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30088)

作品数:13 被引量:77H指数:5
相关作者:李敬云李林庄道民刘思扬鲍作义更多>>
相关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HIV-1
  • 10篇耐药
  • 5篇突变
  • 4篇抗病毒
  • 4篇病毒
  • 3篇亚型毒株
  • 3篇耐药毒株
  • 3篇抗病毒治疗
  • 3篇艾滋病
  • 3篇艾滋病患者
  • 3篇IN-HOU...
  • 3篇病毒治疗
  • 3篇病患
  • 2篇药物
  • 2篇原发耐药
  • 2篇位点
  • 2篇劣势
  • 2篇耐药基因
  • 2篇耐药基因突变
  • 2篇耐药突变

机构

  • 14篇军事医学科学...
  • 4篇河南省疾病预...
  • 1篇河北省疾病预...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13篇李敬云
  • 12篇李韩平
  • 11篇刘永健
  • 11篇鲍作义
  • 11篇刘思扬
  • 11篇庄道民
  • 11篇李林
  • 9篇王铮
  • 6篇郭伟
  • 5篇王晓林
  • 4篇耿庆茂
  • 3篇郭东星
  • 2篇焦丽燕
  • 2篇朱新鹏
  • 2篇王哲
  • 1篇韩扬
  • 1篇路新利
  • 1篇李宏

传媒

  • 3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Chines...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Virolo...
  • 1篇第五次全国免...

年份

  • 2篇2012
  • 8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IV-1N348I耐药突变流行状况及突变模式的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阐明HIV-1耐药相关突变N348I在中国艾滋病患者中的流行率及突变模式。方法用RT-PCR从血浆标本中扩增614例治疗失败和619例未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的HIV-1po1基因蛋白酶(PR)反转录酶(RT)全长基因(2100bp)。将获得的1233条序列提交斯坦福大学HIV-1耐药数据库,根据数据库比对结果,分析N348I出现的频率及模式。结果N348I突变在抗病毒治疗失败患者中的流行率为6.5%,在未治疗患者中的流行率为0.8%。使用含齐多夫定(AZT)方案治疗的患者,N348I突变的流行率显著高于使用不含AZT方案治疗的患者(14.1%vs4.7%,x2=10.21,P〈0.01);在出现N348I突变的接受治疗的患者中,N348I均以与其他突变联合的形式出现,与胸苷类似物耐药突变(TAMs)共同发生占85.0%(34/40)、与M184V/I共同出现占52.5%。结论使用一线方案治疗失败的艾滋病患者中,N348I突变有一定流行,该突变的发生以特有突变模式出现。
李韩平韩扬朱新鹏路新利郭伟刘永健鲍作义李林庄道民刘思扬李敬云
关键词:耐药
HIV-1B′亚型毒株新型耐药相关突变位点的筛选
目的筛选我国HIV-1B′亚型毒株中可能存在的新型耐药相关突变位点。方法收集整理本实验室前期研究获得的45l条HIV-1B′亚型pol区基因序列,序列含蛋白酶全长(1-99个密码子)和逆转录酶全长(1-560个密码子),...
李韩平郭伟刘永健鲍作义李林庄道民刘思扬王铮王晓林李敬云
关键词:HIV-1
文献传递
Indinavir Resistance Evolution in One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 Infected Patient Revealed by Single-Genome Amplification被引量:4
2010年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 exists in vivo as quasispecies, and one of the genome's characteristics is its diversity. During th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drug resistance is the main obstacle to effective viral prevention. Understanding the molecular evolution process is fundamental to analyze the mechanism of drug resistance and develop a strategy to minimize resistance. Objective: The molecular evolution of drug resistance of one patient who had received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 for a long time and had treatment which replaced Nevirapine with Indinavir was analyzed, with the aim of observing the drug resistance evolution pathway. Methods: The patient, XLF, was followed-up for six successive times. The viral populations were amplified and sequenced by single-genome amplification. All the sequences were submitted to the Stanford HIV Drug Resistance Database for the analysis of genotypic drug resistance. Results: 149 entire protease and 171 entire reverse transcriptase sequences were obtained from these samples, and all sequences were identified as subtype B. Before the patient received Indinavir, the viral population only had some polymorphisms in the protease sequences. After the patient began Indinavir treatment, the variants carrying polymorphisms declined while variants carrying the secondary mutation G73S gained the advantage. As therapy was prolonged, G73S was combined with M46I/L90M to form a resistance pattern M46I/G73S/L90M, which then became the dominant population. 97.9% of variants had the M46I/G73S/L90M pattern at XLF6. During the emergence of protease inhibitors resistanc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 resistance maintained high levels. Conclusion: Indinavirresistance evolution was observed by single-genome amplification. During the course of changing the regimen to incorporate Indinavir, the G73S mutation occurred and was combined with M46I/L90M.
Qing-mao GENG Han-ping LI Zuo-yi BAO Yong-jian LIU Dao-min ZHUANG Lin LI Si-yang LIU Jing-yun LI
关键词:蛋白酶抑制剂序列多态性逆转录病毒
HIV-1的耐药基因突变被引量:28
2010年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耐药,是影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随着抗病毒治疗的发展及新型靶点抗病毒药物的临床应用,已确定了200多个各种类型HIV耐药相关的基因突变,它们对于耐药及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该文对HIV的耐药基因突变,及其对耐药的作用和对复制适应性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今后耐药性研究应关注的重点。
李敬云
关键词:人免疫缺陷病毒耐药基因突变抗病毒药物
河南某农村艾滋病患者劣势耐药毒株的进化及原发耐药研究
目的了解河南省部分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耐药发生情况,分析劣势耐药毒株在该人群本底存在情况。方法以河南某农村149名初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建(In-house)基因型耐药检测方法分析抗病毒治...
李韩平郭伟朱新鹏王哲刘永健鲍作义李林庄道民刘思扬王铮王晓林李敬云
关键词:抗病毒治疗原发耐药IN-HOUSE
文献传递
Allele-specific real-time PCR testing for minor HIV-1 drug resistance mutations: assay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to reveal dynamic of mutations in vivo被引量:5
2010年
背景临床的管理精确地并且易感知地为次要的 HIV-1 抵抗变化测试是很重要的。HIV 药抵抗察觉的常规 genotypic 试金能仅仅基于定序区别在超过 20%-30% 介绍的变化。学习是评估等位基因特定的即时 PCR ( ASPCR )检测抵抗相关的变化的这的目的在位置定位了我们开发了的 103 , 184 和 215 .Methods 等位基因特定的 PCR 试金用在中国爱滋病病人的最普通的药抵抗变化, K103N , M184V/I , T215F/Y 作为一个模型系统。标准被克隆野类型、变异的 DNA 碎片进 T 向量构造。我们设计了特定的教材作为一个荧光记者用 SYBR 绿色在即时 PCR 区别变异的模板。然后我们评估了 ASPCR 试金并且用 ASPCR 试金的敏感是的这 method.Results 测试了 140clinical 样品 0.04% 为 K103N, 0.30% 为 M1841, 0.40% 为 M184V, 0.03% 为 T215F 并且 0.02% 为 T215Y。intra 试金和变化的内部试金的系数是不到 0.42。140 件血浆样品被 ASPCR 测试,十个病人的动态抵抗曲线是 obtained.Conclusions 药抵抗出现在 antiretroviral 的开始以后的半年治疗。到在开始治疗以后的 1.5 年的 T215Yemerged 1 的变化然后很快增加了。我们开发了的 ASPCR 试金是一个敏感、精确、快速的方法检测次要的 HIV-1 变体,它能更早并且更为 HIV 研究和爱滋病 antiretroviral 治疗提供药抵抗信息。
GUO Dong-xing LI Han-ping LI Lin ZHUANG Dao-min JIAO Li-yan WANG Zheng BAO Zuo-yi LIU Si-yang LIU Yong-jian LI Jing-yun
关键词:突变检测
HIV-1B′亚型毒株新型耐药相关突变位点的筛选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筛选HIV—1 B′亚型病毒株中可能存在的新型耐药相关突变位点。方法收集整理前期研究获得的451条H1V-1B′亚型pol区基因序列,序列含蛋白酶全长(1~99个密码子)和反转录酶全长(1~560个密码子),长度约1977bp。将354条来自接受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的(服药组)序列与97条来自未接受治疗患者的(未服药组)序列,分别与B亚型野生型pol基因共享序列进行逐个密码子比对,筛选在服药组序列中出现的频率显著高于未服药组序列的突变位点,将筛选出来的突变位点在斯坦福大学HIV-1耐药数据库中检索,根据数据库收录的情况及解释,初步分析突变与耐药的关系。结果在服药组序列中反转录酶区有6个位点7个突变的频率显著高于未服药组,分别是D123E、V292I、K366R、T369A、T369V、A371V和1375V,即前2个突变位于反转录酶的聚合酶区、后5个突变位于反转录酶的连接区。检索数据库收录情况,有7个突变均为相应位点的主要变异形式,在服药患者中出现的频率显著高于未服药患者。结论筛选出的HIV-1B′亚型病毒株7个突变可能与耐药有关。
李韩平郭伟刘永健鲍作义李林庄道民刘思扬王铮王晓林李敬云
关键词:HIV-1
HIV耐药检测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2年
检测HIV耐药毒株可采用基因型和表型方法。由于HIV及其准种的高度变异性、抗HIV药物种类及其作用机制的多样性及HIV耐药检测方法的复杂性,目前,熟练运用HIV耐药检测方法并将检测结果整合到临床常规治疗的管理还存在很大问题,制订合理的临床应用指南是耐药检测面临的最大挑战。本文针对常用的2种HIV耐药检测方法,分析解释检测结果使用的方法及存在的问题,介绍国际最新的HIV耐药检测临床使用规范,并提出未来HIV耐药检测及临床应用应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李敬云
关键词:HIV药物耐受性
河南某农村艾滋病患者劣势耐药毒株的进化及原发耐药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部分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耐药发生情况,分析劣势耐药毒株在该人群本底存在情况。方法以河南某农村149名初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建(In-house)基因型耐药检测方法分析抗病毒治疗失败患者HIV-1耐药发生情况,对抗病毒治疗后产生耐药的病例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实时定量PCR(allele-specificreal-timePCR,ASPCR)方法检测其抗病毒治疗前样本劣势耐药毒株存在情况。结果抗病毒治疗后患者的HIV-1病毒载量显著下降(t=275,P:0.0001),但CD4’T淋巴细胞绝对数无明显变化(t=1.765168,P=0.0852)。抗病毒治疗失败患者中耐药的发生率为4.88%,ASPCR检测发现,在调查基线时,7例耐药患者全部存在劣势M184V突变,5例存在劣势K103N突变。结论河南省部分未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存在HIV-1原发性耐药毒株,劣势耐药突变可能发展为优势耐药毒株并影响抗病毒治疗的效果。
李韩平郭伟朱新鹏王哲刘永健鲍作义李林庄道民刘思扬王铮王晓林李敬云
关键词:抗病毒治疗原发耐药IN-HOUSE
对in—houseHIV-1基因型耐药性检测方法的评价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评价in—houseHIV—1基因型耐药检测方法的敏感性与准确性。方法收集2004年4月至2008年10月全军艾滋病检测中心检测的来自河南、广西130份血浆标本。以美国FDA批准的HIV-1基因型耐药性检测系统(ViroSeq^TMv2.0)为参考方法,并与建立起的基因型耐药性检测方法(in—house)平行检测待检样本,比较二者在扩增效率、耐药突变位点检测以及耐药报告等方面的一致性。结果已知的14850个耐药突变位点中,2种方法可同时对99.3%(14752/14850)的耐药突变位点准确检出;在对不同突变位点的检测中,2种方法对蛋白酶抑制剂耐药突变位点、逆转录酶抑制剂耐药突变位点及两类抑制剂耐药突变位点检测一致率分别为99.7%、99.0%和99.3%(Kappa值分别为0.9099、0.9521和0.9488,P值均〈0.01);2种方法出具的两类药物的耐药结果报告一致率94.6%(Kappa=0.6374,P〈0.01)。本研究共检测到34个ViroSeq“数据库(ViroSeq^TMsoftwarev2.7)未收录位点,其中2个突变位点对耐药的影响较大。结论in—house基因型耐药性检测方法与ViroSeq^TM基因型耐药性检测系统在耐药突变位点检测以及评价上具有高度一致性,是一种快速准确、性价比高的HIV-1基因型耐药检测方法,同时在耐药数据库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耿庆茂李韩平辛天义庄道民鲍作义刘永健李林王铮刘思扬李敬云
关键词:HIV-1基因型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