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DJ027)
-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3
- 相关作者:陈党陈家欣顾赵丽高聪叶肖华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工商大学海南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网络监督的引导与规范被引量:4
- 2010年
- 作为现代网络技术与民主政治相结合的产物,网络监督在具有独特优势和强大威力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自身的缺陷,主要表现为监督主体的匿名性、监督信息的不确定性、监督内容的公开性、监督效果的间接性和监督语言的情绪性。为了充分发挥网络监督的揭露、惩戒、评价、教育、纠偏、维稳功能,必须积极引导,通过"法律监管、伦理制导、技术屏障",使其逐步规范。只有这样,才能扬长避短,有效地惩治和预防腐败,避免或减少其负面效应。
- 陈党
- 关键词:网络监督
- 建国60年来公民监督权实现路径的探索与启示被引量:4
- 2010年
- 公民依法享有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利,这是由政权的人民性和政治的民主性所决定的。建国60年来,我国的公民监督权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留给我们下列启示:预防和惩治腐败不能搞群众运动,但必须依靠公民监督;公民的监督权必须以选举权为基础、罢免权为后盾;公民监督必须与国家机关监督、舆论监督相结合。
- 陈党顾赵丽
- 关键词:公民监督权选举权罢免权
- 网络监督的反腐功能及其实现机制被引量:1
- 2013年
- 作为现代网络技术与民主政治有机结合的产物,网络监督的反腐功能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提供贪腐线索,及时惩治腐败分子;二是批评不当言行,规范公职人员行为;三是推动政府信息公开,促进依法行政;四是监督司法权力运行,保障司法公正;五是影响立法和政府决策,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网络监督的上述功能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机制方能实现,具体包括网络反腐举报机制、网络反腐信息收集机制、腐败行为查处机制、网络监督主体激励机制和网络监督结果反馈机制。
- 陈党陈家欣
- 关键词:网络监督司法公正党风廉政建设
- 由两则“日记门”透视网络反腐被引量:2
- 2013年
- 网络反腐,即广大公民利用互联网这一现代传播工具,通过在网络上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从而达到预防、遏制、惩戒腐败行为的目的。作为一种新生的反腐方式,网络反腐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其发展趋势为从偶发到常态、从个体到群体、从萌芽到勃兴。但在实践运作中,网络反腐面临着网络信息的真实性难以得到保证、网络舆情易受不当干扰和可能侵犯公民隐私权等问题。为充分发挥网络反腐的正能量,应当在观念上予以理性检视,健全反腐信息的舆情监控机制,加强网络反腐信息平台的技术创新,完善网络反腐的舆情引导机制,依法规范网络反腐行为。
- 叶肖华金善达
- 关键词:网络反腐
- 加强对网络监督主体的法律保护被引量:1
- 2013年
- 网络监督主体在行使监督权的过程中,不仅面临着被打击报复或遭受人身伤害的威胁,而且还随时有可能因"名誉侵权"或"诽谤"坐上被告席甚至身陷囹圄。要充分发挥网络监督的威力和效能,就必须加强对网络监督主体的法律保护。在立法方面,要明确规定网络监督的法律地位以及网络监督主体的权利,建立健全与网络监督相关的保密制度、问责制度、奖励制度和赔偿、补偿制度;在司法方面,要正确处理监督权与隐私权、名誉权之间的法益冲突,在立案环节和举证责任分配等方面对网络监督主体加以保护,并划清部分失实与恶意诽谤、过激性言论与煽动性犯罪的界限。
- 陈家欣陈党
- 关键词:打击报复司法保护
- 网络监督的独特优势与有效利用被引量:7
- 2010年
- 网络监督即公民通过互联网对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的检查、评价和督促,具有监督主体的广泛性、监督内容的全面性、监督方式的互动性、监督过程的开放性、监督时效的迅捷性、监督环境的虚拟性和监督成本的低廉性等独特优势。为了充分发挥其揭露、惩戒、评价、教育、纠偏、维稳功能,必须实现网络监督与传统媒体监督的"有机"结合、网络监督与专门机关监督的"无缝"对接。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监督的"合力",从而有效地惩治和预防腐败,保持党和国家机关的廉洁。
- 陈党
- 关键词:网络监督
- 网络舆论的消极影响与有效监管被引量:2
- 2014年
- 网络舆论是一把"双刃剑"。网民在网上的发言虽然不乏理性分析、善意批评与合理化建议,但也有一部分人利用网络宣泄情绪,发表偏激言语和极端意见,甚至散布虚假信息误导网络舆论。网络舆论的非理性是网民极端或畸形的心态与行为,主要表现为"网络媒体审判"、"网络暴力"、"网络牢骚"与"网络谣言"等,其消极影响和社会危害不容小觑。目前各国对互联网的管理主要有三种模式:以德国、新加坡为代表的直接控制型,以英国为代表的间接控制型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行业自律型。一方面,要保障公民在网络空间的表达自由;另一方面,要通过法律规制、行政监管和技术控制等多种途径,对网络舆论和网络空间实行有效的监管。
- 陈党高聪
- 关键词:网络舆论网络暴力网络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