动信号分解为若干个含有故障特征信息的包络幅值分量,然后用共振解调法去除残余的高频干扰噪声并求得各个包络分量的倍频谱,利用轴承理论故障频率与共振解调得到的各倍频进行对比分析,诊断出滚动轴承相应的故障类型.轴承故障实例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提取轴承故障特征.
邓四二王勇王恒迪
关键词:共振解调技术滚动轴承振动信号故障诊断
考虑轴承游隙的非线性动力学轴承-转子系统优化被引量:11
2011年
针对一类带动态性能约束的轴承-转子系统优化设计存在的问题,做如下改进工作:一是在目前一类轴承-转子系统优化模型基础上,将轴承游隙作为设计变量,考虑轴承游隙的影响;二是提出了一种演化算法/线性搜索的混合算法,将优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首先采用演化算法对问题全局寻优,求得给定代数时的优化解,再以此解作为新的初始解,采用线性搜索方法进行局部搜索.经数值仿真表明:该优化模型中增加考虑轴承游隙后,对优化结果有较大影响;提出的混合算法克服了使用线性搜索方法难以确定初始解的问题,在同等计算精度和耗时情况下,该方法求解成功率较高.
胡清华邓四二滕弘飞
关键词:非线性动力学轴承游隙演化算法线性搜索
虚拟样机若干关键支撑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8年
虚拟样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与其关键支撑技术密切相关。综述了虚拟样机若干关键支撑技术研究进展和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建模技术、仿真技术、人机交互与人机结合技术、测试和评价技术,以及系统集成技术,进而讨论了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它们的研究有助于针对性的应用和发展虚拟样机。
胡清华邓四二滕弘飞
关键词:虚拟样机人机交互人机结合系统集成
航空发动机双转子-滚动轴承耦合系统的动力特性分析被引量:30
2010年
在轴承动力学和转子动力学基础上建立了某航空发动机双转子-滚动轴承耦合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数学模型,采用Newmark有限元法进行了数值求解,就转子转速、中介轴承的游隙和滚子个数以及支承轴承参数对双转子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加以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①中介圆柱滚子轴承游隙值对双转子系统动力特性影响很大,其原始游隙值取20μm更利于系统运行的稳定性;②支承轴承内、外沟曲率半径的选取将直接影响着双转子系统动力特性;③高压转子与低压转子耦合节点处位移随高压转子转速的增加而减小,随低压转子转速的增加而增加;④中介耦合轴承节点处位移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较为吻合,最大误差为18.7%.
邓四二贺凤祥杨海生李云龙
关键词:双转子系统滚动轴承动力特性中介轴承
高速圆柱滚子轴承柔性保持架的动力学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针对高速圆柱滚子轴承的实际工作情况和失效机理,考虑了构件柔性变形的影响,在ADAMS中创建了保持架为柔性体的刚柔耦合轴承模型,采用子结构模态综合法建立了轴承动力学运动微分方程并探讨了主要相互作用力的求解方法,开发了相应的分析软件,研究了不同工况和结构参数对轴承保持架动态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振动应力引起的疲劳失效多发生在保持架过梁处,低于538.78 Hz的频率范围内保持架不会发生共振现象;高速轻载下保持架打滑更为严重,保持架的柔性处理更符合实际情况,提高了仿真精度。
李晌蒋新力姜艳红梁波邓四二
关键词:圆柱滚子轴承保持架刚柔耦合ADAMS
一种求解Packing问题概率控制搜索行为的启发式算法被引量:1
2009年
研究一种求解圆形和圆形与矩形混合Packing问题的启发式算法.借鉴Agent概念,赋予待布物具有跳跃、交换、旋转、移动和容器缩放等5种搜索行为,在寻优过程中以概率机制控制上述各搜索行为,并给出寻优过程中启用该搜索行为的时机及其操作顺序,该概率控制机制的适应性控制参数由待布物之间干涉信息决定.该法纯用上述搜索行为寻优,不辅以其他优化方法.该Packing问题数值实验结果表明,算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胡清华孙治国邓四二滕弘飞
关键词:启发式算法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