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1276103D-9)

作品数:10 被引量:17H指数:3
相关作者:任力刘世娟张海滨更多>>
相关机构:秦皇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秦皇岛市北戴河区人民医院河北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肥胖
  • 3篇代谢
  • 3篇代谢综合
  • 3篇代谢综合征
  • 3篇综合征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患病
  • 3篇患病率
  • 2篇血压
  • 2篇影响因素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流行病学调查
  • 2篇高血压
  • 2篇超重
  • 1篇胆固醇
  • 1篇性疾病
  • 1篇血症
  • 1篇年增长率

机构

  • 10篇河北医科大学
  • 10篇秦皇岛市疾病...
  • 10篇秦皇岛市北戴...

作者

  • 10篇张海滨
  • 10篇刘世娟
  • 10篇任力

传媒

  • 10篇职业与健康

年份

  • 10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老年人群超重和肥胖现况调查
2012年
目的调查秦皇岛市北戴河区老年人群超重和肥胖现况,为降低老年人的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减少各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提供依据。方法依据中国成人超重、肥胖筛查标准,对不同性别和年龄段的老年人的超重和肥胖率进行比较,用χ2检验;对不同的形态指标的比较,用t检验。结果北戴河区老年人总体超重率为43.52%,肥胖率为15.41%。男女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形态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超重和肥胖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北戴河老年人的超重和肥胖已成为普遍存在的、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刘学双康凯燕张海滨王雪欧孙香云任力刘世娟
关键词:老年人群超重率肥胖率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社区居民高血压流行特征的分祈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为了掌握秦皇岛市北戴河区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影响发病的危险因素,探讨社区居民高血压的防治对策。方法对抽样人群采用入户调查方式,集中测定血压,填写统一设计的调查表格。结果北戴河区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5.19%,其中男性高于女性;60岁以上人群明显高发;不同文化程度人群患病率呈现出文化程度高患病率低的态势;不同收入人群中的患病率差异不明显;不同体质指数人群中,体重正常的患病率明显低于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结论高血压是该区社区居民中一种常见、高发病。性别、年龄、体力活动情况、精神因素、饮食习惯和肥胖可能是导致高血压的诱发因素。
康凯燕刘学双张海滨王雪欧孙香云任力刘世娟
关键词:高血压患病率流行病学调查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居民肥胖与相关慢性疾病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秦皇岛市北戴河区肥胖与相关慢性疾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于2010年8—10月对北戴河区20~92岁居民进行面对面调查,抽取3 569人,用询问调查法获得个人基本情况和相关因素,测量身高、体重。结果超重、全身性肥胖和腹型肥胖总患病率分别为36.79%、13.28%和54.08%;不同性别的人群超重率、全身性肥胖率和腹型肥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31,P<0.01;χ2=63.85,P<0.01;χ2=14.91,P<0.01);不同年龄人群超重率、全身性肥胖率和腹型肥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15,P<0.01;χ2=6.002,P=0.01;χ2=24.70,P<0.01);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超重率、全身性肥胖率和腹型肥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9,P<0.01;χ2=126.31,P<0.01;χ2=13.11,P<0.01);与体重正常人群比较,超重和肥胖人群高血压、血糖异常和甘油三酯升高危险性较高,其OR值分别为2.86,2.94,3.52和5.06,4.19,6.37)。结论肥胖者易患高血压、血糖异常、血脂异常等慢性疾病,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肥胖。
张海滨刘学双康凯燕王雪欧孙香云任力刘世娟
关键词:肥胖慢性疾病影响因素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教师行业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病情况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分析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教师行业高胆固醇血症发病的逐年变化情况。方法分别筛选2009及2010年北戴河区城镇居民参加体检的教职工的体检结果,按照体检时间、年龄、性别进行分组,并对各组体检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北戴河区教师行业高胆固醇血症的检出情况,分析其增长原因及其对策。结果 2010年教师行业总体的高胆固醇血症检出率明显高于2009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组的高胆固醇血症检出率2010年均较2009年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9年男性的高胆固醇血症检出率高于女性,2010年女性高于男性,高胆固醇血症的逐年增长率女性多于男性。结论北戴河区教师行业高胆固醇血症的检出情况呈逐年增多趋势;女性增长多于男性。
王雪欧刘学双康凯燕孙香云张海滨任力刘世娟
关键词:教师高胆固醇血症年增长率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社区居民的糖尿病流行特征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为了掌握秦皇岛北戴河区社区居民糖尿病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发病的危险因素,探讨社区居民中糖尿病的防治对策。方法对抽样人群采用入户调查方式,集中采血测定血糖,填写统一设计的调查表格。结果北戴河区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14.35%,其中男性高于女性;60岁以上人群明显高发;不同文化程度人群中患病率呈现出文化程度提高患病率降低的态势;不同收入人群中的患病率呈现出中间略低两头略高的态势;不同体重指数人群中,体重正常的患病率明显低于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结论糖尿病是该区社区居民中一种常见、高发病。性别、年龄、吸烟情况、精神因素、饮食习惯和肥胖可能是导致糖尿病的诱发因素。
康凯燕刘学双张海滨王雪欧孙香云任力刘世娟
关键词:糖尿病患病率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成年人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和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了解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成年人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开展预防代谢综合征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于2010年8—10月对该区20~92岁居民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同时测定调查对象的体重、身高、血压、血脂、空腹血糖,共调查3 572人,有效调查人数为3 569人。运用200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标准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5.72%,男性7.76%,女性3.80%,两性比较,男女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57,P<0.01)。20~40、41~60、60岁以上年龄组患病率分别为0.89%,6.46%,11.14%,不同年龄阶段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15,P<0.01),年龄和经济状况是代谢综合征的影响因素。结论北戴河区成年人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较高,是影响居民健康的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应开展代谢综合征的综合防治。
张海滨刘学双康凯燕王雪欧孙香云任力刘世娟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影响因素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居民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了解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居民代谢综合征(MS)的流行现况,为开展防治MS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于2010年8—10月对本区20~92岁人群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同时测定调查对象的体重、身高、血压、血脂、空腹血糖,调查3 572人,有效调查人数为3 569人。运用200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标准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MS的患病率为5.72%,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不同性别MS患病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年龄增加,MS患病率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经济状况的人MS患病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居民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较高,提示有可能发生心血管病风险。
刘学双张海滨康凯燕王雪欧孙香云任力刘世娟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
吸烟对代谢综合征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代谢综合征(MS)是指高血压、血糖异常、血脂紊乱和肥胖症等多种疾病在人体内集结的一种状态,是一组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是以肥胖、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高血压、血脂异常以及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为共同病理生理基础,以多种代谢性疾病合并出现为临床特点的综合征。目前,
孙香云刘学双张海滨康凯燕王雪欧任力刘世娟
关键词:吸烟代谢综合征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社区居民超重和肥胖及其危险因素
2012年
目的了解北戴河成年居民超重与肥胖的流行特点及相关因素,为制定相关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于2010年8—10月对区某社区20~92岁人群进行面对面调查,抽取3 569人,用询问调查法获得个人基本情况和相关因素,测量身高、体重。结果北戴河成年人超重率为36.79%,肥胖率为13.28%。男性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超重为χ2=126.27,P<0.01,肥胖为χ2=70.06,P<0.01),且超重、肥胖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经多因素分析,男性,大年龄和文化程度低是超重和肥胖的影响因素。结论北戴河成年居民超重、肥胖患病现状和趋势不容乐观,超重、肥胖率均高于全国2002年平均水平,应尽快采取干预措施。
刘学双张海滨康凯燕王雪欧孙香云任力刘世娟
关键词:超重肥胖患病率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社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与肥胖关系的调查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了解成人高血压、糖尿病与肥胖的关系,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参照1995年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操作指南,随机抽取城市社区的20~92岁居民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 2010年8—10月对北戴河区3 572人进行调查,其中有效资料为3 569份,有效率99.92%。高血压患病率为15.19%(男21.26%,女9.16%%)。超重、全身性肥胖和腹型肥胖总患病率分别为19.73%、30.38%和16.63%;不同体重指数(BMI)的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61,P<0.01)。随着BMI的增大,高血压患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按照BMI标准,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人群血糖异常的患病率分别为19.50%、25.74%和16.01%,不同BMI糖尿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98,P<0.01),均显著高于体重正常人群。结论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往往共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控制体重对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的防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康凯燕刘学双张海滨王雪欧孙香云任力刘世娟
关键词:高血压糖尿病肥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