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40225008)

作品数:5 被引量:50H指数:4
相关作者:王立海徐华东杨学春倪松远周次林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应力波
  • 2篇模态
  • 2篇模态分析
  • 1篇原木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图像
  • 1篇人工神经
  • 1篇人工神经网络
  • 1篇网络
  • 1篇小波
  • 1篇小波分析
  • 1篇木材
  • 1篇孔洞
  • 1篇孔洞缺陷
  • 1篇工神经网络
  • 1篇二维图像
  • 1篇感器
  • 1篇板材
  • 1篇BP人工神经...

机构

  • 5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5篇王立海
  • 3篇徐华东
  • 2篇倪松远
  • 2篇杨学春
  • 1篇吕建雄
  • 1篇杨慧敏
  • 1篇闫在兴
  • 1篇周次林

传媒

  • 2篇林业科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森林工程
  • 1篇林业机械与木...

年份

  • 1篇2008
  • 4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模态分析技术在木材性质检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7年
简要叙述运用模态分析技术进行木材检测的原理,归纳近年来模态分析技术在板材、原木以及其它木制产品性质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用于木材性质检测的模态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
徐华东王立海倪松远
关键词:模态分析
小波和神经网络在色木孔洞缺陷超声定量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7年
为了实现对木材孔洞缺陷的定量检测,在室内常温下,用RSM-SY5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对50个孔洞缺陷的色木试件进行透射检测.通过对超声检测信号的小波变换特征分析,得到32个从低频到高频的小波包系数,提取其各频带内信号的能量变化量,构造一个32维特征向量,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参数,最后将这些特征输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和识别.结果表明:色木孔洞大小的总识别率达到88%;网络仿真的输出结果和目标输出做线性回归分析,得到的相关系数在0.8—0.9之间,训练结果比较理想.
王立海杨慧敏
关键词:孔洞缺陷超声检测小波分析BP人工神经网络
模态分析在板材不同位置孔洞缺陷检测中的应用
2007年
采用模态分析技术对落叶松板材试件进行振动测试,获取了试件的频响函数,并运用单模态法对频响函数进行了参数辨识,得到了试件的前四阶固有频率和前三阶模态振型。研究表明,含有孔洞试件的固有频率与标准试件相比略低一些,但差别不大。试件在含有孔洞的节点处模态振型会发生突变,因而可运用模态分析技术判定孔洞在试件上的具体位置,对板材孔洞缺陷进行定量检测。
徐华东王立海倪松远
关键词:模态分析板材孔洞
传感器的数量与分布对应力波检测原木缺陷效果的影响被引量:33
2008年
对取自黑龙江省带岭林区4个主要树种的10个含有2种缺陷的原木样本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当原木直径在20~40cm范围内时,若需对原木缺陷进行精确测量,要求图像拟合度接近90%和误差率在0.1左右时,至少需12个传感器才能满足要求;当不需要对原木缺陷进行精确测量,只需确定缺陷的大致位置时,宜选用10个传感器进行测量;当仅仅需要判断原木是否存在缺陷时,选用6个传感器就能满足要求。本文通过平面几何学和统计学的基本方法研究了传感器测试平面内的分布对可测最小缺陷面积比的影响,从而找到影响因素并得出结论:在测试工作中通过目测均匀放置传感器即可以达到所要求的测试效果。
王立海徐华东闫在兴吕建雄杨学春周次林
关键词:应力波
原木内部腐朽应力波二维图像的获取与分析被引量:13
2007年
应用Arbotom应力波检测系统,对东北林区3个针叶树种(云杉、冷杉、落叶松)和9个阔叶树种(白桦、色木、椴木、杨木、水曲柳、核桃楸、榆木、铁木和柞木)的原木内部腐朽进行检测,并对原木内部腐朽面积的实际估算值和检测估算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Arbotom应力波无损检测系统可以获取原木内部腐朽的二维图像,但检测准确率较低,建议采用多点测量和改进应力波测试仪器,以提高检测准确率。
杨学春王立海
关键词:原木应力波二维图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