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梅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0KJA01)

作品数:1 被引量:9H指数:1
相关作者:欧先交欧阳椿陶曾兰华尚志海林培松更多>>
相关机构:宜春学院嘉应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梅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有机碳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利用类型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团聚体
  • 1篇团聚体
  • 1篇红壤
  • 1篇不同土地利用
  • 1篇不同土地利用...

机构

  • 1篇嘉应学院
  • 1篇宜春学院

作者

  • 1篇林培松
  • 1篇尚志海
  • 1篇曾兰华
  • 1篇欧阳椿陶
  • 1篇欧先交

传媒

  • 1篇热带地理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粤东北山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红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分布特征被引量:9
2011年
以天然常绿阔叶林地、柚果园、茶园、人工桉树林地和旱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粤东北山区红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研究区5种土地利用类型红壤各级风干团聚体占总团聚体的比例均为粒径〉5mm的最大,阔叶林地各级风干团聚体含量基本上高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湿筛后,阔叶林地和果园土壤团聚体水稳性较好,表土层粒径〉0.25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均在70%以上;而茶园、桉树林和旱地各土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明显减少,结构体破坏率高。②不同粒级红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在不同土地类型有明显差异,总体上表现为阔叶林地最高,果园次之,旱地与桉树林地最低。随土层增加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呈逐渐减小趋势,阔叶林地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垂直变化最大,减幅达46.25%;桉树林地和旱地减幅最小,分别为29.58%和12.54%。③不同粒径团聚体的百分含量与其有机碳含量之间存在线形关系,阔叶林地和果园土壤〉5Him、5-2mm团聚体与其有机碳含量之间呈高度或显著正相关。茶园、桉树林地和旱地则较小粒径的团聚体与其有机碳含量之间呈高度或显著正相关。地带性森林植被的营造和保护有利于土壤团聚体的形成以及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与稳定。
林培松欧阳椿陶尚志海欧先交曾兰华
关键词: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土地利用红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